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1973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7:30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器件层,包括发光层;光学功能层,层叠设置于所述器件层的出光面一侧,包括消光材料,所述消光材料在蓝光波长范围内的消光系数大于其在红光波长范围和绿光波长范围内的消光系数。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加速各个视角下的蓝光衰减。

Display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红色、绿色和蓝色是显示面板中的三基色,但是红光、绿光和蓝光随视角增大亮度衰减趋势不同。例如,红光随视角增大亮度衰减最快,而蓝光随视角增大亮度衰减最慢,进而使得显示面板在大视角情况下容易出现色偏偏蓝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能够加速各个视角下的蓝光衰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器件层,包括发光层;光学功能层,层叠设置于所述器件层的出光面一侧,包括消光材料,所述消光材料在蓝光波长范围内的消光系数大于其在红光波长范围和绿光波长范围内的消光系数。其中,所述光学功能层还包括光取出层,所述消光材料掺杂于所述光取出层内。其中,所述光学功能层还包括光取出层和第一消光层,所述光取出层位于所述第一消光层与所述器件层之间,所述第一消光层内包含所述消光材料。其中,所述光学功能层还包括第二消光层,所述第二消光层位于所述光取出层与所述器件层之间,所述第二消光层内包含所述消光材料。其中,所述第一消光层与所述光取出层的折射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0.2;和/或,所述第二消光层与所述光取出层的折射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0.2。其中,所述第一消光层和所述第二消光层的材质、厚度、折射率、所述消光系数均相同。其中,所述发光层包括蓝色发光单元,所述蓝色发光单元由主体材料和掺杂在所述主体材料内的客体材料形成,其中,在所述器件层与所述光学功能层的层叠方向上,所述蓝色发光单元分割为至少两个子层,所述至少两个子层内的所述客体材料的掺杂质量比例不同。其中,在所述器件层与所述光学功能层的层叠方向上,所述至少两个子层内的所述客体材料的掺杂质量比例逐渐增大。其中,每个子层内的所述客体材料的质量占所在子层的所述客体材料的质量和所述主体材料的质量之和的比例小于等于3%且大于等于1%。其中,在所述器件层与所述光学功能层的层叠方向上,所述蓝色发光单元分割为三个子层,所述三个子层的所述客体材料的掺杂质量比例依次为1%、2%、3%。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包括器件层和光学功能层,光学功能层层叠设置于器件层的出光面一侧,且光学功能层中包括消光材料,该消光材料在蓝光波长范围内的消光系数大于其在红光波长范围和绿光波长范围内的消光系数。上述器件层内的发光层所发出的蓝光经该消光材料后,加速了蓝光在各个视角角度下的衰减,使得白光轨迹向蓝光反方向移动,从而降低了显示面板在大视角情况下容易色偏偏蓝的情况,进而提高显示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申请显示面板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显示面板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蓝色发光单元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对比例一和实施例一对应的波长和折射率的曲线示意图;图5为对比例一和实施例一对应的波长和消光系数曲线示意图;图6为对比例一和实施例一在白场下各个视场角度下的色度变化示意图;图7为对比例一和实施例一不同光学功能层厚度与色偏程度示意图;图8为对比例二和实施例二每间隔5°条件下的色坐标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显示面板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面板包括器件层10和光学功能层12。具体地,器件层10包括发光层100,发光层100可以包括蓝色发光单元B-EML、绿色发光单元G-EML和红色发光单元R-EML。此外,为了提高发光层100的光输出效率,上述发光层100还可以包括蓝色微腔调整层BPL、绿色微腔调整层GPL和红色微腔调整层RPL,分别对应设置在蓝色发光单元B-EML、绿色发光单元G-EML和红色发光单元R-EML一侧。另外,在发光层100设置有蓝色微腔调整层BPL、绿色微腔调整层GPL和红色微腔调整层RPL一侧还可以依次层叠设置有空穴传输层HTL、空穴注入层HIL和阳极层102,且阳极层102相对空穴传输层HTL远离发光层100,其中,阳极层102的材质可以为氧化铟锡ITO、银Ag等。在发光层100设置有蓝色发光单元B-EML、绿色发光单元G-EML和红色发光单元R-EML一侧还可以依次层叠设置有空穴阻挡层HBL、电子传输层ETL、阴极层104等,且阴极层104相对空穴阻挡层HBL远离发光层10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器件层10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其他层结构,例如,电子注入层等,或者删减某些层结构。光学功能层12层叠设置于器件层10的出光面(例如,设置于器件层10的阴极层104)一侧,包括消光材料(图1中未示意),消光材料在蓝光波长范围内的消光系数大于其在红光波长范围和绿光波长范围内的消光系数。在本实施例中,消光材料的材质可以为金属或者非金属,金属可以为镁Mg、银Ag等,非金属可以为氧化硅SiO2等。上述器件层10内的发光层100所发出的蓝光经该消光材料后,加速了蓝光在各个视角角度下的衰减,使得白光轨迹向蓝光反方向移动,从而降低了显示面板在大视角情况下容易色偏偏蓝的情况,进而提高显示质量。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消光材料的消光系数在400nm-440nm波长范围内具有最大值。当消光材料的消光系数在上述波长范围内具有最大值时,消光材料对各个视角的蓝光的衰减效果最好。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光学功能层12还包括光取出层120和第一消光层122,光取出层120位于第一消光层122与器件层10之间,第一消光层122内包含消光材料,优选地,第一消光层122全部由该消光材料形成。在本实施例中,光线在透过阴极层104时,由于阴极层104的材质一般为金属,光波入射到金属和电介质界面,金属表面的自由电子发生集体振荡,电磁波与金属表面的自由电子耦合而形成一种沿金属表面传播的近场电磁波。由于该近场电磁波与空气中的波矢量不匹配,金属中的近场电磁波不能耦合到空气中去,这部分能量最终在金属表面消散,进而产生光损失效应。此时,位于器件层10一侧(即阴极层104一侧)的光取出层120可以改善自由光的波矢量,使其与金属表面的近场电磁波波矢量相匹配,进而使得限制在金属外表面的近场电磁波的能量可以以光的形式耦合到光取出层120中,以达到增强光取出效率的效果。光取出层120具体结构形式可参见现有技术中任意一种,在此不再详述。此时,位于光取出层120一侧的第一消光层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器件层,包括发光层;/n光学功能层,层叠设置于所述器件层的出光面一侧,包括消光材料,所述消光材料在蓝光波长范围内的消光系数大于其在红光波长范围和绿光波长范围内的消光系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器件层,包括发光层;
光学功能层,层叠设置于所述器件层的出光面一侧,包括消光材料,所述消光材料在蓝光波长范围内的消光系数大于其在红光波长范围和绿光波长范围内的消光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功能层还包括光取出层,所述消光材料掺杂于所述光取出层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功能层还包括光取出层和第一消光层,所述光取出层位于所述第一消光层与所述器件层之间,所述第一消光层内包含所述消光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功能层还包括第二消光层,所述第二消光层位于所述光取出层与所述器件层之间,所述第二消光层内包含所述消光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光层与所述光取出层的折射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0.2;和/或,所述第二消光层与所述光取出层的折射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0.2。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振花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