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混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83 阅读:3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牧草混播方法,它步骤如下:(1)将紫花苜蓿1份、鸭茅1.3~1.7份、苇状羊茅1.3~1.7份的种子彼此均匀混合,再将百脉根或红三叶1份的种子均匀混入其中,每份以重量单位计,即上述的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种子重量之比为2∶(2.6~3.4);(2)将上述混合后的种子以每亩2千克在海拔高度为600米~800米且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的中性略偏碱性的黄壤土上进行播种,建植人工草地。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方法简便、操作简单的优点,用该方法所建植的人工草地具有耐热、耐旱、耐贫瘠的特点,不仅明显改善牧草的品质,延长草地利用年限,一般为4~5年,而且显著地提高鲜草的产量,一般亩产鲜草可达到6500千克左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牧草的播种方法,特别是一种建植人工草地的牧草播种方法。(二)、技术背景目前,人工草地牧草混播方法在国内外均有相关报道,方法很多。但因各自所建混播草地的生态环境不同,表现出混播草种比例及草地产量差异较大。例如新西兰通常采用混播方法是“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将该方法用于在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来建植人工草地将表现出两种草越夏困难、持久性下降和产量低等问题,特别是在三峡库区等地理环境下使用该混播方法,草地的鲜草产量一般亩产3500千克左右,草地利用年限是1~2年,表现出的类似问题尤其突出。因此,选择耐热、耐旱、耐贫瘠草种及其合理搭配就显得特别重要,(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牧草混播方法,它所建植的人工草地可以耐热、耐旱、耐贫瘠,改善牧草的品质,显著提高草地产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的步骤如下(1)将紫花苜蓿1份、鸭茅1.3~1.7份、苇状羊茅1.3~1.7份的种子彼此均匀混合,再将百脉根或红三叶1份的种子均匀混入其中,每份以重量单位计,即上述的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种子重量之比为2∶(2.6~3.4);(2)将上述混合后的种子以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牧草混播方法,它步骤如下:(1)将紫花苜蓿1份、鸭茅1.3~1.7份、苇状羊茅1.3~1.7份的种子彼此均匀混合,再将百脉根或红三叶1份的种子均匀混入其中,每份以重量单位计,即上述的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种子重量之比为2∶(2.6 ~3.4);(2)将上述混合后的种子以每亩2千克在海拨高度为600米~800米且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的中性略偏碱性的黄壤土上进行播种,建植人工草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牧草混播方法,它步骤如下(1)将紫花苜蓿1份、鸭茅1.3~1.7份、苇状羊茅1.3~1.7份的种子彼此均匀混合,再将百脉根或红三叶1份的种子均匀混入其中,每份以重量单位计,即上述的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种子重量之比为2∶(2.6~3.4);(2)将上述混合后的种子以每亩2千克在海拨高度为600米~800米且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的中性略偏碱性的黄壤土上进行播种,建植人工草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牧草混播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紫花苜蓿、鸭茅、苇状羊茅、百脉根的种子彼此均匀混合,其紫花苜蓿∶鸭茅∶苇状羊茅∶百脉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畜牧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