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时延的交叉调度极化码BP译码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88759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时延的交叉调度极化码BP译码方法及装置,包括:预设BP译码器的最大迭代次数并初始化;采用交叉调度BP译码算法对极化码的编码信息进行迭代译码,极化码的参数为(N,K),N为码长,K为信息位长度,则对应的因子图包括n=log

BP de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of cross scheduling polarization code with low del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时延的交叉调度极化码BP译码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极化码译码,具体地,涉及一种低时延的交叉调度极化码BP译码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2008年在国际信息论ISIT会议上,Arikan首次提出信道极化的概念,基于该理论,2009年Arikan提出了极化码,并证明在任意给定二进制离散无记忆信道(Binarydiscretememorylesschannel,B-DMC)下,当极化码码长趋于无穷时,其信道容量可达。极化码是第一种能够被严格证明可以达到信道容量的编码方法,且目前其纠错性能已超过了广泛使用的Turbo码和LDPC码。2016年11月,在美国内华达州里诺举办的3GPPRAN1#87次会议上,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最终确定了5GeMBB(增强移动宽带)场景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为极化码。在极化码的译码算法中,串行抵消(SuccessiveCancelation,SC)算法和置信度传播(BeliefPropagation,BP)算法是两种常见的极化码译码算法。SC译码算法采用串行译码,计算复杂度低,但译码时延较高。与SC译码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时延的交叉调度极化码BP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S1:预设BP译码器的最大迭代次数并初始化所述BP译码器;/n步骤S2:采用交叉结构调度BP译码算法对极化码的编码信息进行迭代译码,所述极化码的参数为(N,K),N为码长,K为信息位长度,则对应的因子图包括n=lo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时延的交叉调度极化码BP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预设BP译码器的最大迭代次数并初始化所述BP译码器;
步骤S2:采用交叉结构调度BP译码算法对极化码的编码信息进行迭代译码,所述极化码的参数为(N,K),N为码长,K为信息位长度,则对应的因子图包括n=log2N阶基本运算模块和(n+1)列节点,每阶基本运算模块包括N/2个基本计算单元,每个节点包括两种类型的似然信息,分别为从右向左更新的左信息和从左向右更新的右信息;
步骤S3:每更新一阶右信息,均对该阶基本运算模块包含的子因子图进行冻结判断,若存在一阶基本运算模块包含的子因子图全部冻结,则停止译码迭代;否则,继续进行迭代,直至达到预设的最大迭代次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时延的交叉调度极化码BP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t次迭代中,第i行第j列节点的左信息记为其右信息记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时延的交叉调度极化码BP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迭代时,所述因子图中有n/2列节点的左信息和n/2列节点的右信息并行更新,左信息与右信息交叉更新,每次迭代需要2个时钟(clock)。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时延的交叉调度极化码BP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第j阶基本运算模块包括2j个子因子图,相应的子因子图输入信息长度为2n-j,且该子因子图的输出信息长度与输入信息长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时延的交叉调度极化码BP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每个时钟更新完信息后,对新更新的右信息所在阶基本运算模块的节点似然信息从上到下依次进行子因子图冻结标准判断,每次迭代结束后判断是否满足存在同一阶基本运算模块包含的子因子图全部冻结,若满足则停止迭代,并输出译码结果;否则继续迭代,直至迭代至预设值的最大迭代次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时延的交叉调度极化码BP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军烟晓凤曾庆田郭华崔建明张德学陈达鲁法明李恒忠王道岩陈成官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