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磁铁可调脉冲恒流驱动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3802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直流电磁铁可调脉冲恒流驱动电源,包括电源驱动芯片,所述电源驱动芯片U1电性连接有主电源模块、霍尔电流传感器、辅助电源模块、隔离驱动变压、四位连接端口,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电性连接有电磁铁、主电源模块、辅助电源模块,所述辅助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有二号运放电路与三号运放电路,所述主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有二位连接端口,所述隔离驱动变压电性连接有一号场效应管与三号场效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直流电磁铁可调脉冲恒流驱动电源,设有电源模块与电源驱动模块,能够提供一种精确控制电磁铁实际需求电流的自动调节脉宽的恒流驱动电源,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DC electromagnet adjustable pulse constant current drive power supp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流电磁铁可调脉冲恒流驱动电源
本技术涉及电气控制领域,特别涉及直流电磁铁可调脉冲恒流驱动电源。
技术介绍
传统的直流电磁铁供电电源如图2,在稳压电源和电磁铁L之间加开关进行之间控制,电磁铁吸合时,电流很大,而吸合后电流减小,电压完全加在电磁铁L上,发热量加大,易烧毁。传统改进的直流电磁铁供电电源如图3,在电磁铁吸合时,让脉宽发生电路延时输出驱动,进行全电加电,解决启动电流很大的问题,在电磁铁吸合后,脉宽发生电路产生固定脉宽的电压,根据伏秒计算出电压减小,解决工作电流减小的问题,该设计的缺点是对电磁铁的工作电流无法精确控制,导致启动电流过小,而无法启动,正常工作后电压过小,造成电流过小,而使电磁铁脱钩断开;或者电压过大,造成发热量偏大,减少寿命,且无法用于大功率电磁铁驱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直流电磁铁可调脉冲恒流驱动电源,具备精确控制电磁铁实际需求电流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直流电磁铁可调脉冲恒流驱动电源,包括电源驱动芯片(U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驱动芯片(U1)电性连接有主电源模块(M1)、霍尔电流传感器(M2)、辅助电源模块(M3)、隔离驱动变压(B1)、四位连接端口(J3),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M2)电性连接有电磁铁(K1)、主电源模块(M1)、辅助电源模块(M3),所述辅助电源模块(M3)电性连接有二号运放电路(U2)与三号运放电路(U3),所述主电源模块(M1)电性连接有二位连接端口(J1),所述隔离驱动变压(B1)电性连接有一号场效应管(Q1)与三号场效应管(Q3)。/n

【技术特征摘要】
1.直流电磁铁可调脉冲恒流驱动电源,包括电源驱动芯片(U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驱动芯片(U1)电性连接有主电源模块(M1)、霍尔电流传感器(M2)、辅助电源模块(M3)、隔离驱动变压(B1)、四位连接端口(J3),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M2)电性连接有电磁铁(K1)、主电源模块(M1)、辅助电源模块(M3),所述辅助电源模块(M3)电性连接有二号运放电路(U2)与三号运放电路(U3),所述主电源模块(M1)电性连接有二位连接端口(J1),所述隔离驱动变压(B1)电性连接有一号场效应管(Q1)与三号场效应管(Q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磁铁可调脉冲恒流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驱动芯片(U1)的输出端与主电源模块(M1)、隔离驱动变压(B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驱动芯片(U1)的输入端与霍尔电流传感器(M2)、辅助电源模块(M3)、四位连接端口(J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楠吴国庆袁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晟楠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