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式调温降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748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螺杆式调温降湿机,属于机械冷冻干燥除湿领域,主要解决提高制冷循环的效率及单机除湿量.其主要技术方案是在蒸发器的进风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级高温蒸发器(6)和第二级低温蒸发器(7),使之构成除湿空气风道的串联布置,实现空气在降湿过程首先通过第一级高温蒸发,使其空气温度预冷至露点,再进行第二级低温蒸发,进行快速脱水,最后再经过风冷凝器进行调温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冷循环的∴效率可提高25%以上.(*该技术在199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是一种螺杆式调温降湿机,属于机械冷冻干燥除湿领域。在现有的干燥除湿技术中,基本仍旧采用单蒸发温度制冷循环,使空气在降温过程中的温差不可逆损失较大,一般对数平均温度差均设定在22℃以上,这样使得制冷循环的 效率低, 损失较大,能量应用不合理。但由于受空气降湿露点限制,制冷循环的蒸发温度又不可能提高,这是目前现有机械冷冻技术所存在的难题。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利用螺杆单向压缩性原理,使空气降湿箱中的蒸发器的蒸发温度,构成一个温度梯度场,改善温差传热效应,提高制冷循环的效率及单机除湿量,实现节能降低循环 损失的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完成的。由常规的螺杆制冷机组(1),风冷凝器(8),风机(9),水冷凝器(10),贮液器(11),电磁阀(15),膨胀阀(16)以及蒸发器等部件所组成的螺杆调温降湿装置中,在蒸发器进风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级高温蒸发器(6)和第二级低温蒸发器(7),使之构成除湿空气风道的串联布置。其次从贮液器(11)的供液端分别引出二个并联的供液节流支管(14)、(12),在供液节流支管(14)、(12)上各装有一个电磁阀(15)和膨胀阀(16)。供液节流支管(14)与第一级高温蒸发器(6)的进液管连通,并将第一级高温蒸发器(6)的中压回汽管(5)引至螺杆制冷机的中压补汽腔(4),供液节流支管(12)与第二级低温蒸发器(7)的进液管连通,并将第二级低温蒸发器(7)的低压回汽管(3)引至螺杆制冷机的低压回汽腔(2)。本技术螺杆式调温降湿机,空气在降湿过程首先通过第一级高温蒸发器(6),使其空气的温度予冷至露点,再使处于饱和状态下的湿空气进入第二级低温蒸发器(7)进行快速脱水,脱水后的干空气最后经过风冷凝器(8)进行调温处理。本技术与目前使用的除湿装置相比较,空气降湿温差可缩小1倍,循环 效率将提高25%以上,单机除湿容量可增加50%以上,并且对于无能量调节的螺杆制冷机,可使其增量的50%进行无级调节。下面是本技术的平面结构布置示意图,说明了本技术的各部件之间的布置关系。附图中,(1)螺杆制冷机组,(2)低压回汽腔,(3)低压回汽管,(4)中压补汽腔,(5)中压回汽管,(6)第一级高温蒸发器,(7)第二级低温蒸发器,(8)风冷凝器,(9)风机,(10)水冷凝器,(11)贮液器,(12)供液节流支管,(14)供液节流支管,(15)电磁阀,(16)膨胀阀。本技术的实施例,以kF10-5.3螺杆调温降湿机,配置水冷凝6m2,贮液器0.5m3,风冷凝器2×86m2,第一级高温蒸发器2×120m2,第二级低温蒸发器2×193m2,风量20000~24000m3/h。以此实例,本技术除湿量比常规单机除湿增量30%,单机功率除湿量提高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杆式调温降湿机,由螺杆制冷机组(1),风冷凝器(8),风机(9),水冷凝器(10),贮液器(11),电磁阀(15),膨胀阀(16)以及蒸发器等部件组成,其特征在于在蒸发器进风方向依次布置第一级高温蒸发器(6)和第二级低温蒸发器(7),使之构成除湿空气风道的串联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螺杆式调温降湿机,由螺杆制冷机组(1),风冷凝器(8),风机(9),水冷凝器(10)、贮液器(11),电磁阀(15),膨胀阀(16)以及蒸发器等部件组成,其特征在于在蒸发器进风方向依次布置第一级高温蒸发器(6)和第二级低温蒸发器(7),使之构成除湿空气风道的串联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式调温降湿机,其特征在于从贮液器(11)的供液端分别引出二个并联的供液节流支管(14)、(12),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祖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冷冻机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