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丝插簧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9230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丝插簧端子,包括一体成型的压线部和插接部,插接部背离压线部一端形成有插腔,插接部开设有供插片插入的插口,插接部的插腔处靠近压线部一侧朝向插口延伸设置有两相对抵接片,第一抵接片呈抵触插片设置,第二抵接片为活动连接在插接部内侧,位于第二抵接片一侧的插接部侧壁上设有滑槽、贯穿滑槽一端延伸到插腔内的滑动键,第一抵接片包括第一折弯部和第一竖直部,第二抵接片为活动弹片。通过滑动键可以实现对插接片的限位以及解除限位,解除限位时可以方便地抽出插接片,限位时插接片不容易与插接部脱离。

Copper wire plug spring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铜丝插簧端子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气连接件
,特别涉及一种铜丝插簧端子。
技术介绍
铜丝插簧端子主要应用于电工电气连接器配电柜等电器产品,产品广泛用于照明电器,家用电器,接插件,汽摩配件,连接器、线束,灯座,镇流器,灯饰,灯具,电子仪表等产品上。例如公开号为CN203521696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插簧端子,本体,所述本体一端为压线端,在所述本体的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压线端延伸设置至少两个弹片,形成本体的插接端;所述至少两个弹片沿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弹片的底部配合形成适于弹性插接公端端子的插腔,所述插腔的开口成V形或喇叭形;所述弹片的位于所述插腔内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公端端子接触配合的球形凸起。此插簧端子仅使用球形凸起固定,长期使用过程中,公端端子容易从本体中松脱,导致两个插簧端子内的铜线不相导通。但是插片和插簧座的接触不够充分、接触面积较小,因此传输导电时接触电阻较大,导电性能及受压能力较差,难以适用于大功率家用电器导电传输的电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铜丝插簧端子,通过滑动键可以实现对插接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丝插簧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的压线部和插接部,所述插接部背离压线部一端形成有插腔,所述插接部开设有供插片插入的插口,所述插接部的插腔处靠近所述压线部一侧朝向插口延伸设置有两相对抵接片,其中第一抵接片呈抵触插片设置,第二抵接片为活动连接在插接部内侧,位于第二抵接片一侧的插接部侧壁上设有滑槽、贯穿所述滑槽一端延伸到插腔内的滑动键,所述第一抵接片包括压紧插片的第一折弯部和连接于所述插接部的第一竖直部,所述第二抵接片为活动弹片,所述活动弹片包括第一抵触部、第二折弯部和第二竖直部,所述第二折弯部位于第一抵触部和第二竖直部之间,所述滑动键与所述第二折弯部连接,所述插接部位于第二抵接片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丝插簧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的压线部和插接部,所述插接部背离压线部一端形成有插腔,所述插接部开设有供插片插入的插口,所述插接部的插腔处靠近所述压线部一侧朝向插口延伸设置有两相对抵接片,其中第一抵接片呈抵触插片设置,第二抵接片为活动连接在插接部内侧,位于第二抵接片一侧的插接部侧壁上设有滑槽、贯穿所述滑槽一端延伸到插腔内的滑动键,所述第一抵接片包括压紧插片的第一折弯部和连接于所述插接部的第一竖直部,所述第二抵接片为活动弹片,所述活动弹片包括第一抵触部、第二折弯部和第二竖直部,所述第二折弯部位于第一抵触部和第二竖直部之间,所述滑动键与所述第二折弯部连接,所述插接部位于第二抵接片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卡槽,所述第二竖直部位于所述滑槽内可沿所述卡槽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丝插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的插口处设有沿插片插入方向延伸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加登李家荣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讯本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