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细菌纤维素/聚合多巴胺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制备
,涉及一种细菌纤维素/聚合多巴胺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细菌纤维素是微生物发酵合成的多孔性纳米级天然高分子材料,其中纤维素含量超过99%。细菌纤维素是由纳米纤维素组成的三维网状机构,具有孔隙率高、机械性能强、结晶度和聚合度高、成形性良好等特点,且生物相容性好,因而可以成为绿色安全的酶固定化载体。然而细菌纤维素表面缺乏能够和酶有效结合的官能团,如果直接利用其作为载体进行固定化,会导致固定化酶稳定性较差且固定量较少等问题。为了实现利用细菌纤维素作为载体进行酶固定化的目标,需要对细菌纤维素进行改性从而使其表面接枝上具有反应活性的基团,从而实现酶的固定化。目前常用的对细菌纤维素进行表面修饰方法对纤维素结构影响较大,且操作过程复杂,往往需要较高的温度和较多的有机溶剂,会引入过量的反应物和催化剂及副产物以外的其他试剂,给除杂过程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同时为将来制剂的安全性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细菌纤维素作为载体固定化酶过 ...
【技术保护点】
1.细菌纤维素/聚合多巴胺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将清洗干净的细菌纤维素置于0.1~10mg/mL、pH为7.5~11的多巴胺溶液中,混合充分后,制备得到细菌纤维素/聚合多巴胺湿态复合纳米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细菌纤维素/聚合多巴胺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清洗干净的细菌纤维素置于0.1~10mg/mL、pH为7.5~11的多巴胺溶液中,混合充分后,制备得到细菌纤维素/聚合多巴胺湿态复合纳米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菌纤维素的形状为片状、球状、块状、丝状或纤维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巴胺溶液为多巴胺的Tris-HCl缓冲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氢氧化钠、氨水、氨气、尿素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明杰,翟睿,陈相雪,许召贤,闻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