【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液两相混合装置或气液固三相混合装置,具体而言,涉及微米气泡发生器。
技术介绍
气泡发生技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环保和农业等领域,用于多相混合传热传质和提高水中的溶解氧量。该技术的两个关键指标是气泡数量和气泡直径的大小,这两者决定了液体中气液接触面积的大小,液体中气含率的高低以及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量,最终决定了微米气泡发生器的性能和效率。现有的气泡发生技术主要分为五类:细孔方式、超声波方式、加压减压方式、气液二相流体混合和超高速旋回方式。其中,超高速旋回方式是通过液相或气液两相沿切向进入发生器,在发生器内超高速旋转并切割气体产生气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多相传热传质效率高、能耗低、能提高水中的溶氧量的优点的微米气泡发生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微米气泡发生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具有空腔,所述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进口,所述空腔的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敞开,其中所述空腔的横截面积从所述空腔的中部向所述空腔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减小;和二次破碎件,所述二次破碎件设在所述空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米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具有空腔,所述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进口,所述空腔的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敞开,其中所述空腔的横截面积从所述空腔的中部向所述空腔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减小;和二次破碎件,所述二次破碎件设在所述空腔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中的至少一个处,所述二次破碎件的一部分设在所述空腔内,所述二次破碎件与所述空腔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敞开的通孔之间形成一个环形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米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具有空腔,所述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进口,所述空腔的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敞开,其中所述空腔的横截面积从所述空腔的中部向所述空腔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减小;和二次破碎件,所述二次破碎件设在所述空腔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中的至少一个处,所述二次破碎件的一部分设在所述空腔内,所述二次破碎件与所述空腔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敞开的通孔之间形成一个环形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米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破碎件为回转体状,优选地,所述二次破碎件的回转母线为直线或圆弧线,更加优选地,所述二次破碎件为圆锥体,所述二次破碎件的小端指向所述空腔的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米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破碎件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本体的中心轴线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米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破碎件的大端设有多个固定筋板,所述固定筋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空腔的壁面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米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破碎件的外周面上设有环形凹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米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环形,优选地,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矩形或弓形,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凹槽为多个,多个所述凹槽沿所述二次破碎件的轴向间隔开地设置,更加优选地,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等于3毫米,所述凹槽的宽度小于等于3毫米。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米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设在所述二次破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炳,罗华勋,巫先坤,田洪舟,张锋,孟为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