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顶部天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552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车顶部天窗,包括移动天窗,所述移动天窗设于汽车车顶部,且相对于车顶部可进行开合和移动;固定天窗,所述固定天窗固定于位于移动天窗一侧的车顶部,所述移动天窗可移动到固定天窗的上部;移动件,所述移动件设于移动天窗下部,可驱动移动天窗开合和移动。解决了传统的汽车天窗在打开的过程中,内部机构运动复杂,如果使用久了很容易出现某些零部件老化,不便于保养和维修的问题。

A skylight on the top of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车顶部天窗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车顶部天窗。
技术介绍
汽车天窗安装于车顶,能够有效地使车内空气流通,增加新鲜空气的进入,同时汽车车窗也可以开阔视野以及移动摄影摄像的拍摄需求。车内空气污染,严重影响驾乘者的健康,特别是汽车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密闭后,车厢内充斥着装饰用品中的苯、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气体。所以,过夜后上车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汽车天窗,利用它优越的负压换气原理,过滤车内空气,以保护驾乘者的身体健康。传统的汽车天窗在打开的过程中,内部机构运动复杂,如果使用久了很容易出现某些零部件老化,不便于保养和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车顶部天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汽车天窗在打开的过程中,内部机构运动复杂,如果使用久了很容易出现某些零部件老化,不便于保养和维修的问题。一种汽车车顶部天窗,包括移动天窗,所述移动天窗设于汽车车顶部,且相对于车顶部可进行开合和移动;固定天窗,所述固定天窗固定于位于移动天窗一侧的车顶部,所述移动天窗可移动到固定天窗的上部;移动件,所述移动件设于移动天窗下部,可驱动移动天窗开合和移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天窗的左右对称设有U型块,所述固定天窗与U型块卡接,并固定在车顶部,U型块外部滑动设置有T型块,所述T型块外部的车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T型块与凹槽滑动连接,所述T型块远离移动天窗的一段设置有矩形槽,所述T型块与矩形槽滑动连接,且可插入矩形槽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移动件包括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相对于车顶部可滑动,所述移动杆上设有前进挡片和后退挡片;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车顶部设有滚动槽,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设于滚动槽内,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由两根连杆首尾铰接组成,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端与移动天窗底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下端与滚动槽滚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端与移动天窗的底部铰接,其下端与滚动槽滚动连接;推动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铰接处均设有所述推动杆,所述推动杆与前进挡片或后退挡片配合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前进挡片包括两块挡片一,两块挡片一之间的距离大于移动天窗未开启的时候,第一支撑杆铰接处和第二支撑杆铰接处的距离,等于移动天窗完全开启时,第一支撑杆铰接处和第二支撑杆铰接处的距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后退挡片包括两块挡片二,两块挡片二之间的距离与两块挡片一之间的距离相同,且与挡片一交错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移动天窗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与连接板铰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下端均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滚动槽滚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滑动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凹槽通过弹簧弹性连接,用于限制滚轮的位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支撑杆上连杆的长度大与第二支撑杆连杆的长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传统的汽车天窗在打开的过程中,内部机构运动复杂,如果使用久了很容易出现某些零部件老化,不便于保养和维修。本装置通过对移动天窗的开合和移动,能够实现快速的将天窗打开,并且尽可能增大了天窗的面积。移动杆一端连接有推动电机,推动电机启动后,可以带动前进挡片向前移动,其中一块挡片一先与第二支撑杆上的推动杆接触,推动第二支撑杆发生转动,将移动天窗的一端抬起来,随着移动杆继续移动,另一块挡片一与第一支撑杆上的推动杆接触,推动整个移动天窗向固定天窗的方向移动,直到第二支撑杆与限位块接触后,第二支撑杆位置被固定,第一支撑杆发生转动,将整个移动天窗抬起至水平;移动杆继续移动后,第二支撑杆上的滚轮将限位块压入到滑槽内,可以推动移动天窗将固定天窗完全覆盖,完成整个天窗的开启。天窗的闭合是通过推动电机的复位,原理与上述步骤相同。当移动天窗移动至固定天窗正上方的时候,支撑杆可进入原T型块所在的位置,将T型块推入到矩形槽内,矩形槽内设置有弹性件,当支撑杆复位后,T型块同步复位完成天窗的密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汽车车顶部天窗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移动天窗的左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固定天窗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固定天窗的左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天窗完全打开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汽车车顶部天窗,包括移动天窗1,所述移动天窗1设于汽车车顶部7,且相对于车顶部7可进行开合和移动;固定天窗3,所述固定天窗3固定于位于移动天窗1一侧的车顶部,所述移动天窗1可移动到固定天窗3的上部;移动件,所述移动件设于移动天窗1下部,可驱动移动天窗1开合和移动。汽车天窗安装于车顶,能够有效地使车内空气流通,增加新鲜空气的进入,同时汽车车窗也可以开阔视野以及移动摄影摄像的拍摄需求。车内空气污染,严重影响驾乘者的健康,特别是汽车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密闭后,车厢内充斥着装饰用品中的苯、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气体。所以,过夜后上车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汽车天窗,利用它优越的负压换气原理,过滤车内空气,以保护驾乘者的身体健康。传统的汽车天窗在打开的过程中,内部机构运动复杂,如果使用久了很容易出现某些零部件老化,不便于保养和维修。本装置通过对移动天窗1的开合和移动,能够实现快速的将天窗打开,并且尽可能增大了天窗的面积。所述移动件包括移动杆5,所述移动杆5相对于车顶部7可滑动,所述移动杆5上设有前进挡片51和后退挡片53;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3,所述车顶部7设有滚动槽,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3均设于滚动槽内,所述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3均由两根连杆首尾铰接组成,所述第一支撑杆11上端与移动天窗1底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1下端与滚动槽滚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13上端与移动天窗1的底部铰接,其下端与滚动槽滚动连接;推动杆17,所述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3的铰接处均设有所述推动杆17,所述推动杆17与前进挡片51或后退挡片53配合连接。所述前进挡片51包括两块挡片一,两块挡片一之间的距离大于移动天窗未开启的时候,第一支撑杆11铰接处和第二支撑杆13铰接处的距离,等于移动天窗1完全开启时,第一支撑杆11铰接处和第二支撑杆13铰接处的距离。所述后退挡片53包括两块挡片二,两块挡片二之间的距离与两块挡片一之间的距离相同,且与挡片一交错设置。所述移动天窗1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板14,所述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3均与连接板14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3的下端均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滚动槽滚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车顶部天窗,其特征在于,包括/n移动天窗,所述移动天窗设于汽车车顶部,且相对于车顶部可进行开合和移动;/n固定天窗,所述固定天窗固定于位于移动天窗一侧的车顶部,所述移动天窗可移动到固定天窗的上部;/n移动件,所述移动件设于移动天窗下部,可驱动移动天窗开合和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顶部天窗,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天窗,所述移动天窗设于汽车车顶部,且相对于车顶部可进行开合和移动;
固定天窗,所述固定天窗固定于位于移动天窗一侧的车顶部,所述移动天窗可移动到固定天窗的上部;
移动件,所述移动件设于移动天窗下部,可驱动移动天窗开合和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顶部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天窗的左右对称设有U型块,所述固定天窗与U型块卡接,并固定在车顶部,U型块外部滑动设置有T型块,所述T型块外部的车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T型块与凹槽滑动连接,所述T型块远离移动天窗的一段设置有矩形槽,所述T型块与矩形槽滑动连接,且可插入矩形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顶部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包括
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相对于车顶部可滑动,所述移动杆上设有前进挡片和后退挡片;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车顶部设有滚动槽,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设于滚动槽内,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由两根连杆首尾铰接组成,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端与移动天窗底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下端与滚动槽滚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端与移动天窗的底部铰接,其下端与滚动槽滚动连接;
推动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明周舒莹娄洁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