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离子液体填充式碱性电解质膜及其制备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碱性电解质膜领域;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良好化学稳定性、较高电导率、能用于高温的(>90℃)碱性电解质膜的制备。
技术介绍
以碱性聚合物膜为固体电解质的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APEMFCs)具有阴极反应动力学速率快,可以采用非贵金属作为电催化剂,能有效地避免盐沉积带来的枝晶短路问题等优势。自2005年首次被报道以来,成为燃料电池领域研究热点之一。作为碱性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之一,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得到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长足发展。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在APEMs中构建了连续且明显的微观相分离结构,建立了利于OH-传输的通道,膜的电导率得到了大幅提高,甚至超过目前商品Nafion膜的电导率。在此基础上,继续优化电极结构,改变测试条件,碱性燃料电池性能也得到了提升。但是目前碱性燃料电池的工作温度<80℃,在此条件下空气中CO2的对电池的影响较大。其中的碱性膜以及电极内部的碱性离聚物,一旦暴露在空气中其电导率就会减小2/3,甚至更大,将直接导致燃料电池欧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离子液体填充式碱性电解质膜,其特征在于:由有机聚合物骨架与离子液体组成;/n其中,有机聚合物骨架为具有多孔结构的多孔膜,离子液体填充于多孔膜的孔道内;多孔膜为PE/PP复合无纺布、PE多孔膜、玻璃纤维膜、PEEK多孔膜、PTFE多孔膜或聚酰胺多孔膜,其中多孔膜的平均孔径为10nm-10μm,孔隙率为40-85%;/n构成离子液体的有机阳离子为四甲基铵、三甲基乙基铵、三乙基甲基铵、四乙基铵、1-甲基-3-甲基咪唑、1-甲基-3-乙基咪唑、1-甲基-3-丙基咪唑、1-甲基-3-异丙基咪唑、1-甲基-3-丁基咪唑、1-甲基-3-己基咪唑、1-甲基-3-辛基咪唑、1-甲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离子液体填充式碱性电解质膜,其特征在于:由有机聚合物骨架与离子液体组成;
其中,有机聚合物骨架为具有多孔结构的多孔膜,离子液体填充于多孔膜的孔道内;多孔膜为PE/PP复合无纺布、PE多孔膜、玻璃纤维膜、PEEK多孔膜、PTFE多孔膜或聚酰胺多孔膜,其中多孔膜的平均孔径为10nm-10μm,孔隙率为40-85%;
构成离子液体的有机阳离子为四甲基铵、三甲基乙基铵、三乙基甲基铵、四乙基铵、1-甲基-3-甲基咪唑、1-甲基-3-乙基咪唑、1-甲基-3-丙基咪唑、1-甲基-3-异丙基咪唑、1-甲基-3-丁基咪唑、1-甲基-3-己基咪唑、1-甲基-3-辛基咪唑、1-甲基-3-乙醇基咪唑、1,2-二甲基-3-甲基基咪唑、1,2-二甲基-3-乙基咪唑、1,2-二甲基-3-丙基咪唑、1,2-二甲基-3-异丙基咪唑、1,2-二甲基-3-丁基咪唑、N,N-二甲基吡咯烷、N-二甲基-N-乙基吡咯烷、N-二甲基-N-丙基吡咯烷、N-二甲基-N-丁基吡咯烷、N,N-二甲基哌啶、N-甲基-N-乙基哌啶、N-甲基-N-丙基哌啶、N-甲基-N-丁基哌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较优为四甲基铵、三甲基乙基铵、三乙基甲基铵、四乙基铵、1,2-二甲基-3-丙基咪唑、1,2-二甲基-3-异丙基咪唑、1,2-二甲基-3-丁基咪唑、N,N-二甲基吡咯烷、N-二甲基-N-乙基吡咯烷、N-二甲基-N-丙基吡咯烷、N-二甲基-N-丁基吡咯烷、N,N-二甲基哌啶、N-甲基-N-乙基哌啶、N-甲基-N-丙基哌啶、N-甲基-N-丁基哌啶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最优为是四甲基铵、三甲基乙基铵、三乙基甲基铵、四乙基铵、N,N-二甲基吡咯烷、N-二甲基-N-乙基吡咯烷、N-二甲基-N-丙基吡咯烷、N-二甲基-N-丁基吡咯烷、N,N-二甲基哌啶、N-甲基-N-乙基哌啶、N-甲基-N-丙基哌啶、N-甲基-N-丁基哌啶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离子液体对阴离子为Br-、Cl-、I-、BF4-、BF6-、TFSI-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是BF4-、TFSI-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碱性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
包括多孔膜前处理、离子液体溶液制备、离子液体填充与后处理;
具体制备过程为:
a.将离子液体溶于溶剂D中,得离子液体溶液;
b.将多孔膜置于极性溶剂E中浸泡,保证多孔膜中孔全部浸润;
c.将多孔膜从极性溶剂E中取出擦去表面溶剂,平铺于离子液体溶液中;
d.从离子液体溶液中取出多孔膜,擦去表面离子液体溶液,置于塑料薄膜中,将塑料薄膜放于二钢板之间,然后热压以促进离子液体于多孔膜中均匀分布与结合力,最终得基于离子液体填充式碱性电解质膜;
所述离子液体的有机阳离子为四甲基铵、三甲基乙基铵、三乙基甲基铵、四乙基铵、1-甲基-3-甲基咪唑、1-甲基-3-乙基咪唑、1-甲基-3-丙基咪唑、1-甲基-3-异丙基咪唑、1-甲基-3-丁基咪唑、1-甲基-3-己基咪唑、1-甲基-3-辛基咪唑、1-甲基-3-乙醇基咪唑、1,2-二甲基-3-甲基基咪唑、1,2-二甲基-3-乙基咪唑、1,2-二甲基-3-丙基咪唑、1,2-二甲基-3-异丙基咪唑、1,2-二甲基-3-丁基咪唑、N,N-二甲基吡咯烷、N-二甲基-N-乙基吡咯烷、N-二甲基-N-丙基吡咯烷、N-二甲基-N-丁基吡咯烷、N,N-二甲基哌啶、N-甲基-N-乙基哌啶、N-甲基-N-丙基哌啶、N-甲基-N-丁基哌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较优为四甲基铵、三甲基乙基铵、三乙基甲基铵、四乙基铵、1,2-二甲基-3-丙基咪唑、1,2-二甲基-3-异丙基咪唑、1,2-二甲基-3-丁基咪唑、N,N-二甲基吡咯烷、N-二甲基-N-乙基吡咯烷、N-二甲基-N-丙基吡咯烷、N-二甲基-N-丁基吡咯烷、N,N-二甲基哌啶、N-甲基-N-乙基哌啶、N-甲基-N-丙基哌啶、N-甲基-N-丁基哌啶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最优为是四甲基铵、三甲基乙基铵、三乙基甲基铵、四乙基铵、N,N-二甲基吡咯烷、N-二甲基-N-乙基吡咯烷、N-二甲基-N-丙基吡咯烷、N-二甲基-N-丁基吡咯烷、N,N-二甲基哌啶、N-甲基-N-乙基哌啶、N-甲基-N-丙基哌啶、N-甲基-N-丁基哌啶中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素力,杨丛荣,孙公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