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转向柱下盖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207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转向柱下盖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上内模件、上模契紧块、下内模件、下模契紧块、热流道、流道、水口顶针、斜顶、斜顶斜顶杆、斜顶导滑板、行位组件和集水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汽车转向柱下盖注塑模具能够通过简单有效的装置和结构,将梯形的流道和进胶口做在斜顶正对面的上内模件上,同时,在流道正对面的下内模件上做流道的水口顶针,能够在开模时使所述流道在所述水口顶针顶部倒扣的钩力作用下留在所述下内模件上,顶出时所述斜顶和所述水口顶针能够将产品和所述流道一起顶出所述下内模件,模具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An injection mold for the lower cover of automobile steering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转向柱下盖注塑模具
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制作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转向柱下盖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有一些汽车转向柱下盖在制作加工过程中,有些面和位置由于有和其它组件有装配要求而不能做进胶口,而且产品的落差又大,又在产品的底部有一圈都有一条很薄的加强筋(加强筋厚度0.7mm)。所以要将加强筋注满,就会比较难。模具安装比较困难,成本高等等。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整车厂对零部件的成本和人工成本要求越来越高。在此种市场的需求下,模具在开发制造过程中就要不断改进,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因此,在保证零部件质量的基础上通过新增模具结构来成型产品、取消后续加工,以便降低成本,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汽车转向柱下盖注塑模具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转向柱下盖注塑模具,模具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转向柱下盖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上内模件、上模契紧块、下内模件、下模契紧块、热流道、流道、水口顶针、斜顶、斜顶斜顶杆、斜顶导滑板和行位组件;所述上内模件通过所述上模契紧块与所述上模座相连接,所述下内模件通过所述下模契紧块与所述下模座相连接,所述上内模件与所述下内模件相配合,所述下内模件顶部设置有所述斜顶,所述上内模件底部在所述斜顶上方设置有所述流道,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上内模件内部设置有所述热流道,所述热流道与所述流道相连接,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上内模件内部在所述流道下方设置有所述水口顶针,所述斜顶通过所述斜顶斜顶杆与斜顶座相连接,所述斜顶斜顶杆在所述下模座处设置有所述斜顶导滑板,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中间设置有所述行位组件。优选的,所述流道为梯形流道,能够在脱模时方便脱所述流道。优选的,所述流道的脱模角度大于20°,能够在开模时使所述流道在所述水口顶针的钩力作用下留在所述下内模件上,顶出时所述斜顶和所述水口顶针能够将产品和所述流道一起顶出所述下内模件。优选的,所述下模座顶部设置有计数器,能够在脱模时对脱模的产品数量进行计数。优选的,所述下模座顶部外侧连接有集水器,能够对模具工作过程产生的水进行收集处理。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为:能够通过简单有效的装置和结构,将梯形的流道和进胶口做在斜顶正对面的上内模件上,同时,在流道正对面的下内模件上做流道的水口顶针,能够在开模时使所述流道在所述水口顶针顶部倒扣的钩力作用下留在所述下内模件上,顶出时所述斜顶和所述水口顶针能够将产品和所述流道一起顶出所述下内模件,模具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汽车转向柱下盖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汽车转向柱下盖注塑模具的局部放大图A;图3为本技术一种汽车转向柱下盖注塑模具的产品图。其中,1、上模座;2、下模座;3、上内模件;4、上模契紧块;5、下内模件;6、下模契紧块;7、热流道;8、流道;9、水口顶针;10、斜顶;11、斜顶斜顶杆;12、斜顶导滑板;13、行位组件;14、集水器;15、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并结合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3所示一种汽车转向柱下盖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上内模件3、上模契紧块4、下内模件5、下模契紧块6、热流道7、流道8、水口顶针9、斜顶10、斜顶斜顶杆11、斜顶导滑板12和行位组件13;所述上内模件3通过所述上模契紧块4与所述上模座1相连接,所述下内模件5通过所述下模契紧块6与所述下模座2相连接,所述上内模件3与所述下内模件5相配合,所述下内模件5顶部设置有所述斜顶10,所述上内模件3底部在所述斜顶10上方设置有所述流道8,所述上模座1和所述上内模件3内部设置有所述热流道7,所述热流道7与所述流道8相连接,所述上模座1和所述上内模件3内部在所述流道8下方设置有所述水口顶针9,所述斜顶10通过所述斜顶斜顶杆11与斜顶座相连接,所述斜顶斜顶杆11在所述下模座2处设置有所述斜顶导滑板12,所述上模座1和所述下模座2中间设置有所述行位组件13。进一步的,所述流道8为梯形流道,能够在脱模时方便脱所述流道8。进一步的,所述流道8的脱模角度大于20°,能够在开模时使所述流道8在所述水口顶针9的钩力作用下留在所述下内模件5上,顶出时所述斜顶10和所述水口顶针9能够将产品和所述流道8一起顶出所述下内模件5。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座2顶部设置有计数器,能够在脱模时对脱模的产品数量进行计数。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座2顶部外侧连接有集水器14,能够对模具工作过程产生的水进行收集处理。本技术工作方式或工作原理:目前有一些汽车转向柱下盖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指定进胶口的位置,因为有些面和位置由于有和其它组件有装配要求而不能做进胶口,但是产品的落差又大,又在产品的底部有一圈都有一条很薄的加强筋15(加强筋厚度0.7mm)。所以要将加强筋15注满,就会比较难。所以要在离加强筋15比较近的位置增加进胶口来加强注射进胶以保证加强筋15注满。但是刚好此处面有产品倒扣要做斜顶10顶出,所以要将流道8和进胶口做在斜顶10上,但是如果直接将流道8和进胶口做在斜顶10上面斜顶10脱流道8时会比较难,所以将流道8做成梯形的流道8,而且将流道8和进胶口做在斜顶10正对面的上内模件3上,又在离开斜顶10完全顶出完后的流道8正对面的下内模件5上做流道8的水口顶针9以方便开模时将流道8留在下内模件5。当注塑完成后开模,虽然梯形流道8做在上内模件3上,但是由于流道8的脱模角度做比较大(超过20°),而且注射是用热流道7(针阀式热咀),留在热流道内的流道8比较短,而且流道8的脱模角度做得大。而水口顶针9离热流道7只有25mm,比较近,所以开模时流道8会在水口顶针9顶部倒扣的钩力作用下会将流道8留在下内模件5上,顶出时斜顶10和水口顶针9会将产品和流道8一起顶出下内模件5,完成顶出.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为:能够通过简单有效的装置和结构,将梯形的流道和进胶口做在斜顶正对面的上内模件上,同时,在流道正对面的下内模件上做流道的水口顶针,能够在开模时使所述流道在所述水口顶针顶部倒扣的钩力作用下留在所述下内模件上,顶出时所述斜顶和所述水口顶针能够将产品和所述流道一起顶出所述下内模件,模具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转向柱下盖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上内模件、上模契紧块、下内模件、下模契紧块、热流道、流道、水口顶针、斜顶、斜顶斜顶杆、斜顶导滑板和行位组件;所述上内模件通过所述上模契紧块与所述上模座相连接,所述下内模件通过所述下模契紧块与所述下模座相连接,所述上内模件与所述下内模件相配合,所述下内模件顶部设置有所述斜顶,所述上内模件底部在所述斜顶上方设置有所述流道,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上内模件内部设置有所述热流道,所述热流道与所述流道相连接,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上内模件内部在所述流道下方设置有所述水口顶针,所述斜顶通过所述斜顶斜顶杆与斜顶座相连接,所述斜顶斜顶杆在所述下模座处设置有所述斜顶导滑板,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中间设置有所述行位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转向柱下盖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上内模件、上模契紧块、下内模件、下模契紧块、热流道、流道、水口顶针、斜顶、斜顶斜顶杆、斜顶导滑板和行位组件;所述上内模件通过所述上模契紧块与所述上模座相连接,所述下内模件通过所述下模契紧块与所述下模座相连接,所述上内模件与所述下内模件相配合,所述下内模件顶部设置有所述斜顶,所述上内模件底部在所述斜顶上方设置有所述流道,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上内模件内部设置有所述热流道,所述热流道与所述流道相连接,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上内模件内部在所述流道下方设置有所述水口顶针,所述斜顶通过所述斜顶斜顶杆与斜顶座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满利茹玉龙杨军吕凡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