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针织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405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针织布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阻燃针织布,包括若干经纱线和若干纬纱线相互交织组成的基底层,所述基底层的顶部设有第一灭菌层,第一灭菌层的顶部设有隔热层,隔热层的顶部设有阻燃层,基底层的底部设有第二灭菌层,第二灭菌层的底部设有丝绸层,阻燃层的顶部设有反光层,反光层的顶部设有防水层,且反光层上设有若干反光条,若干反光条的顶部均与防水层的底部相接触。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双灭菌层、反光层和防水层配合,能够在保证舒适性的同时提高了灭菌和防水效果,有利于工作人员应对各种恶劣工作环境、同时具有良好的反光效果,有利于保证户外夜间工作人员的安全。

A kind of flame retardant knitted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针织布
本技术涉及针织布
,尤其涉及一种阻燃针织布。
技术介绍
针织布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分经编针织布和纬编针织布,针织面料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排汗保暖等特性,大多具有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针织服饰穿着舒适、贴身和体、无拘紧感、能充分体现人体曲线,被大量用于生活、工作和装饰用布,当前,市场上存在很多种类的针织布,尤其是阻燃针织布,具有阻燃层,有很好的阻燃效果,被大量用于工作服的制作,给工作人员的安全提供了很强的保护。但是,现有技术中,阻燃针织布的设计还存在不足之处,其基本都是通过浸泡抑菌药液来达到抗菌目的,不具有专用抗菌层,不能进行长期抗菌,且其不具有反光层,导致户外工作服在夜间不具有良好的反光效果,不利于保证工作人员夜间户外作业安全,为此,提出一种阻燃针织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阻燃针织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燃针织布,包括若干经纱线和若干纬纱线相互交织组成的基底层,所述基底层的顶部设有第一灭菌层,第一灭菌层的顶部设有隔热层,隔热层的顶部设有阻燃层,基底层的底部设有第二灭菌层,第二灭菌层的底部设有丝绸层,阻燃层的顶部设有反光层,反光层的顶部设有防水层,且反光层上设有若干反光条,若干反光条的顶部均与防水层的底部相接触。优选的,所述第一灭菌层和第二灭菌层均与基底层相互交织连接,第一灭菌层和第二灭菌层均由银纤维和竹炭纤维混纺而成。优选的,所述第一灭菌层与隔热层相互交织连接,隔热层由玻璃纤维和硅酸铝纤维混纺而成。优选的,所述隔热层与阻燃层相互交织连接,阻燃层由聚四氟乙烯纤维和阻燃腈纶纤维混纺而成。优选的,所述第二灭菌层与丝绸层相互交织连接,丝绸层的纬向纱线密度为80-90根/cm。优选的,所述防水层与反光层相互交织连接,防水层有尼龙纤维和聚酯纤维混纺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丝绸层、第二灭菌层和基底层相配合,能够对内进行灭菌,同时具有良好的舒适性和透气性,有利于人体健康,提高本布料的使用效果;通过第一灭菌层、隔热层、阻燃层、反光层和防水层相配合,能够对侵入的外来细菌进行杀灭,有利于人体不受外来细菌入侵,具有很好的保暖、隔热和阻燃效果,有利于人们在各种恶劣环境中工作,能够有效防止明火烧蚀,提高了安全性的同时具有柔软的质地,便于人们作出各种动作,且有利于户外夜间作业人员的安全。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双灭菌层、反光层和防水层配合,能够在保证舒适性的同时提高了灭菌和防水效果,有利于工作人员应对各种恶劣工作环境、同时具有良好的反光效果,有利于保证户外夜间工作人员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基底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阻燃层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底层;2、第一灭菌层;3、隔热层;4、阻燃层;5、第二灭菌层;6、丝绸层;7、经纱线;8、纬纱线;9、反光层;10、防水层;11、反光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照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阻燃针织布,包括若干经纱线7和若干纬纱线8相互交织组成的基底层1,基底层1的顶部设有第一灭菌层2,第一灭菌层2的顶部设有隔热层3,隔热层3的顶部设有阻燃层4,基底层1的底部设有第二灭菌层5,第二灭菌层5的底部设有丝绸层6,阻燃层4的顶部设有反光层9,反光层9的顶部设有防水层10,且反光层9上设有若干反光条11,若干反光条11的顶部均与防水层10的底部相接触;第一灭菌层2和第二灭菌层5均与基底层1相互交织连接,第一灭菌层2和第二灭菌层5均由银纤维和竹炭纤维混纺而成,第一灭菌层2与隔热层3相互交织连接,隔热层3由玻璃纤维和硅酸铝纤维混纺而成,隔热层3与阻燃层4相互交织连接,阻燃层4由聚四氟乙烯纤维和阻燃腈纶纤维混纺而成,第二灭菌层5与丝绸层6相互交织连接,丝绸层6的纬向纱线密度为80-90根/cm,防水层10与反光层9相互交织连接,防水层10有尼龙纤维和聚酯纤维混纺而成,通过丝绸层6、第二灭菌层5和基底层1相配合,能够对内进行灭菌,同时具有良好的舒适性和透气性,有利于人体健康,提高本布料的使用效果;通过第一灭菌层2、隔热层3、阻燃层4、反光层9和防水层10相配合,能够对侵入的外来细菌进行杀灭,有利于人体不受外来细菌入侵,具有很好的保暖、隔热和阻燃效果,有利于人们在各种恶劣环境中工作,能够有效防止明火烧蚀,提高了安全性的同时具有柔软的质地,便于人们作出各种动作,且有利于户外夜间作业人员的安全,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双灭菌层、反光层9和防水层10配合,能够在保证舒适性的同时提高了灭菌和防水效果,有利于工作人员应对各种恶劣工作环境、同时具有良好的反光效果,有利于保证户外夜间工作人员的安全。工作原理:使用时,丝绸层6作为内层,紧贴人体,具有舒适、透气的效果,第二灭菌层5能够对丝绸层6进行灭菌,有利于人体健康,提高本布料的使用效果,第一灭菌层2能够对侵入的外来细菌进行杀灭,有利于人体不受外来细菌入侵,隔热层3由玻璃纤维和硅酸铝纤维混纺而成,在保证柔软的同时具有很好的保暖和隔热效果,有利于人们在各种恶劣环境中工作,阻燃层4由聚四氟乙烯纤维和阻燃腈纶纤维混纺而成,具有很好的阻燃效果,能够有效防止明火烧蚀,提高了安全性的同时具有柔软的质地,便于人们作出各种动作,防水层10能够有效的防止雨水浸湿内层,提高了保暖效果,同时反光层9能够增强衣物的反光效果,有利于户外夜间作业人员的安全。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设备结构和附图主要对本技术的原理进行描述,在该设计原理的技术上,装置的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设置并没有完全描述清楚,而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技术的原理的前提下,可清楚获知其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具体。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燃针织布,包括若干经纱线(7)和若干纬纱线(8)相互交织组成的基底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1)的顶部设有第一灭菌层(2),第一灭菌层(2)的顶部设有隔热层(3),隔热层(3)的顶部设有阻燃层(4),基底层(1)的底部设有第二灭菌层(5),第二灭菌层(5)的底部设有丝绸层(6),阻燃层(4)的顶部设有反光层(9),反光层(9)的顶部设有防水层(10),且反光层(9)上设有若干反光条(11),若干反光条(11)的顶部均与防水层(10)的底部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针织布,包括若干经纱线(7)和若干纬纱线(8)相互交织组成的基底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1)的顶部设有第一灭菌层(2),第一灭菌层(2)的顶部设有隔热层(3),隔热层(3)的顶部设有阻燃层(4),基底层(1)的底部设有第二灭菌层(5),第二灭菌层(5)的底部设有丝绸层(6),阻燃层(4)的顶部设有反光层(9),反光层(9)的顶部设有防水层(10),且反光层(9)上设有若干反光条(11),若干反光条(11)的顶部均与防水层(10)的底部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灭菌层(2)和第二灭菌层(5)均与基底层(1)相互交织连接,第一灭菌层(2)和第二灭菌层(5)均由银纤维和竹炭纤维混纺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林生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森蓝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