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信号防治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93628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干扰信号防治装置及系统,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整流滤波电路、吸收电路、控制电路、变压器、输出电路和反馈电路;整流滤波电路、吸收电路、变压器与输出电路相连接,控制电路分别与吸收电路、变压器和反馈电路相连;整流滤波电路将输入的交流电源电压转化为第一直流电压;控制电路基于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特性将第一直流电压转化为脉冲电压;变压器将脉冲电压转化为第二直流电压;吸收电路消除变压器产生的电压尖峰;输出电路将第二直流电压转化为输出电压;反馈电路采集输出电压,并将输出电压与预设目标电压进行对比,以调整控制电路输出所述脉冲电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电路的故障率,提高稳定性。

Interference signal prevention device an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干扰信号防治装置及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
,尤其是涉及一种干扰信号防治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电子产品通常具有防治雷击浪涌的功能,然而现有技术的防治雷击浪涌的方法是通过在电子产品中的开关电源入口处放气体、放电管或压敏电阻等方式来实现,但是这种方法会使雷击浪涌的信号对开关电源的内部电信号产生干扰,进而造成开关电源复位、死机等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干扰信号防治装置及系统,可以有效降低电路的故障率,提高稳定性。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干扰信号防治装置,其中,包括整流滤波电路、吸收电路、控制电路、变压器、输出电路和反馈电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所述吸收电路、所述变压器与所述输出电路相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吸收电路、所述变压器和所述反馈电路相连;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将输入的交流电源电压转化为第一直流电压;所述控制电路基于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特性将所述第一直流电压转化为脉冲电压;所述变压器将所述脉冲电压转化为第二直流电压;所述吸收电路消除所述变压器产生的电压尖峰;所述输出电路将所述第二直流电压转化为输出电压;所述反馈电路采集所述输出电压,并将所述输出电压与预设目标电压进行对比,以调整所述控制电路输出所述脉冲电压。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相连的防护电路;所述防护电路输入所述交流电源电压并抑制雷击浪涌信号。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电路包括压敏电阻RV901、电阻R901、电感L1、电感L2和电容C900;所述压敏电阻RV901的第一端与所述电阻R901的第一端相连并输入交流电源电压,所述电阻R90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感L1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容C900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900的第二端与所述压敏电阻RV901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电感L2的第一端相连并接地。进一步的,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包括二极管VD904、二极管VD905、二极管VD908、二极管VD909、电容CE905、电容CE911、电阻R902、电阻R906、电阻R907、电阻R909、电阻R910、电阻R912和电阻R179;所述二极管VD904的负极端与所述二极管VD905的负极端、所述电容CE905的正极端以及所述电阻R902的第一端相连并输出所述第一直流电压,所述二极管VD904的正极端与所述二极管VD908的负极端以及所述电感L2的第二端相连,所述二极管VD908的正极端接地,所述二极管VD905的正极端与所述二极管VD909的负极端以及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相连,所述二极管VD909的正极端接地,所述电阻R902、所述电阻R906、所述电阻R907、所述电阻R909、所述电阻R910、所述电阻R912和所述电阻R179依次串联相连,所述电阻R179的一端与所述电容CE911的负极端相连并接地,所述电容CE905的负极端与所述电容CE911的正极端、所述电阻R907的一端以及所述电阻R909的一端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吸收电路包括电阻R903、电阻R904、电容C901、二极管VD901和二极管VD28;所述电阻R903的第一端与所述电阻R904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901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VD901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变压器的第一端相连并输入所述第一直流电压,所述电阻R903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904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901的第二端、所述二极管VD901的第二端以及所述二极管VD28的负极端相连,所述二极管VD28的正极端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二端相连。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管理芯片HF920、二极管VD18、二极管VD27、电阻R58、电阻R128、电阻R133、电阻R134、电阻R905、电容C31、电容C103、电容C104、电容C105、电容CE7;所述二极管VD27的正极端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三端相连,所述二极管VD27的负极端与所述电阻R905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电源管理芯片HF920的第三脚与所述电阻R905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103的第一端以及电容CE7的正极端相连,所述电容C103的第二端与电容CE7的负极端相连并接地,所述电源管理芯片HF920的第四脚与所述电阻R128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电容C105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128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容C105的第二端相连并接地,所述电源管理芯片HF920的第五脚与所述电容C104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10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源管理芯片HF920的第八脚与所述电阻R133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34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VD18的正极端、所述电阻R58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变压器的第四端相连并接地,所述电源管理芯片HF920的第九脚与所述电阻R133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电阻R134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电源管理芯片HF920的第十四脚与所述电容C31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变压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电容C3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58的第二端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反馈电路包括二极管VD917、电阻R105、电阻R106、电阻R131、电容C139和三极管V7;所述二极管VD917的负极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HF920的第三脚相连,所述二极管VD917的正极端与所述电阻R106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电阻R105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106的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端相连,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电容C139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电源管理芯片HF920的第六脚相连,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131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105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131的第二端以及电容C139的第二端相连并接地。进一步的,所述输出电路包括电阻R911、电阻R913、电阻R917、电阻R945、二极管VD903、二极管VD907、二极管VD912、二极管VD913、电容C911、电容C934、电容C945、电容C950、电容CE916、电容CE936和电容CE951;所述二极管VD907的正极端与所述电容C911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变压器的第五端相连,所述二极管VD907的负极端与所述电阻R911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E916的正极端、所述电容C945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VD913的正极端以及所述二极管VD912的正极端相连,所述电容C91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911的第二端相连,所述二极管VD912的负极端与所述电容CE936的正极端相连,所述电容CE916的负极端与所述电容C945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913的第二端、电容CE936的负极端以及所述变压器的第六端相连并接地。进一步的,在所述输出电压大于所述预设目标电压时,所述反馈电路向所述控制电路发送电流信号,以调整所述脉冲电压减小。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干扰信号防治系统,其中,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干扰信号防治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干扰信号防治装置相连的电子产品;所述电子产品输入所述干扰信号防治装置的输出电压进行工作。本技术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扰信号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滤波电路、吸收电路、控制电路、变压器、输出电路和反馈电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所述吸收电路、所述变压器与所述输出电路相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吸收电路、所述变压器和所述反馈电路相连;/n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将输入的交流电源电压转化为第一直流电压;/n所述控制电路基于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特性将所述第一直流电压转化为脉冲电压;/n所述变压器将所述脉冲电压转化为第二直流电压;/n所述吸收电路消除所述变压器产生的电压尖峰;/n所述输出电路将所述第二直流电压转化为输出电压;/n所述反馈电路采集所述输出电压,并将所述输出电压与预设目标电压进行对比,以调整所述控制电路输出所述脉冲电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扰信号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滤波电路、吸收电路、控制电路、变压器、输出电路和反馈电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所述吸收电路、所述变压器与所述输出电路相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吸收电路、所述变压器和所述反馈电路相连;
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将输入的交流电源电压转化为第一直流电压;
所述控制电路基于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特性将所述第一直流电压转化为脉冲电压;
所述变压器将所述脉冲电压转化为第二直流电压;
所述吸收电路消除所述变压器产生的电压尖峰;
所述输出电路将所述第二直流电压转化为输出电压;
所述反馈电路采集所述输出电压,并将所述输出电压与预设目标电压进行对比,以调整所述控制电路输出所述脉冲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相连的防护电路;
所述防护电路输入所述交流电源电压并抑制雷击浪涌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电路包括压敏电阻RV901、电阻R901、电感L1、电感L2和电容C900;
所述压敏电阻RV901的第一端与所述电阻R901的第一端相连并输入交流电源电压,所述电阻R90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感L1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容C900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900的第二端与所述压敏电阻RV901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电感L2的第一端相连并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包括二极管VD904、二极管VD905、二极管VD908、二极管VD909、电容CE905、电容CE911、电阻R902、电阻R906、电阻R907、电阻R909、电阻R910、电阻R912和电阻R179;
所述二极管VD904的负极端与所述二极管VD905的负极端、所述电容CE905的正极端以及所述电阻R902的第一端相连并输出所述第一直流电压,所述二极管VD904的正极端与所述二极管VD908的负极端以及所述电感L2的第二端相连,所述二极管VD908的正极端接地,所述二极管VD905的正极端与所述二极管VD909的负极端以及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相连,所述二极管VD909的正极端接地,所述电阻R902、所述电阻R906、所述电阻R907、所述电阻R909、所述电阻R910、所述电阻R912和所述电阻R179依次串联相连,所述电阻R179的一端与所述电容CE911的负极端相连并接地,所述电容CE905的负极端与所述电容CE911的正极端、所述电阻R907的一端以及所述电阻R909的一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电路包括电阻R903、电阻R904、电容C901、二极管VD901和二极管VD28;
所述电阻R903的第一端与所述电阻R904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901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VD901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变压器的第一端相连并输入所述第一直流电压,所述电阻R903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904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901的第二端、所述二极管VD901的第二端以及所述二极管VD28的负极端相连,所述二极管VD28的正极端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二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管理芯片HF920、二极管VD18、二极管VD27、电阻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遥郑哲许彦芬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