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接蒸发温湿交换空调系统,包括由送风室、喷淋室和回风室组成的空调室和由送风管、送风口、回风管和回风口组成的送、回风系统,其中在送风室和喷淋室之间安装有送风机,在喷淋室中安装有挡水板、喷淋管及喷头,送风室通过位于作业区上部的送风管和送风口将湿冷空气送入作业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原喷淋管改为2排-6排,在作业区地面下设有地回风管,在作业区上方设有上回风管,省略了回风室中的回风机和车间墙体上的回风口及圆盘式过滤网,利用风密度差使整体系统自然循环运行,能够自动达到温湿度动态平衡。具有换气次数少,耗水量少、电能耗低、车间温湿度适中,且可使产品在工艺流程中不带静电,羊绒的下机回潮率达到18%等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接蒸发温湿交换空调系统,尤其是特别适用于梳绒车间的蒸发温湿交换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空调系统,特别是适用于梳绒车间的蒸发温湿交换空调系统,其构成包括送风室、喷淋室和回风室,其中在送风室和喷淋室之间安装有送风机,在喷淋室中安装有有挡水板、喷淋管、喷头及加热器,喷淋管一般布置有十排,每排有喷头200多个(相当于每平方米有30-40个喷头),喷淋管通过给水管和回水管与蓄水池相联,在回风室内安装有回风机,在回风室和喷淋室之间设有过滤网。另外送风室通过位于生产车间作业区上部的送风管和送风口将湿冷空气送入生产车间作业区,回风室通过位于生产车间底部地排风管和生产车间墙体上的与回风室相通的回风口收集回风。上述空调系统,每天耗水量在十吨到二十吨之间,电功率在90-1 IOkw之间。且车间湿度大,一般大于72 %,甚至达90 %,而羊绒的回潮率却低于16%,不仅车间劳动环境条件差,且所梳理的羊绒达不到不带静电及含水率的标准要求。上述空调系统的理论依据为羊绒纺织车间的设备冷负荷指标一般在100W-150W/m2,有的高达300W/m2。在空调设计计算时,按如此大的设备总冷负荷及其他(灯具、人员、护围)冷负荷计算,得出的风量很大,按换气次数折算,均要高于每小时15次,有些可能高达每小时20次,从工艺要求出发,夏季车间温度必须低于28度,湿度应在75% HR左右,大风量、高湿度要求,就使得喷淋室中喷头数量极多,风机电机功率很大,为排风必须配人的排(回)风机,即使如此,亦难满足羊绒的不带静电及含水量的标准要求,梳绒过程中,羊绒脱水,通常采用人工喷水加湿。在CN201302256Y中,公开了一种纺织空调恒温恒湿变风量控制系统,其构成包括蒸汽阀、制冷机、加湿器、中央控制柜、送风风机控制柜、地排风机控制柜、水泵控制柜、风窗执行器、温湿度传感器及上位机等,其缺陷在于上述控制会出现延迟现象,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很快调控车间的湿度和湿度,难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且耗电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换气次数少,耗水量少、电能耗低、车间温湿度适中,且可使产品在工艺流程中不带静电、羊绒下机回潮率达到18%以上,能够自动达到生产车间温湿度动态平衡的直接蒸发温湿交换空调系统。通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发现生产车间面积多在1000平方米以上,高度4米,如此大的空间,稳定需要较长的时间,频繁的调整扰动,对其十分不利,车间的作业空间高度不过2米,2米以上的空间对生产并不重要,冷风的送风口以一定速度的送出,密度大,能较快地下沉,吸热后温度升高,密度降低,变轻自然上升,地回风、地面风经过散热设备后,靠风道负压进入风道,总之回风温度均高于车间温度,空调设计计算,一般均按车间温度计算出回风焓差,按车间总冷负荷计算风量,回风的计算温度与回风的实际温度有相当的偏差,这就使得空调的供风量偏离实际的散热需风量,大风量的结果是使得大惯性系统始终于过度状态,无法达到稳定或亚稳定状态。本专利技术的直接蒸发温湿交换空调系统,包括由送风室、喷淋室和回风室组成的空调室和由送风管、送风口、回风管和回风口组成的送、回风系统,其中在送风室和喷淋室之间安装有送风机,在喷淋室中安装有挡水板、喷淋管及喷头,送风室通过位于作业区上部的送风管和送风口将湿冷空气送入作业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之处在于将原喷淋管改为2排-6排可以分别控制。根据泵压、水量,可选用FL-3型喷头,这样就在保证蒸发表面积的前提下减少了由喷头喷出的水雾因相互碰撞而结成水珠的概率;在作业区地面下设有地回风管,在作业区上方设有上回风管,省略了回风室中的回风机和车间墙体上的回风口及圆盘式过滤网,利用风密度差使整体系统进行自然循环运行。上述的地回风管道可以单独设置、也可将原机组下的除尘风道兼作为地回风通道,以利于将机组产生的热量及时由回风管道带走。上述的每排喷淋管上安装喷头每平方米2-8个,优选值为每平方米3 5个。上述的送风口设在设备的作业区的上方,为利用所散发的热量,可以在回风管和回风室之间设有截止阀和排风阀,在夏季时可以关闭截止阀打开排风阀,根据需要启动或不启动风机将热空气排除;在冬季时可以关闭排风阀打开截止阀让热空气进入回风室。上述的回风管内可以设有风机,以利于在高温气候下正常工作。上述的回风室和喷淋室连接处还设有可调新风进口,在回风室和喷淋室之间设有过滤网。上述的回风室前可以设有沉降室。本专利技术的突出效果与优点根据低碳、节能的要求,同时为提高产品质量,根据对大惯性系统特点的认识,对车间空调进行了调整改造。通过以上各结构的优化,本专利技术节能节水效果显著,同时在-27°C到38°C的环境温度下,能充分发挥各部件的功能,快速调节车间的温湿度,使产品达到工艺要求。对800m2X 4m设备电负荷300w/m2的车间经18月的运行,电耗10元/日,水耗200_1700m3/日。本专利技术做了以下优化I、对喷排的优化布置减少了水泵能耗,减少喷淋的喷头,由原来的30-40个/m2减少为2-8个/m2,其目的在于减少地下水的消耗,不再因水温升高排放热水,水耗由120t/日减为2t/日。同等车间面积节水98%,节电50%由原来的11. 5kw,减少到5. 5kw。2、用变频调整降低风机风量,使电频率由50HZ调整为18HZ,风量降为原风量的30%,减小对系统平衡的干扰,使之处于亚稳定状态,同时节电,风机轴功率降低到原功率的 40%。3、本专利技术的蓄水池采用循环水,改变了传统的直流水,减少了耗水量,节水98%(同等车间面积,原耗水量夏天IlOt/天、冬天60t/天、现在冬天200kg/天、夏天2t/天)。同时水池的坡度设计减少了蓄水容积,也减少了清底时的浪费。在水池坡度底部设排污阀,方便使用,保证了水的清澈,减少了劳动强度。4、传统分梳车间环境温度要求25°C ±2°C湿度85°C ±5°C ;才基本上能满足羊绒的回潮在15% -17%,而本系统能完成温度:7V -28°C湿度55% -85%条件下羊绒的回潮率达到> 18%以上(安装空调的目的除工人的生产环境外,主要是为了满足工艺要求,即回潮率彡17%的指标)。5、沉降室减少了园盘除尘器,节省22kw_37kw能耗。由于沉降室的结构,使废绒降落,循环池的水由原来的浑浊变为清澈。6、改强排(回)风为溢风,减小排风对系统的干扰,节省电耗,经改造调整后的空调,车间温湿度正常,并没有因减少喷头数量而使湿度降低,也没有因风量的减少,车间温度升高,羊绒脱水现象消除,并且不带静电。压差地回风,上下回风系统减少了排风机,节能(电耗)30kw-45kwo同时地回风、上回风(上排风)余热利用减少了加热器,节汽100%。7、由于排污畅、水清,喷头基本上不会堵,挡水板也不会脏,大大的减少了维护的工作量(在原系统中,1-2个月要拆下喷头酸洗,挡水板也要经常清除积垢,而我们的系统 在使用18个月后拆下来干干净净)。8、在同等设备的车间人工减少50% (人工由原来的16人减少至8人),维护费用减少了 90%。附图说明图I为送风系统图其中,I为空调室,2为送风管。图2为上回风系统图其中I为空调室,3为上回风管,5为风机,6为截止阀,7为排风阀。图3为地回风系统图其中I为空调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接蒸发温湿交换空调系统,包括由送风室、喷淋室和回风室组成的空调室和由送风管、送风口、回风管和回风口组成的送、回风系统,其中在送风室和喷淋室之间安装有送风机,在喷淋室中安装有挡水板、喷淋管及喷头,送风口位于作业区上部,其特征在于喷淋管为二至六排,每排喷头密度为每平方米2?8个,在作业区地面以下设有地回风管,在作业区上方设有上回风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毅,武可成,马利娜,祁崇涛,
申请(专利权)人:马利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