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件翻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8305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搬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构件翻转装置,包括钢梁,钢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主翻座和副翻座,主翻座的顶部两侧面和底部两侧面均开设有轴承孔,内腔的顶部且位于上方轴承孔一侧设置有主转轮,内腔的底部且位于下方轴承孔一侧设置有副转轮,主转轮和副转轮外侧贴合有转动带,主翻座顶部外侧且位于上方轴承一侧连接有转盘,主翻座底部内侧且位于下方轴承一侧连接有钢梁座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吊机将钢梁吊起再放置在主翻座和副翻座之间,此时通过转动转盘带动主转轮旋转,转动带便同步移动,从而带动副转轮旋转,使得钢梁座板旋转,即带着钢梁翻转,由于主转轮的齿数多于副转轮的齿数,从而节省了员工的体力。

A component turnover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构件翻转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搬运
,具体为一种构件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钢构件在吊装时,需要拼装焊接,有的钢构件比如工字型钢梁在焊接时,需要翻转焊接面,以便具有更好的承受作用。由于钢构件长且笨重,人工在地面翻转十分费体力且容易砸到手。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构件翻转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件翻转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构件翻转装置,包括钢梁,所述钢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主翻座和副翻座,所述主翻座的底端设有内腔,所述主翻座的顶部两侧面和底部两侧面均开设有轴承孔,所述轴承孔的内部焊接有轴承,所述内腔的顶部且位于上方所述轴承孔一侧设置有主转轮,所述内腔的底部且位于下方所述轴承孔一侧设置有副转轮,所述主转轮和所述副转轮外侧贴合有转动带,所述主翻座顶部外侧且位于上方所述轴承一侧连接有转盘,所述主翻座底部内侧且位于下方所述轴承一侧连接有钢梁座板,所述钢梁座板的一侧底部焊接有呈凹字形的卡板,所述卡板的上方卡接有呈凹字形的限位盖,所述副翻座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构件翻转装置,包括钢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主翻座(2)和副翻座(3),所述主翻座(2)的底端设有内腔(20),所述主翻座(2)的顶部两侧面和底部两侧面均开设有轴承孔(21),所述轴承孔(21)的内部焊接有轴承(210),所述内腔(20)的顶部且位于上方所述轴承孔(21)一侧设置有主转轮(22),所述内腔(20)的底部且位于下方所述轴承孔(21)一侧设置有副转轮(23),所述主转轮(22)和所述副转轮(23)外侧贴合有转动带(24),所述主翻座(2)顶部外侧且位于上方所述轴承(210)一侧连接有转盘(25),所述主翻座(2)底部内侧且位于下方所述轴承(2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构件翻转装置,包括钢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主翻座(2)和副翻座(3),所述主翻座(2)的底端设有内腔(20),所述主翻座(2)的顶部两侧面和底部两侧面均开设有轴承孔(21),所述轴承孔(21)的内部焊接有轴承(210),所述内腔(20)的顶部且位于上方所述轴承孔(21)一侧设置有主转轮(22),所述内腔(20)的底部且位于下方所述轴承孔(21)一侧设置有副转轮(23),所述主转轮(22)和所述副转轮(23)外侧贴合有转动带(24),所述主翻座(2)顶部外侧且位于上方所述轴承(210)一侧连接有转盘(25),所述主翻座(2)底部内侧且位于下方所述轴承(210)一侧连接有钢梁座板(26),所述钢梁座板(26)的一侧底部焊接有呈凹字形的卡板(260),所述卡板(260)的上方卡接有呈凹字形的限位盖(27),所述副翻座(3)的一侧也连接有钢梁座板(26)和限位盖(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件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转轮(22)和所述副转轮(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黎明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