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张线夹的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8726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张线夹的加工装置,包括底座、平行设置在底座上的定位件、与定位件对齐的可移动的夹持件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装夹机构,所述定位件和装夹机构均与底座构成可拆卸设置,所述定位件包括可穿设在中空管内的定位管以及穿设在定位管上的驱动杆,定位管的一端为膨胀端,驱动杆与膨胀端对应的端部具有一膨胀头,所述装夹机构位于夹持件的侧边且与定位管的轴线垂直,所述装夹机构包括前端相互铰接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上设有用于与耐张线夹开口侧接触的压紧结构,所述第二把手上对应所述压紧结构位置的上方设有用于容纳耐张线夹的卡槽,所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之间设有锁紧结构。

Processing device of strain c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张线夹的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
,特别是一种耐张线夹的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在先申请的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20460243.8,名称为碳纤维复合芯用耐张线夹,其在碳纤维复合芯的外面先套设一中空管,然后再装入耐张线夹本体,因中空管为管壁很薄的铝管,其整体较软,安装时,需手握铝管然后使碳纤维复合芯穿设在铝管内,但因为其较软,所以手持用力时很容易变形,这样就不方便碳纤维复合芯穿入,所以需要借助工具来支撑铝管,且现有技术中,碳纤维芯与中空管的装配是人工手动穿设,操作时,容易出现手抖而无法将碳纤维芯与中空管对齐,且碳纤维芯由于重力的作用没有支撑的部位容易往下掉呈弯曲状态,需要多人辅助才能完成装配,极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方便,效率高,装配成品质量好的耐张线夹的加工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张线夹的加工装置,包括底座、平行设置在底座上的定位件、与定位件对齐的可移动的夹持件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装夹机构,所述定位件和装夹机构均与底座构成可拆卸设置,所述定位件包括可穿设在中空管内的定位管以及穿设在定位管上的驱动杆,定位管的一端为膨胀端,驱动杆与膨胀端对应的端部具有一膨胀头,驱动杆远离膨胀头的一端穿出定位管形成把手,驱动膨胀头可使膨胀端胀开或收拢,所述夹持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安装块以及设置在安装块上的夹持臂,安装块上设置有安装腔,夹持臂置于安装腔内且与安装腔之间设置有使两夹持臂相互靠拢的螺旋弹簧,所述装夹机构位于夹持件的侧边且与定位管的轴线垂直,所述装夹机构包括前端相互铰接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上设有用于与耐张线夹开口侧接触的压紧结构,所述第二把手上对应所述压紧结构位置的上方设有用于容纳耐张线夹的卡槽,所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之间设有锁紧结构。上述技术方案中,定位管的直径需小于中空管的内径,装配时,将中空管套在定位管上,调整好位置后,操作驱动杆使膨胀端膨胀开抵接在中空管的内壁上,实现固定中空管的目的,同时能把中空管给撑开,方便碳纤维芯穿入,夹持件的设置是用于夹持碳纤维芯,因手部握持的支撑面积有限,无法将需要穿入中空管的碳纤维芯捋直,夹持件可设置为多组,将碳纤维芯固定在与中空管同中心线的位置上,方便碳纤维芯穿入,夹持件可由人工驱动或机械驱动,如电机、气缸等,刚开始装配时,膨胀端较靠近中空管朝向夹持件的端部,随着碳纤维芯的穿入,中空管可慢慢脱离定位管,致使中空管全部套装在碳纤维芯上,待中空管与碳纤维芯装配好后,将其装入耐张线夹中,然后将装夹机构装到底座上,优选的装夹机构位于两相邻的夹持件之间,将耐张线夹放置到压紧结构上,然后用夹持件进行辅助夹持,夹持好后合上第二手把,卡槽用于从顶部对耐张线夹进行位置限定,为了起到更好的限位效果,此处的卡槽为内侧具有圆弧的形式,形成U形槽,保证限位的稳定性,实现耐张线夹与碳纤维芯的压紧连接,完成整个装配工序,装配方便可靠。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锁紧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把手的中部下方的锯齿锁片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把手对应位置且与第一把手转动连接的用于锁紧所述锯齿锁片的锁紧件。上述技术方案中,锯齿锁片和锁紧件的设置使得第二把手压紧在第一把手上,操作者只需单手操作即可,压紧过程中即使手撤离也不用担心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分开,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会继续保持压紧力,省时省力,操作方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锁紧件包括固定在第一把手上且中空的座体、与座体转动连接的锁紧臂以及连接在锁紧臂和座体内壁上的弹簧,所述锁紧臂的对应两侧设置有向外凸起穿过座体的复位把手,座体上设有共复位把手移动的弧形槽。上述技术方案中,此处的弹簧为压缩弹簧,锁紧臂的一端嵌设在锯齿锁片的锯齿上成卡紧配合,当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需要解除卡紧时,将锁紧臂往远离锯齿锁片的方向转动,即往克服弹簧的推力的方向转动,此时可将力作用在复位把手上,带动锁紧臂转动,弧形槽不仅有导向的作用还有限位的作用,限制锁紧臂往上转动的角度,达到锁紧的目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锁紧臂成U形,其中两平行的臂与座体连接,所述锯齿锁片上设有与锁紧臂适配的锯齿开口,该锯齿开口朝上倾斜。上述技术方案中,弹簧成倾斜设置,且与锯齿开口的倾斜方向垂直,使得锁紧臂与锯齿锁片的抵接力最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压紧结构包括用于压紧所述耐张线夹和导线的压紧板,所述压紧板嵌设在第一把手上,且压紧板与第一把手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压紧板朝向卡槽的端面为倾斜面。上述技术方案中,此处的弹性件优选的为压缩弹簧,弹性件的设置使得第一把手对耐张线夹也有一个压紧力,且随着第二把手的往下压,压紧力越大,实现良好的压紧效果,因耐张线夹是具有一定厚度的,所述第二把手始终是倾斜的,压紧板的倾斜面设置是为了耐张线夹更贴合卡槽的内壁,使压紧更均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膨胀头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成轴向分布的锥形体,所述膨胀端内设置有与锥形头适配的锥形腔,所述膨胀端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条形槽,条形槽沿定位管的轴向设置。上述技术方案中,锥形体为两个,可使膨胀力更均匀,减小驱动杆移动的阻力,条形槽的设置是为了便于膨胀端胀开,条形槽越多,膨胀端越容易胀开,且胀开幅度也越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结构立体图;附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结构俯视图;附图3为附图2的A-A剖视图;附图4为附图2的B-B剖视图;附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装夹机构的结构分解图;附图6为附图2的C-C剖视图;附图7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定位件的结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7所示,一种耐张线夹的加工装置,包括底座1、平行设置在底座1上的定位件2、与定位件2对齐的可移动的夹持件3以及设置在底座1上的装夹机构4,所述定位件2和装夹机构4均与底座1构成可拆卸设置,所述定位件2包括可穿设在中空管内的定位管21以及穿设在定位管21上的驱动杆22,定位管21的一端为膨胀端211,驱动杆22与膨胀端211对应的端部具有一膨胀头221,驱动杆22远离膨胀头221的一端穿出定位管21形成把手222,驱动膨胀头221可使膨胀端211胀开或收拢,所述夹持件3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安装块31以及设置在安装块31上的夹持臂32,安装块31上设置有安装腔311,夹持臂32置于安装腔311内且与安装腔311之间设置有使两夹持臂32相互靠拢的螺旋弹簧33,所述装夹机构4位于夹持件3的侧边且与定位管21的轴线垂直,所述装夹机构4包括前端相互铰接的第一把手41和第二把手42,所述第一把手41上设有用于与耐张线夹开口侧接触的压紧结构43,所述第二把手42上对应所述压紧结构43位置的上方设有用于容纳耐张线夹的卡槽421,所述第一把手41和第二把手42之间设有锁紧结构44。定位管21和第一把手41上均设有螺杆,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张线夹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平行设置在底座上的定位件、与定位件对齐的可移动的夹持件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装夹机构,所述定位件和装夹机构均与底座构成可拆卸设置,所述定位件包括可穿设在中空管内的定位管以及穿设在定位管上的驱动杆,定位管的一端为膨胀端,驱动杆与膨胀端对应的端部具有一膨胀头,驱动杆远离膨胀头的一端穿出定位管形成把手,驱动膨胀头可使膨胀端胀开或收拢,所述夹持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安装块以及设置在安装块上的夹持臂,安装块上设置有安装腔,夹持臂置于安装腔内且与安装腔之间设置有使两夹持臂相互靠拢的螺旋弹簧,所述装夹机构位于夹持件的侧边且与定位管的轴线垂直,所述装夹机构包括前端相互铰接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上设有用于与耐张线夹开口侧接触的压紧结构,所述第二把手上对应所述压紧结构位置的上方设有用于容纳耐张线夹的卡槽,所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之间设有锁紧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张线夹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平行设置在底座上的定位件、与定位件对齐的可移动的夹持件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装夹机构,所述定位件和装夹机构均与底座构成可拆卸设置,所述定位件包括可穿设在中空管内的定位管以及穿设在定位管上的驱动杆,定位管的一端为膨胀端,驱动杆与膨胀端对应的端部具有一膨胀头,驱动杆远离膨胀头的一端穿出定位管形成把手,驱动膨胀头可使膨胀端胀开或收拢,所述夹持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安装块以及设置在安装块上的夹持臂,安装块上设置有安装腔,夹持臂置于安装腔内且与安装腔之间设置有使两夹持臂相互靠拢的螺旋弹簧,所述装夹机构位于夹持件的侧边且与定位管的轴线垂直,所述装夹机构包括前端相互铰接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上设有用于与耐张线夹开口侧接触的压紧结构,所述第二把手上对应所述压紧结构位置的上方设有用于容纳耐张线夹的卡槽,所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之间设有锁紧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张线夹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把手的中部下方的锯齿锁片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把手对应位置且与第一把手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光磊倪建胜刘庆国王荣红高湍斌陈宏元
申请(专利权)人:凤凰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