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8460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一方面,在所述盖板和所述偏光片之间设置第一玻璃,利用第一玻璃的高屈服强度特性,以此有效改善多次弯折带来的弯折区折痕问题;利用第一玻璃的刚性,以此提高显示装置的平整性。另一方面,利用第二玻璃代替现有技术中的PI基板,以此进一步提高显示装置的平整性。

A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显示装置可以把计算机的数据变换成各种文字、数字、符号或直观的图像显示出来,并且可以利用键盘等输入工具把命令或数据输入计算机,借助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随时增添、删改、变换显示内容。显示装置根据所用之显示器件分为等离子、液晶、发光二极管和阴极射线管等类型。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英文全称: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称OLED)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装置、有机发光半导体。OLED的工作原理是:当电力供应至适当电压时,正极空穴与阴极电荷就会在发光层中结合,在库伦力的作用下以一定几率复合形成处于激发态的激子(电子-空穴对),而此激发态在通常的环境中是不稳定的,激发态的激子复合并将能量传递给发光材料,使其从基态能级跃迁为激发态,激发态能量通过辐射驰豫过程产生光子,释放出光能,产生光亮,依其配方不同产生红、绿和蓝RGB三基色,构成基本色彩。OLED具有电压需求低、省电效率高、反应快、重量轻、厚度薄,构造简单,成本低、广视角、几乎无穷高的对比度、较低耗电、极高反应速度等优点,已经成为当今最重要的显示技术之一。折叠手机是未来技术发展趋势,为了满足折叠的可靠性以及折叠的半径极小化,折叠产品对材料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追求薄性化,然而材料减薄的同时也会导致表面的平整性低、弯折中心产生折痕等问题。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新型的显示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能够解决现有的显示装置中存在的平整性低、弯折中心产生折痕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屏;偏光片,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上;盖板,设置于所述偏光片上;以及第一玻璃,设置于所述偏光片与所述盖板之间。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二玻璃;缓冲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玻璃上;薄膜晶体管层,设置于所述缓冲层上;发光层,设置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上;封装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层上;以及触控层,设置于所述封装层上。进一步的,其中所述偏光片包括:第一液晶层,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上;1/4波长片,设置于所述第一液晶层上;夹层,设置于所述1/4波长片上;以及第二液晶层,设置于所述夹层上。进一步的,其中所述盖板包括:防爆膜,设置于所述第一玻璃上;硬化涂层,设置于所述防爆膜上;以及保护膜,设置于所述硬化涂层上。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光学胶,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偏光片之间。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光学胶,设置于所述偏光片与盖板之间。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保护层,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偏光片之间。进一步的,其中所述第一玻璃的材质包括无机矿物质、Na2SiO3、CaSiO3、SiO2、Na2O·CaO·6SiO2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的,其中所述第二玻璃的材质包括无机矿物质、Na2SiO3、CaSiO3、SiO2、Na2O·CaO·6SiO2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的,其中所述第一玻璃、第二玻璃的厚度均小于100μm。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一方面,在所述盖板和所述偏光片之间设置第一玻璃,利用第一玻璃的高屈服强度特性,以此有效改善多次弯折带来的弯折区折痕问题;利用第一玻璃的刚性,以此提高显示装置的平整性。另一方面,利用第二玻璃代替现有技术中的PI基板,以此进一步提高显示装置的平整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1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一玻璃以及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保护膜、第一玻璃以及防爆膜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保护膜、第一玻璃、防爆膜以及硬化涂层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第一玻璃以及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盖板、第一玻璃以及第二液晶层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盖板、第一玻璃、第二液晶层以及夹层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盖板、第一玻璃、第二液晶层、夹层以及1/4波长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盖板、第一玻璃以及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标识如下:100、显示装置1、显示屏2、偏光片3、盖板4、第一玻璃5、光学胶6、保护层11、第二玻璃12、缓冲层13、薄膜晶体管层14、发光层15、封装层16、触控层121、第一缓冲层122、第二缓冲层131、有源层132、绝缘层133、栅极层134、层间绝缘层135、源漏极层136、平坦层1311、主体部1312、侧部1321、第一绝缘层1322、第二绝缘层1331、第一栅极层1332、第二栅极层141、阳极层142、有机发光层143、阴极层21、第一液晶层22、1/4波长片23、夹层24、第二液晶层31、防爆膜32、硬化涂层33、保护膜51、第一光学胶52、第二光学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以向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完整介绍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举例证明本专利技术可以实施,使得本专利技术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更加清楚,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容易理解如何实施本专利技术。然而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下文实施例的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附图中的方向,本文所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解释和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附图中,结构相同的部件以相同数字标号表示,各处结构或功能相似的组件以相似数字标号表示。此外,为了便于理解和描述,附图所示的每一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并没有限定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当某些组件,被描述为“在”另一组件“上”时,所述组件可以直接置于所述另一组件上;也可以存在一中间组件,所述组件置于所述中间组件上,且所述中间组件置于另一组件上。当一个组件被描述为“安装至”或“连接至”另一组件时,二者可以理解为直接“安装”或“连接”,或者一个组件通过一中间组件“安装至”或“连接至”另一个组件。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100,其包括:显示屏1、偏光片2、盖板3以及第一玻璃4。如图1、图2所示,其中显示屏1包括:第二玻璃11、缓冲层12、薄膜晶体管层13、发光层14、封装层15以及触控层16。其中第二玻璃11的材质包括无机矿物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显示屏;/n偏光片,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上;/n盖板,设置于所述偏光片上;以及/n第一玻璃,设置于所述偏光片与所述盖板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屏;
偏光片,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上;
盖板,设置于所述偏光片上;以及
第一玻璃,设置于所述偏光片与所述盖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
第二玻璃;
缓冲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玻璃上;
薄膜晶体管层,设置于所述缓冲层上;
发光层,设置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上;
封装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层上;以及
触控层,设置于所述封装层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包括:
第一液晶层,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上;
1/4波长片,设置于所述第一液晶层上;
夹层,设置于所述1/4波长片上;以及
第二液晶层,设置于所述夹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
防爆膜,设置于所述第一玻璃上;
硬化涂层,设置于所述防爆膜上;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春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