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区的农机车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54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区的农机车体,包括车厢、导杆、支腿、轮胎,车厢前端设有牵引架,车厢两侧固安装在横梁上,导杆两端通过第一连接板连接在横梁的下部,横梁上设有若干滑板,滑板下部设有第一连杆,支腿上端活动地安装在第一连杆上,支腿下端设有第一轴套,且相邻的支腿两两交错布置成“V”形,第一轴套内部通过轴承活动地连接有转轴,转轴一端通过连接盘安装有轮胎。本发明专利技术轮胎安装在由若干支腿连接而成的联动悬架上,在遇到障碍物时,支腿挤压导杆上的滑板使前轮抬起,并保持前进,当其跨过障碍时,再缓慢降下,继而中间轮胎抬起越障,最后是后轮越障,保证了车体的通过性和越障的稳定性。

A kind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body suitable for hilly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区的农机车体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机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区的农机车体。
技术介绍
我国地域辽阔,其中丘陵、山地和高原等地形面积广大,丘陵山区面积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3以上,但是长期以来,丘陵山区由于地型复杂多变、地面起伏大、坡陡弯多等一系列客观现实,普通的农业机械轮胎压在起伏路面上易形成颠簸,加之路面倾斜,从而造成车体倾斜甚至侧翻,进而导致工作不稳定。其生产方式依然是以传统的小型机械及人力畜力为主,这造成区域间机械化发展水平的极不平衡,平原地区多数已进入机械化中级阶段,部分进入农机化高级阶段,但丘陵山区仍处于农机化初级阶段。可以说,我国机械化发展的短板在丘陵山区,升级潜力也在丘陵山区。因此迫切需求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区的农机车体,以解决普通农机车体难以适应丘陵山区生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区的农机车体,轮胎安装在由若干支腿连接而成的联动悬架上,在遇到障碍物时,支腿挤压导杆上的滑板使前轮抬起,并保持前进,当其跨过障碍时,再缓慢降下,继而中间轮胎抬起越障,最后是后轮越障,保证了车体的通过性和越障的稳定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区的农机车体,包括车厢、导杆、支腿、轮胎,所述车厢前端设有牵引架,用于牵引车体前进,所述车厢两侧固安装在横梁上,所述导杆两端通过第一连接板连接在横梁的下部,所述横梁上设有若干滑板,所述滑板下部设有第一连杆,所述支腿上端活动地安装在第一连杆上,所述支腿下端设有第一轴套,且相邻的支腿两两交错布置成“V”形,所述第一轴套内部通过轴承活动地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通过连接盘安装有轮胎,为了提高车体的通过性,所述轮胎为越野胎;遇到障碍物时,障碍物将向上的阻力传递给前部轮胎,前部轮胎通过支腿挤压滑板在导杆上滑动,使前轮抬起,同时“V”形的支腿使后端的滑板向后联动,使“V”形的支腿夹角减小,后部的轮胎将车体抬高,车体继续前进,当其跨过障碍时,再缓慢降下,继而中间轮胎抬起越障,最后是后轮越障,保证了车体的通过性和越障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车厢内部设有若干隔板,多个隔板将车厢内部分为不同的装载区,便于装载不同的物品,例如储水区、畜肥区、储药区、农具区等,便于物品的分类装载。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导杆上端设有导槽,所述滑板内部设有与导槽配合的滚珠,导槽避免了滑板在导杆径向方向的转动,保证了轮胎运行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相邻的滑板间设有弹簧,弹簧保证了支腿抬升后快速复位,从而保证了车体运行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支腿上设有若干调节孔,所述支腿外部套设有套筒,所述第一轴套固定地安装在套筒下端,所述套筒上设有与调节孔对应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部设有调节螺栓,根据山区、丘陵道路的倾斜程度,调节一侧支腿的高度,使车厢保持水平,避免了车厢内部物品的洒落。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轮胎一侧设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第二连接板、减震器,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轴承活动地套接在转轴上,所述第二连接板下端设有凸耳,所述凸耳上设有球头螺杆,所述球头螺杆下部设有球头关节,球头关节外部连接有“V”形的拉杆,所述拉杆一端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两端活动地连接有立板,所述立板上端安装在车厢底部;所述拉杆中部设有筋板,所述筋板上设有铰接头,所述减震器下端与铰接头活动连接,所述减震器上端活动地安装在车厢底部;减震装置减轻了轮胎越障时的震动,保证了车体行走的平稳性。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车厢底部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若干安装在车厢底部的导轨、安装在导轨下部的滑块、连接若干滑板的调节板,所述导轨一端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中部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设有螺套,螺套下端固定地安装在调节板上表面,所述螺杆一端设有手轮,所述立板上端固定地安装在调节板上,所述减震器上端活动地安装在调节板上;调节支腿的高度后,转动手轮调节减震器的位置,便于调节减震器的弹力,从而保证减震器的减震效果。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螺杆一端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在横板上的连接法兰、一体成型与连接法兰一侧的第二轴套,所述螺杆一端安装在第二轴套内部,所述第二轴套径向方向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二轴套轴向方向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轴套一端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部设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上端设有把手,减震装置的位置调节完毕后,转动把手,使第二缺口的间隙减小从而使第二轴套夹紧螺杆,避免了调节装置在非操作状态下转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车厢尾部设有移位装置,所述移位装置包括液压缸、活动地安装在液压缸活塞杆底部的脚垫,所述液压缸上端活动地安装在车厢尾部;移位器便于车体在急弯处转向,提高了车体的通过性和灵活性。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车厢下部一侧设有挂钩,所述移位装置安装在挂钩上,挂钩便于移位装置的收纳,避免了移位装置与地面或障碍物碰撞造成损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农机车体轮胎安装在由若干支腿连接而成的联动悬架上,在遇到障碍物时,支腿挤压导杆上的滑板使前轮抬起,并保持前进,当其跨过障碍时,再缓慢降下,继而中间轮胎抬起越障,最后是后轮越障,保证了车体的通过性和越障的稳定性。2)车厢内部设有若干隔板,多个隔板将车厢内部分为不同的装载区,便于装载不同的物品,例如储水区、畜肥区、储药区、农具区等,便于物品的分类装载。3)导杆上端设有导槽,滑板内部设有与导槽配合的滚珠,导槽避免了滑板在导杆径向方向的转动,保证了轮胎运行的稳定性。4)相邻的滑板间设有弹簧,弹簧保证了支腿抬升后快速复位,从而保证了车体运行的稳定性。5)支腿上设有若干调节孔,支腿外部套设有套筒,第一轴套固定地安装在套筒下端,套筒上设有与调节孔对应的固定孔,固定孔内部设有调节螺栓,根据山区、丘陵道路的倾斜程度,调节一侧支腿的高度,使车厢保持水平,避免了车厢内部物品的洒落。6)轮胎一侧设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包括第二连接板、减震器,第二连接板通过轴承活动地套接在转轴上,第二连接板下端设有凸耳,凸耳上设有球头螺杆,球头螺杆下部设有球头关节,球头关节外部连接有“V”形的拉杆,拉杆一端设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两端活动地连接有立板,立板上端安装在车厢底部;拉杆中部设有筋板,筋板上设有铰接头,减震器下端与铰接头活动连接,减震器上端活动地安装在车厢底部;减震装置减轻了轮胎越障时的震动,保证了车体行走的平稳性。7)车厢底部设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若干安装在车厢底部的导轨、安装在导轨下部的滑块、连接若干滑板的调节板,导轨一端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中部设有螺杆,螺杆上设有螺套,螺套下端固定地安装在调节板上表面,螺杆一端设有手轮,立板上端固定地安装在调节板上,减震器上端活动地安装在调节板上;调节支腿的高度后,转动手轮调节减震器的位置,便于调节减震器的弹力,从而保证减震器的减震效果。8)螺杆一端设有固定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区的农机车体,包括车厢、导杆、支腿、轮胎,所述车厢前端设有牵引架,所述车厢两侧固安装在横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两端通过第一连接板连接在横梁的下部,所述横梁上设有若干滑板,所述滑板下部设有第一连杆,所述支腿上端活动地安装在第一连杆上,所述支腿下端设有第一轴套,且相邻的支腿两两交错布置成“V”形,所述第一轴套内部通过轴承活动地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通过连接盘安装有轮胎。/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区的农机车体,包括车厢、导杆、支腿、轮胎,所述车厢前端设有牵引架,所述车厢两侧固安装在横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两端通过第一连接板连接在横梁的下部,所述横梁上设有若干滑板,所述滑板下部设有第一连杆,所述支腿上端活动地安装在第一连杆上,所述支腿下端设有第一轴套,且相邻的支腿两两交错布置成“V”形,所述第一轴套内部通过轴承活动地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通过连接盘安装有轮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区的农机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内部设有若干隔板,多个隔板将车厢内部分为不同的装载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区的农机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上端设有导槽,所述滑板内部设有与导槽配合的滚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区的农机车体,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滑板间设有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区的农机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上设有若干调节孔,所述支腿外部套设有套筒,所述第一轴套固定地安装在套筒下端,所述套筒上设有与调节孔对应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部设有调节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区的农机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一侧设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第二连接板、减震器,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轴承活动地套接在转轴上,所述第二连接板下端设有凸耳,所述凸耳上设有球头螺杆,所述球头螺杆下部设有球头关节,球头关节外部连接有“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震高炳标王光耀王文超石义伟赵士勇杨航张禹生王建祥周军孙宜田朱鹏孟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