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柱护罩注塑模的模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250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转向柱护罩注塑模的模芯结构,包括模芯,模芯左侧设有垫块,垫块上端设有连接块,模芯前后位置分别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前镶块和后镶块,前镶块和后镶块由下往上朝模芯中心方向倾斜,前镶块和后镶块的左端压住垫块右侧的上端面,前镶块底部分别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前导柱、第一前顶块和第二前顶块,后镶块底部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后导柱、后顶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多个零件进行组合,模具在长期使用中出现问题时,只需更换部分损坏的零件,这样可以节省材料和加工成本;垫块和连接块对注塑产品的左侧成型,垫块固定在模芯处,连接块可向左移动完成抽芯,靠近连接块处的侧顶块以倾斜的上下移动方式将注塑产品顶出。

Core structure of injection mold for steering column sh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向柱护罩注塑模的模芯结构
本技术涉及在注塑模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转向柱护罩注塑模的模芯结构。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依成型特性区分为热固性塑胶模具、热塑性塑胶模具两种;依成型工艺区分为传塑模、吹塑模、铸塑模、热成型模、热压模(压塑模)、注射模等,其中热压模以溢料方式又可分为溢式、半溢式、不溢式三种,注射模按浇注系统又可分为冷流道模、热流道模两种;按装卸方式可分为移动式、固定式两种。如图1所示为需要生产的转向柱护罩,工厂采用常规的模具结构所生产的转向柱护罩,由于模芯采用整个铁块制作,一旦加工时生产误差,精度达不到预期标准,就会导致整个报废,需要工程师们着手研究和解决这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转向柱护罩注塑模的模芯结构,模芯由不同作用的多个零件组成,对转向柱护罩进行注塑成型、脱模。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转向柱护罩注塑模的模芯结构,包括模芯,所述的模芯左侧设有垫块,所述的垫块上端设有连接块,所述的模芯前后位置分别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前镶块和后镶块,所述的前镶块和后镶块由下往上朝模芯中心方向倾斜,所述的前镶块和后镶块的左端压住垫块右侧的上端面,所述的前镶块底部分别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前导柱、第一前顶块和第二前顶块,所述的后镶块底部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后导柱、后顶块,所述的后镶块侧面设有侧嵌块,所述的侧嵌块上端面与后镶块上端面平齐,所述的侧嵌块嵌入模芯,所述的模芯靠近连接块处设有侧顶块,所述的模芯上端面的右侧设有进料块,所述的进料块设有中空料道,所述的料道两头形成幺圆形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的进料口外形大于出料口外形。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进料块包括前料块和后料块。拆分成前料块和后料块后加工较为简单,也方便后期损坏后更换。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前料块和后料块以镜像对称的方式设置在模芯中心线的两侧。由前料块和后料块拼接成一个进料块。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料道为圆环形。熔融的原料从料道进入模芯进行注塑。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模芯前后两侧均设有拼接块。拼接块用于注塑成型,2个拼接块固定在模芯的前后两侧,制作简单,安装也方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模芯设有前滑块、后滑块、左滑块。前滑块、后滑块、左滑块对所要注塑的产品的前、后、左三个面进行抽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连接块与左滑块固定连接。连接块与左滑块同步运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模芯设置在下模内,所述的上模设有凸台。凸台用于成型注塑产品上端的凹坑结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下模设有限位块。限位块可以防止前滑块、后滑块、左滑块从下模内掉出去。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了多个零件进行组合,模具在长期使用中出现问题时,只需更换部分损坏的零件,这样可以节省材料和加工成本;垫块和连接块对注塑产品的左侧成型,垫块固定在模芯处,连接块可向左移动完成抽芯,靠近连接块处的侧顶块以倾斜的上下移动方式将注塑产品顶出;前镶块和后镶块可以向上将注塑产品顶出,并且前镶块和后镶块是倾斜向上移动,当移动最高处的时候,前镶块上端和后镶块上端的距离最近,由前导柱、后导柱来分别推动前镶块和后镶块向上移动;前导柱、第一前顶块和第二前顶块都能推动前镶块向上移动,其中前导柱与前镶块固定连接,第一前顶块和第二前顶块活动设置在模芯内;后导柱和后顶块都能推动后镶块向上移动,后导柱与后镶块固定连接,后顶块活动设置在模芯内,侧嵌块用来成型注塑产品的肋条结构;熔化的原料从进料块的中空料道进入模芯进行成型,进料口外形大于出料口外形,所以出料口压力比进料口压力大,使原料能充分注入模腔内成型。附图说明图1为转向柱护罩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打开上模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模芯内相关零件的顶端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模芯内相关零件的底部视角的分解示意图;图6为进料块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6所示:转向柱护罩注塑模的模芯结构,包括模芯3,模芯3左侧设有垫块6,垫块6上端设有连接块5,模芯3前后位置分别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前镶块14和后镶块12,前镶块14和后镶块12由下往上朝模芯3中心方向倾斜,前镶块14和后镶块12的左端压住垫块6右侧的上端面,前镶块14底部分别设有前导柱18、第一前顶块17和第二前顶块15,后镶块12底部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后导柱9、后顶块10,后镶块12侧面设有可上下移动的侧嵌块11,侧嵌块11上端面与后镶块12上端面平齐,侧嵌块11嵌入模芯3,模芯3靠近连接块5处设有侧顶块19,模芯3上端面的右侧设有进料块13,进料块13设有中空料道13e,料道13e两头形成幺圆形的进料口13d和出料口13c,进料口13d外形大于出料口13c外形。进料块13包括前料块13a和后料块13b。前料块13a和后料块13b以镜像对称的方式设置在模芯3中心线的两侧。料道13e为圆环形。模芯3前后两侧均设有拼接块16。模芯3设有前滑块7、后滑块2、左滑块4。连接块5与左滑块4固定连接。还包括上模1和下模8,模芯3设置在下模8内,上模1设有凸台1a。下模8设有限位块8a。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转向柱护罩注塑模的模芯结构,包括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芯左侧设有垫块,所述的垫块上端设有连接块,所述的模芯前后位置分别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前镶块和后镶块,所述的前镶块和后镶块由下往上朝模芯中心方向倾斜,所述的前镶块和后镶块的左端压住垫块右侧的上端面,所述的前镶块底部分别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前导柱、第一前顶块和第二前顶块,所述的后镶块底部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后导柱、后顶块,所述的后镶块侧面设有侧嵌块,所述的侧嵌块上端面与后镶块上端面平齐,所述的侧嵌块嵌入模芯,所述的模芯靠近连接块处设有侧顶块,所述的模芯上端面的右侧设有进料块,所述的进料块设有中空料道,所述的料道两头形成幺圆形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的进料口外形大于出料口外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转向柱护罩注塑模的模芯结构,包括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芯左侧设有垫块,所述的垫块上端设有连接块,所述的模芯前后位置分别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前镶块和后镶块,所述的前镶块和后镶块由下往上朝模芯中心方向倾斜,所述的前镶块和后镶块的左端压住垫块右侧的上端面,所述的前镶块底部分别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前导柱、第一前顶块和第二前顶块,所述的后镶块底部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后导柱、后顶块,所述的后镶块侧面设有侧嵌块,所述的侧嵌块上端面与后镶块上端面平齐,所述的侧嵌块嵌入模芯,所述的模芯靠近连接块处设有侧顶块,所述的模芯上端面的右侧设有进料块,所述的进料块设有中空料道,所述的料道两头形成幺圆形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的进料口外形大于出料口外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护罩注塑模的模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块包括前料块和后料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柱护罩注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才东胡攀荣国维龙
申请(专利权)人:宁海县超研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