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作业车的横向移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8534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程作业车的横向移动方法,所述工程作业车包括车体,其还包括设置在车体两端的横移机构一和横移机构二,在车体的底部还设置有底部伸缩支撑脚;通过所述横移机构一、横移机构二和底部伸缩支撑脚相配合,从而使得工程作业车能在轨道和轨道旁边的路基之间相互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根据实际工况,将工程作业车快速的在轨道和路基之间相互移动,保证了作业的正常进行,提高了作业的工作效率。

A lateral moving method of engineering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作业车的横向移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程作业车的横向移动方法。
技术介绍
从国内第一条铁路建设至今,我国铁路建设已有一百五十余年历史。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铁路轨道形式日益多样,铁路铺轨技术突飞猛进。尤其近年来,国内铁路技术突飞猛进,高速铁路也已顺利开通运营。在工程作业车进行工作时,当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将工程作业车从轨道上横移至轨道旁的路基上,当特殊情况接触后,又需要将工程作业车从轨道旁的路基横移至轨道上继续作业。综上,如何设计一种工程作业车的横向移动方法,使其能根据实际工况,将工程作业车快速的在轨道和路基之间相互移动,保证作业的正常进行,提高作业的工作效率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工程作业车的横向移动方法,其能根据实际工况,将工程作业车快速的在轨道和路基之间相互移动,保证了作业的正常进行,提高了作业的工作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工程作业车的横向移动方法,所述工程作业车体包括车体,所述工程作业车还包括设置在车体两端的横移机构一和横移机构二,在车体的底部还设置有底部伸缩支撑脚;所述横移机构一和横移机构二包括导套体一、左伸缩支撑脚和右伸缩支撑脚;在左伸缩支撑脚的侧部设置有中空的导柱一,在右伸缩支撑脚的侧部设置有中空的导柱二,导柱一的一端从导套体一的一侧插入到导套体一内,导柱二的一端从导套体一的另外一侧插入到导套体一内,在导柱一和导套体一内还设置有驱动导柱一移动的驱动油缸一,在导柱二和导套体一内还设置有驱动导柱二移动的驱动油缸二;在导套体一外还套接有导套体二,在导套体一和导套体二之间还设置有驱动油缸三,在驱动油缸三的带动下,导套体二能相对于导套体一移动;车体的两端分别与横移机构一的导套体二和横移机构二的导套体二固接;当工程作业车从轨道上移动至路基上时,具体步骤如下:1)、控制底部伸缩支撑脚伸出,将整个工程作业车顶起,使得工程作业车的车轮与轨道相分离;2)、控制横移机构一和横移机构二的驱动油缸一和驱动油缸二伸出,从而带动导柱一和导柱二分别从导套体一的两端伸出,伸出到位后,再控制左伸缩支撑脚和右伸缩支撑脚7伸出,使得左伸缩支撑脚和右伸缩支撑脚分别与轨道两旁的路基相接触,再控制底部伸缩支撑脚回缩,此时,依靠横移机构一和横移机构二的左伸缩支撑脚和右伸缩支撑脚将整个作业车支撑住,工程作业车的车轮与轨道仍然处于相分离的状态;3)、再控制横移机构一和横移机构二的驱动油缸三伸出,带动导套体二能相对于导套体一朝一侧移动,由于车体与导套体二固接,在此过程中车体也会随着导套体二朝一侧移动,从而使得车体位于轨道一侧的路基的上方位置处;4)、再控制底部伸缩支撑脚再次伸出,使得底部伸缩支撑脚与路基相接触,再控制横移机构一和横移机构二的左伸缩支撑脚和右伸缩支撑脚回缩,此时,整个作业车依靠底部伸缩支撑脚支撑在路基上,再控制横移机构一和横移机构二的驱动油缸一和驱动油缸二回缩,将导柱一和导柱二分别回缩到导套体一中回到原位;当工程作业车从路基移动到轨道上时,具体步骤如下:5)、控制横移机构一和横移机构二的驱动油缸一和驱动油缸二伸出,从而带动导柱一和导柱二分别从导套体一的两端伸出,伸出到位后,再控制左伸缩支撑脚和右伸缩支撑脚7伸出,使得左伸缩支撑脚和右伸缩支撑脚分别支撑在两旁的路基上,再控制底部伸缩支撑脚回缩,此时,车体依靠横移机构一和横移机构二的左伸缩支撑脚和右伸缩支撑脚支撑;6)、再控制横移机构一和横移机构二的驱动油缸三回缩,带动导套体二相对于导套体一反向移动,在此过程中车体也会随着导套体二反向移动,从而使得车体位于轨道上方位置处;7)、再控制横移机构一和横移机构二的左伸缩支撑脚和右伸缩支撑脚回缩,在此过程中,将车体重新放置在轨道上。优选的,所述驱动油缸一的一端铰接在导套体一的内腔上,驱动油缸一的另外一端铰接在导柱一的内腔上,所述驱动油缸二的一端铰接在导套体一的内腔上,驱动油缸二的另外一端铰接在导柱二的内腔上;当需要控制导柱一和导柱二从导套体一的两端伸出或回缩时,只要控制驱动油缸一和驱动油缸二动作,就能使得导柱一沿导套体一的内腔来回移动以及使得导柱二沿导套体二的内腔来回移动从而实现导柱一和导柱二伸出或回缩移动。优选的,在所述车体的底部还设置有驱动轮对装置,所述驱动轮对装置包括轮对、齿轮箱和减速电机,所述齿轮箱包括箱体和转动连接在箱体内部的转轴,在所述转轴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转轴传动齿,轮对的车轴穿过齿轮箱的箱体且在位于箱体内部的车轴外周面上设置有车轴传动齿,所述转轴传动齿和车轴传动齿相互啮合配合传动,在所述转轴的一端外周面上设置有外凸花键一,在减速电机输出轴一端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外凸花键二,所述转轴和减速电机输出轴的中心轴线呈一条水平直线设置,使得转轴和减速电机输出轴形成一根轴体,在转轴和减速电机输出轴的外周面上套接有带有内凹花键槽的联动套,在箱体内还设置有拨杆机构,通过拨杆机构能够带动联动套沿带有外凸花键一的转轴一端和带有外凸花键二的减速电机输出轴一端上来、回移动。优选的,在所述联动套的外周面上开有卡槽,所述拨杆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箱体内的丝杆和套接在丝杆上的螺母,在所述螺母上还设置有拨杆,拨杆的一端与螺母固接,拨杆的另外一端伸入到联动套的卡槽中。优选的,所述卡槽为环形卡槽,设置在联动套的外周面上有一整圈,所述拨杆为锥形拨杆,在锥形拨杆的大头端设置为内凹的弧形状,弧形状锥形拨杆大头端的曲率与环形卡槽的曲率相匹配,锥形拨杆的小头端与螺母固接,弧形状锥形拨杆大头端卡入到环形卡槽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横移机构和底部伸缩支撑脚相配合,从而能根据实际工况,将工程作业车快速的在轨道和路基之间相互移动,保证了作业的正常进行,提高了作业的工作效率。当工程作业车需要从机务段被牵引车牵引至作业现场时,本专利技术先通过拨杆机构将联动套拨动至一侧,即使联动套位于转轴一端上或减速电机输出轴一端上,使得转轴和减速电机输出轴之间处于分离状态,此时,在被牵引的过程中,只有工程作业车的轮对转动,减速电机输出轴是不动的,这样避免了减速电机由于被牵引而高速转动造成损坏问题的发生;当工程作业车到达作业现场后,再次通过拨杆机构将联动套拨动至中间位置,即使联动套同时位于转轴一端和减速电机输出轴一端上,使得转轴和减速电机输出轴之间连成一体,然后,再通过减速电机带动轮对转动,自行在作业现场行走即可。因此,本专利技术能在驱动状态和被牵引状态之间相互转换,从而使得工程作业车能满足实际工况的要求迅速到达现场进行正常作业,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通过将拨杆机构设置成丝杆螺母机构,当需要带动联动套移动时,只要转动丝杆通过螺母带动拨杆移动,从而利用拨杆拨动联动套移动即可。将拨杆设置为锥形拨杆,在锥形拨杆的大头端设置内凹的弧形状,这样,能更加便于拨动联动套。通过设计转轴和减速电机输出轴之间的连接结构,既能保证安装时较为方便,又能保证转轴和减速电机输出轴形成一根轴体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程作业车的横向移动方法,所述工程作业车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作业车还包括设置在车体两端的横移机构一和横移机构二,在车体的底部还设置有底部伸缩支撑脚;所述横移机构一和横移机构二包括导套体一、左伸缩支撑脚和右伸缩支撑脚;在左伸缩支撑脚的侧部设置有中空的导柱一,在右伸缩支撑脚的侧部设置有中空的导柱二,导柱一的一端从导套体一的一侧插入到导套体一内,导柱二的一端从导套体一的另外一侧插入到导套体一内,在导柱一和导套体一内还设置有驱动导柱一移动的驱动油缸一,在导柱二和导套体一内还设置有驱动导柱二移动的驱动油缸二;在导套体一外还套接有导套体二,在导套体一和导套体二之间还设置有驱动油缸三,在驱动油缸三的带动下,导套体二能相对于导套体一移动;车体的两端分别与横移机构一的导套体二和横移机构二的导套体二固接;/n当工程作业车从轨道上移动至路基上时,具体步骤如下:/n1)、控制底部伸缩支撑脚伸出,将整个工程作业车顶起,使得工程作业车的车轮与轨道相分离;/n2)、控制横移机构一和横移机构二的驱动油缸一和驱动油缸二伸出,从而带动导柱一和导柱二分别从导套体一的两端伸出,伸出到位后,再控制左伸缩支撑脚和右伸缩支撑脚7伸出,使得左伸缩支撑脚和右伸缩支撑脚分别与轨道两旁的路基相接触,再控制底部伸缩支撑脚回缩,此时,依靠横移机构一和横移机构二的左伸缩支撑脚和右伸缩支撑脚将整个作业车支撑住,工程作业车的车轮与轨道仍然处于相分离的状态;/n3)、再控制横移机构一和横移机构二的驱动油缸三伸出,带动导套体二能相对于导套体一朝一侧移动,由于车体与导套体二固接,在此过程中车体也会随着导套体二朝一侧移动,从而使得车体位于轨道一侧的路基的上方位置处;/n4)、再控制底部伸缩支撑脚再次伸出,使得底部伸缩支撑脚与路基相接触,再控制横移机构一和横移机构二的左伸缩支撑脚和右伸缩支撑脚回缩,此时,整个作业车依靠底部伸缩支撑脚支撑在路基上,再控制横移机构一和横移机构二的驱动油缸一和驱动油缸二回缩,将导柱一和导柱二分别回缩到导套体一中回到原位;/n当工程作业车从路基移动到轨道上时,具体步骤如下:/n5)、控制横移机构一和横移机构二的驱动油缸一和驱动油缸二伸出,从而带动导柱一和导柱二分别从导套体一的两端伸出,伸出到位后,再控制左伸缩支撑脚和右伸缩支撑脚7伸出,使得左伸缩支撑脚和右伸缩支撑脚分别支撑在两旁的路基上,再控制底部伸缩支撑脚回缩,此时,车体依靠横移机构一和横移机构二的左伸缩支撑脚和右伸缩支撑脚支撑;/n6)、再控制横移机构一和横移机构二的驱动油缸三回缩,带动导套体二相对于导套体一反向移动,在此过程中车体也会随着导套体二反向移动,从而使得车体位于轨道上方位置处;/n7)、再控制横移机构一和横移机构二的左伸缩支撑脚和右伸缩支撑脚回缩,在此过程中,将车体重新放置在轨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作业车的横向移动方法,所述工程作业车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作业车还包括设置在车体两端的横移机构一和横移机构二,在车体的底部还设置有底部伸缩支撑脚;所述横移机构一和横移机构二包括导套体一、左伸缩支撑脚和右伸缩支撑脚;在左伸缩支撑脚的侧部设置有中空的导柱一,在右伸缩支撑脚的侧部设置有中空的导柱二,导柱一的一端从导套体一的一侧插入到导套体一内,导柱二的一端从导套体一的另外一侧插入到导套体一内,在导柱一和导套体一内还设置有驱动导柱一移动的驱动油缸一,在导柱二和导套体一内还设置有驱动导柱二移动的驱动油缸二;在导套体一外还套接有导套体二,在导套体一和导套体二之间还设置有驱动油缸三,在驱动油缸三的带动下,导套体二能相对于导套体一移动;车体的两端分别与横移机构一的导套体二和横移机构二的导套体二固接;
当工程作业车从轨道上移动至路基上时,具体步骤如下:
1)、控制底部伸缩支撑脚伸出,将整个工程作业车顶起,使得工程作业车的车轮与轨道相分离;
2)、控制横移机构一和横移机构二的驱动油缸一和驱动油缸二伸出,从而带动导柱一和导柱二分别从导套体一的两端伸出,伸出到位后,再控制左伸缩支撑脚和右伸缩支撑脚7伸出,使得左伸缩支撑脚和右伸缩支撑脚分别与轨道两旁的路基相接触,再控制底部伸缩支撑脚回缩,此时,依靠横移机构一和横移机构二的左伸缩支撑脚和右伸缩支撑脚将整个作业车支撑住,工程作业车的车轮与轨道仍然处于相分离的状态;
3)、再控制横移机构一和横移机构二的驱动油缸三伸出,带动导套体二能相对于导套体一朝一侧移动,由于车体与导套体二固接,在此过程中车体也会随着导套体二朝一侧移动,从而使得车体位于轨道一侧的路基的上方位置处;
4)、再控制底部伸缩支撑脚再次伸出,使得底部伸缩支撑脚与路基相接触,再控制横移机构一和横移机构二的左伸缩支撑脚和右伸缩支撑脚回缩,此时,整个作业车依靠底部伸缩支撑脚支撑在路基上,再控制横移机构一和横移机构二的驱动油缸一和驱动油缸二回缩,将导柱一和导柱二分别回缩到导套体一中回到原位;
当工程作业车从路基移动到轨道上时,具体步骤如下:
5)、控制横移机构一和横移机构二的驱动油缸一和驱动油缸二伸出,从而带动导柱一和导柱二分别从导套体一的两端伸出,伸出到位后,再控制左伸缩支撑脚和右伸缩支撑脚7伸出,使得左伸缩支撑脚和右伸缩支撑脚分别支撑在两旁的路基上,再控制底部伸缩支撑脚回缩,此时,车体依靠横移机构一和横移机构二的左伸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发杨永洲叶备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旭阳机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