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双工件中空同心校正装置,包括放置台,所述放置台上设置有防止下层工件平移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至少两对定位销,定位状态下,每对所述定位销中有且仅有一个凸出于所述放置台的上表面;所述放置台的一侧设置有校正机构,所述校正机构上具有与上下层双工件上的孔洞的横截面形状及面积一致的校正销,所述校正销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贯穿上下层双工件上的相应的孔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精巧,通过校正销贯穿上下叠放工件上相对应的通孔,再压紧工件,消除工件之间的空隙,达到校正上下孔洞的目的,便于后续快速插入螺钉进行固接。可滑动的定位气缸使得定位销可以快速适应不同类型的工件,提高设备的通用性。
Double workpiece hollow concentric corr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工件中空同心校正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地涉及一种双工件中空同心校正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机械加工领域,不同工件之间的连接固定一般是通过设置螺钉或螺钉状工件实现。如果需要加设螺钉状工件,则必须在两个工件上分别设置相应的孔槽,且需要保证两个工件上的孔槽位置对应,才可以使得螺钉可以穿过两个工件,将两个工件连接起来。现有的工件加工,难免出现位置或形状上的误差,导致两个工件上的孔槽无法一一对应,使得螺钉无法插入,无法连接固定两个工件。所以需要在加设螺钉之前,预先校正工件上的孔槽,使之上下共轴同心,方便插设螺钉,固接两个工件。所以,如何确保不同工件之间的孔槽一一对应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工件中空同心校正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工件中空同心校正装置,包括放置台,所述放置台上设置有防止下层工件平移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至少两对定位销,定位状态下,每对所述定位销中有且仅有一个凸出于所述放置台的上表面;所述放置台的一侧设置有校正机构,所述校正机构上具有与上下层双工件上的孔洞的横截面形状及面积一致的校正销,所述校正销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贯穿上下层双工件上的相应的孔洞。优选的,所述定位销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并列设置有两个具有坡度的凸块,两个所述凸块的最高端不处于同一端;所述第一滑块连接有定位气缸,所述定位气缸驱动所述第一滑块前后移动,使得所述定位销在所述凸块上同步移动,以改变所述定位销的顶端相对于所述放置台上表面的高度。优选的,所述定位销的顶端具有不同的形状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所述孔洞。优选的,所述放置台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销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定位销竖直设置于所述通孔内部,并可在所述通孔内部上下滑动。优选的,所述放置台上还设置有与下层工件底部相匹配的凹槽。优选的,所述放置台的上方设置有可升降的压紧块,所述压紧块将上下层双工件压紧在所述放置台上。优选的,所述压紧块连接有可旋转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有驱动其上下升降的升降气缸。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为校正气缸,所述校正气缸设置于校正台的上方,所述校正气缸的气缸头与所述校正台相抵接,以驱动所述校正销。优选的,所述校正机构还具有校正台,所述校正台通过第二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滑杆上,所述校正销竖直固定于所述校正台的前端。优选的,所述滑杆的下方固设有滑动气缸,所述滑动气缸设置于滑台上,所述滑动气缸推动所述校正机构向前移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1、结构精巧,通过校正销贯穿上下叠放工件上相对应的通孔,再压紧工件,消除工件之间的空隙,达到校正上下孔洞的目的,便于后续快速插入螺钉进行固接;2、可滑动的定位气缸使得定位销之间的间距可以改变,可以快速适应不同类型的工件,提高设备的通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本技术实施例隐去放置台1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双工件中空同心校正装置,包括放置台1,所述放置台1上设置有防止下层工件平移的定位机构3,所述定位机构3包括至少两对定位销301,定位状态下,每对所述定位销301中有且仅有一个凸出于所述放置台1的上表面;所述放置台1的一侧设置有校正机构4,所述校正机构4上具有与上下层双工件上的孔洞的横截面形状及面积一致的校正销401,所述校正销401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贯穿上下层双工件上的相应的孔洞。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定位销30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块302,所述第一滑块302上并列设置有两个具有坡度的凸块303,两个所述凸块303的最高端不处于同一端;所述第一滑块302连接有定位气缸304,所述定位气缸304驱动所述第一滑块302前后移动,使得所述定位销301在所述凸块303上同步移动。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保证在所述定位气缸304推动所述第一滑块302前后移动的过程中,每对定位销301中始终有且仅有一个凸出于所述放置台1的上表面,以与下层工件的底部相卡接。本技术中的两个定位机构3可以一起同步推动所述第一滑块302移动,也可以分别推动所述第一滑块302移动,以使得所述定位销301之间的间距不唯一,以适应底部定位孔位置不同的下层工件,以提高装置的通用性。此外,本技术中的两对所述定位销301的顶端可以形状一致,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所述孔洞,具体形状根据实际工件底部的孔槽而设定。如图1所示,所述放置台1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销301相匹配的通孔101,所述定位销301竖直设置于所述通孔101内部,并可在是定位气缸304的推动下在所述通孔101内部上下滑动。此外,所述放置台1上还设置有与下层工件底部相匹配的凹槽102,以快速放置下层工件,并且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下层工件放置在所述放置台1上的稳固性。为了压紧上下叠放的两个工件,避免其发生水平平移,所述放置台1的上方设置有可升降的压紧块2,所述压紧块2将上下层双工件压紧在所述放置台1上。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压紧块2连接有可旋转的连接杆201,所述连接杆201连接有驱动其上下升降的升降气缸202。其工作原理为:所述升降气缸202驱动所述连接杆201上升,所述连接杆201旋转至一侧,以避免阻碍工件的放置,待工件放置于所述放置台1上后,再将所述压紧块2旋转至工件的上方,所述升降气缸202驱动所述压紧块2下压,以压紧工件。如图1所示,所述校正机构4具有校正台402,所述校正台402通过第二滑块403可滑动地设置于滑杆404上,所述校正销401竖直固定于所述校正台402的前端。所述校正台402的上方设置有校正气缸405,所述校正气缸405的气缸头406与所述校正台402相抵接,所述校正气缸405向下驱动所述气缸头406下压所述校正台402,以使得所述校正台402上的校正销401贯穿上下两工件的孔洞。为了便于调整以及适应不同尺寸的工件,所述滑杆404的下方固设有滑动气缸407,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工件中空同心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台(1),所述放置台(1)上设置有防止下层工件平移的定位机构(3),所述定位机构(3)包括至少两对定位销(301),定位状态下,每对所述定位销(301)中有且仅有一个凸出于所述放置台(1)的上表面;所述放置台(1)的一侧设置有校正机构(4),所述校正机构(4)上具有与上下层双工件上的孔洞的横截面形状及面积一致的校正销(401),所述校正销(401)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贯穿上下层双工件上的相应的孔洞。/n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工件中空同心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台(1),所述放置台(1)上设置有防止下层工件平移的定位机构(3),所述定位机构(3)包括至少两对定位销(301),定位状态下,每对所述定位销(301)中有且仅有一个凸出于所述放置台(1)的上表面;所述放置台(1)的一侧设置有校正机构(4),所述校正机构(4)上具有与上下层双工件上的孔洞的横截面形状及面积一致的校正销(401),所述校正销(401)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贯穿上下层双工件上的相应的孔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件中空同心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30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块(302),所述第一滑块(302)上并列设置有两个具有坡度的凸块(303),两个所述凸块(303)的最高端不处于同一端;所述第一滑块(302)连接有定位气缸(304),所述定位气缸(304)驱动所述第一滑块(302)前后移动,使得所述定位销(301)在所述凸块(303)上同步移动,以改变所述定位销(301)的顶端相对于所述放置台(1)上表面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工件中空同心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301)的顶端具有不同的形状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所述孔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件中空同心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台(1)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销(301)相匹配的通孔(101),所述定位销(301)竖直设置于所述通孔(101)内部,并可在所述通孔(10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冬梅,杨凡,苏高峰,杨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江锦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