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水泥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8478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纤维水泥板及其制备方法,纤维水泥板包括两块外板体,以及内板体,内板体和外板体之间的接触面形成为锯齿面。制备方法包括:将内板体材料混合后入模,待初凝后形成内板预制体;将外板体材料混合后入模,形成为外板预制体,将内板预制体的其中一个锯齿面直接压制于外板预制体上;向内板预制体的另一个锯齿面上浇筑具有贯通孔的外板体材料,待初凝后,内板预制体和粘结于内板预制体两侧的外板预制体配合形成为预制板体;将预制板体经过预养护后取出,将贯通孔中填充外板体材料后,进行养护,得到纤维水泥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性材料的引入,结合入模成型和养护过程的调整,实现了同时提高其凝结效率和强度等理化性能的效果。

A fiber cement board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水泥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纤维水泥板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纤维水泥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纤维水泥板是一种以水泥基材料作为基本材料和胶黏剂,以纤维类材料作为增强材料,加入其它加工助剂经制浆、成型和养护等工序支撑的板材,其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建筑领域,例如,作为外墙板等被广泛使用。然而,在很多纤维水泥板的制备过程中,其往往需要添加甲基纤维素类材料,甲基纤维素具有多种衍生物的存在形式,例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乙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等。而当其含量超过水泥用量的0.1%时,其便会使得水泥的凝结时间明显延长,出现缓凝效应,而随着甲基纤维素类材料添加量的增加,其缓凝效应也越来越为明显,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板材在规定的养护时间结束时都无强度,造成生产无法有效衔接,给生产带来极大的影响。现有技术中会添加一定的海泡石纤维来代替羧甲基纤维,以此降低水泥的缓凝效应,提高凝结固化时间。然而,海泡石纤维矿内往往具有伴生的石棉纤维,而吸入过量石棉纤维会产生尘肺,因此,国家已不提倡使用石棉,尤其是在申报绿色环境标志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纤维水泥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两侧的两块外板体(1),以及夹持设置于所述外板体(1)之间的内板体(2),所述内板体(2)和所述外板体(1)之间的接触面形成为嵌合的锯齿面(11),所述内板体(2)的最大厚度为每块所述外板体(1)最大厚度的5-8倍;且,/n所述外板体(1)至少包括水、水泥基材料、甲基纤维素类和加工助剂;/n所述内板体(2)至少包括水、水泥基材料、甲基纤维素类、钢渣、氨基硅烷改性硅灰和加工助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水泥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两侧的两块外板体(1),以及夹持设置于所述外板体(1)之间的内板体(2),所述内板体(2)和所述外板体(1)之间的接触面形成为嵌合的锯齿面(11),所述内板体(2)的最大厚度为每块所述外板体(1)最大厚度的5-8倍;且,
所述外板体(1)至少包括水、水泥基材料、甲基纤维素类和加工助剂;
所述内板体(2)至少包括水、水泥基材料、甲基纤维素类、钢渣、氨基硅烷改性硅灰和加工助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水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体(1)中,所述甲基纤维素类的含量为水泥基材料的含量的5-10%;
所述内板体(2)中,所述甲基纤维素类的含量为水泥基材料的含量的15-25%,所述氨基硅烷改性硅灰的含量为水泥基材料的含量为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纤维水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硅烷改性硅灰的制备方法包括:
S10、向水中加入氨基硅烷,于温度为40-50℃的条件下搅拌0.5-1h,得到氨基硅烷水溶液;
S20、在磁力搅拌条件下,向氨基硅烷水溶液中加入硅灰后,升温至70-80℃的条件下搅拌1-2h后,过滤,干燥,得到氨基硅烷改性硅灰。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纤维水泥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00、将内板体材料混合后入模,待初凝后形成为两个相对的侧面为锯齿面(11)的内板预制体(3);
S200、将外板体材料混合后入模,形成为具有贯通孔(41)的外板预制体(4),将所述内板预制体(3)的其中一个锯齿面(11)直接压制于所述外板预制体(4)上;
S300、向所述内板预制体(3)的另一个锯齿面(11)上浇筑具有贯通孔(41)的外板体材料,待初凝后,所述内板预制体(3)和粘结于所述内板预制体(3)两侧的外板预制体(4)配合形成为预制板体;
S400、将所述预制板体经过预养护后取出,将所述贯通孔(41)中填充外板体材料后,进行养护,得到纤维水泥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纤维水泥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00具体包括:
S401、待所述预制板体初凝后在预养护条件下进行养护后脱模;
S402、将脱模后的所述预制板体取出,向其中一个侧面的贯通孔(41)中灌注外板体材料后,将预制板体的表面抹平,静置初凝;
S4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宝伟魏中洋徐达虎
申请(专利权)人:北新绿色住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