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508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其包括:阴极;阳极;设置在所述阴极与所述阳极之间的发光层;以及设置在所述阴极与所述发光层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有机材料层。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机发光器件具有优异的发光和使用寿命特性。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发光器件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12月23日,申请号为“201580077544.0”,专利技术名称为“有机发光器件”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说明书要求于2015年3月16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5-0036097号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本说明书涉及有机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现象是通过特定有机分子的内部过程将电流转化为可见光的实例之一。有机发光现象的原理如下。当将有机材料层设置在阳极与阴极之间时,如果在两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则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注入有机材料层。注入到有机材料层中的电子与空穴复合形成激子,并且激子再次返回到基态而发光。利用该原理的有机发光器件可由以下构成:阴极、阳极和设置在其间的有机材料层,例如,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的有机材料层。有机发光器件中使用的材料大部分是纯有机材料或其中有机材料和金属形成配合物化合物的配合物化合物,并且根据其用途可分为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输材料、发光材料、电子传输材料、电子注入材料等。在此,通常使用具有p型特性的有机材料(即,容易被氧化且当该材料被氧化时电化学稳定的有机材料)作为空穴注入材料或空穴传输材料。同时,通常使用具有n型特性的有机材料(即,容易被还原且当被还原时电化学稳定的材料)作为电子注入材料或电子传输材料。作为发光层材料,优选的是具有p型特性和n型特性二者的材料(即,在氧化态和还原态二者期间均稳定的材料),并且优选的是当形成激子时,对激子转化为光具有高发光效率的材料。本领域需要开发具有高效率的有机发光器件。引用列表专利文献韩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1-0027635号的官方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说明书的目的是提供具有优异的发光和使用寿命特性的有机发光器件。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提供了有机发光器件,其包括:阴极;阳极;设置在阴极与阳极之间的发光层;以及设置在阴极与发光层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有机材料层,其中设置在阴极与发光层之间的有机材料层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层包含: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以及碱金属配合物或碱土金属配合物,并且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的杂原子中的至少之一与碱金属配合物或碱土金属配合物彼此对接,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在对接之前的偶极矩小于6德拜,并且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在对接之后的偶极矩为6德拜至13德拜。有益效果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器件在低驱动电压下具有优异的电子和空穴迁移率,并因此提供了高的发光效率。此外,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器件因电子在其各个层中顺利迁移而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并因此具有优异的使用寿命特性。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器件的视图。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器件的视图。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器件的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1:基底201:阳极301:空穴传输层401:发光层402:第二发光层403:第一发光层501:电子传输层601:阴极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本说明书。在本说明书中,当一个构件被设置在另一构件“上”时,这不仅包括使一个构件接触另一构件的情况,还包括又一构件存在于两个构件之间的情况。在本说明书中,当一个部件“包括”一个构成元件时,除非另有明确描述,否则这不意指排除另一构成元件,而意指还可包括另一构成元件。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提供了有机发光器件,其包括:阴极;阳极;设置在阴极与阳极之间的发光层;以及设置在阴极与发光层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有机材料层,其中设置在阴极与发光层之间的有机材料层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层包含: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以及碱金属配合物或碱土金属配合物,并且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的杂原子中的至少之一与碱金属配合物或碱土金属配合物彼此对接,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在对接之前的偶极矩小于6德拜,并且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在对接之后的偶极矩为6德拜至13德拜。如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当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在杂原子与碱金属配合物或碱土金属配合物彼此对接之前的偶极矩小于6德拜时,化合物的稳定性比化合物的偶极矩为6德拜或更大的情况更好。然而,当将偶极矩小于6德拜的化合物用于有机材料层时,有机发光器件在二极管的效率方面可能是不利的。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杂原子与碱金属配合物或碱土金属配合物对接而将偶极矩调整为6德拜至13德拜来提高二极管的效率。因此,如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当在杂原子与碱金属配合物或碱土金属配合物彼此对接之前和之后的偶极矩在上述范围内时,可以期望具有低驱动电压、高效率和长使用寿命的有机发光器件。本说明书中的术语“对接”可意指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的杂原子与碱金属配合物或碱金属配合物通过伦敦分散力或偶极引起的偶极力彼此结合。具体地,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的杂原子可与碱金属配合物或碱土金属配合物的碱金属或者碱土金属对接。在本说明书中,碱金属配合物和碱土金属配合物中的术语“配合物”可意指碱金属或碱土金属与原子或分子彼此结合形成一个分子。本说明书中的偶极矩为指示极性程度的物理量,并且可通过以下方程式1来计算。[方程式1]·ρ(r0):分子密度·V:体积·r:观察点·:单元体积可通过计算方程式1中的分子密度来获得偶极矩的值。例如,可通过以下获得分子密度:使用称为Hirshfeld电荷分析的方法获得各个原子的电荷和偶极,并根据以下方程式进行计算,偶极矩可通过将计算结果代入方程式1来获得。权函数·ρα(r-Rα):球形平均基态原子密度■:准分子密度变形密度·ρ(r):分子密度·ρα(r-Rα):位于坐标Rα处的自由原子α的密度原子电荷q(α)=-∫ρd(r)Wα(r)d3r·Wα(r):权函数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包含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以及碱金属配合物或碱土金属配合物的有机材料层为选自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和空穴阻挡层中的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层。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包含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以及碱金属配合物或碱土金属配合物的有机材料层为电子传输层。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包含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以及碱金属配合物或碱土金属配合物的有机材料层为空穴阻挡层。具有前述偶极矩值范围的有机发光器件可提供低驱动电压和高发光效率,原因是提高了对从阴极引入的电子进行注入和传输的能力。此外,有机发光器件中分子的排列优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包括:/n阴极;/n阳极;/n设置在所述阴极与所述阳极之间的发光层;以及/n设置在所述阴极与所述发光层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有机材料层,/n其中设置在所述阴极与所述发光层之间的所述有机材料层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层包含: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以及碱金属配合物或碱土金属配合物,其中包含所述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以及所述碱金属配合物或所述碱土金属配合物的所述有机材料层为选自电子注入层和电子传输层中的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层,并且/n所述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的所述杂原子中的至少之一与所述碱金属配合物或所述碱土金属配合物彼此对接,/n所述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在对接之前的偶极矩小于6德拜,并且/n所述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在对接之后的偶极矩为6德拜至13德拜。/n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316 KR 10-2015-00360971.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包括:
阴极;
阳极;
设置在所述阴极与所述阳极之间的发光层;以及
设置在所述阴极与所述发光层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有机材料层,
其中设置在所述阴极与所述发光层之间的所述有机材料层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层包含: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以及碱金属配合物或碱土金属配合物,其中包含所述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以及所述碱金属配合物或所述碱土金属配合物的所述有机材料层为选自电子注入层和电子传输层中的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层,并且
所述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的所述杂原子中的至少之一与所述碱金属配合物或所述碱土金属配合物彼此对接,
所述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在对接之前的偶极矩小于6德拜,并且
所述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在对接之后的偶极矩为6德拜至13德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发光层包含磷光掺杂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选自以下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在对接之后的偶极矩值与所述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在对接之前的偶极矩值之间的差为3德拜或更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包含所述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以及碱金属配合物或碱土金属配合物的所述有机材料层以1:9至9:1的重量比包含所述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和所述碱金属配合物或所述碱土金属配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在设置在所述阴极与所述发光层之间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有机材料层之中,与所述发光层相邻的所述有机材料层的LUMO能级与所述发光层的LUMO能级之间的差为1eV或更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包含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N原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包括以下结构中的任一者:



所述结构为未经取代的或者经选自以下的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取代基取代:氘;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芳基;以及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杂环基,或者相邻取代基任选地彼此结合形成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所述碱金属配合物或所述碱土金属配合物由以下化学式1表示:
[化学式1]



在化学式1中,
Z和虚弧线表示与M一起完成5元或6元环所必需的两个或三个原子和键,
A各自表示氢或取代基,
B各自为Z原子上独立选择的取代基,或者两个或更多个取代基彼此结合形成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环,
j为0至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相彬许瀞午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化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