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和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8244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领域,公开了一种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和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该像素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存储电容和发光器件;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扫描线连接,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数据线连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分别与存储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存储电容的第二端与电源电压连接;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控制线连接,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与电源电压连接,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与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发光器件的阳极与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发光器件的阴极接地。使得在像素电路的存储电容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线传输的驱动信号控制发光器件的亮度,提高了像素电路的发光亮度的控制。

A driving method of pixel circuit, display device and pixel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和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和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作为一种电流型发光器件,因其所具有的自发光、快速响应、宽视觉和可制作在柔性衬底上等特点而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高性能显示领域当中。OLED按照驱动方式可分为PMOLED(Pass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无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和AMOLED(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随着平板显示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AMOLED显示屏开始在高端手机、电视等电子显示产品中得到广泛的应用。MicroLED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比现有的OLED技术亮度更高、发光效率更好、但功耗更低。MicroLED作为未来显示的一种解决方案也已成为显示领域研发的热点。然而,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高端的显示产品中像素驱动电路一般是采用主动阵列,然而主流的主动驱动阵列电路都是模拟信号驱动的,存在电路功耗高、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对驱动器件一致性或者补偿电路的高度依赖等问题。数字驱动的像素电路具有功耗低,信号不易受干扰,对于驱动器件一致性的容忍度高等优点。由于高像素密度的显示产品中像素尺寸较小,因此,在数字驱动电路中像素设计时的存储电容过小,在一帧时间内对信号存储保持率低。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和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使得在像素电路的存储电容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线传输的驱动信号控制发光器件的亮度,提高了像素电路的发光亮度的控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存储电容和发光器件;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扫描线连接,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数据线连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分别与存储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存储电容的第二端与电源电压连接;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控制线连接,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与电源电压连接,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与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发光器件的阳极与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发光器件的阴极接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像素电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的驱动方式,应用于上述的像素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在扫描线输出的第一电压信号的控制下处于导通状态;第一晶体管将数据线输出的数据信号传输至存储电容;第一晶体管在扫描线输出的第二电压信号的控制下处于关闭状态;第二晶体管在存储电容的输出电压信号控制下处于导通状态,通过控制线传输驱动信号至第三晶体管,第三晶体管根据驱动信号驱动发光器件;或者,第二晶体管在存储电容的输出电压信号控制下处于关闭状态;其中,驱动信号包括驱动电流和驱动电压。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控制线连接,在控制线传输的驱动信号的作用通过第二晶体管将驱动信号传输至发光器件,使得发光器件的亮度受驱动信号的控制,在像素电路中存储电容不够的情况下实现对发光器件的亮度的调节,提高了像素电路亮度均一性的控制,提高用户体验。另外,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为开关管,第三晶体管为驱动管。该实施方式中,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均为开关管,第二晶体管控制发光器件的数据线输出数据信号的过程中保证发光器件不发光,提高了对发光器件的亮度的控制。另外,第三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优选地,第三晶体管为P型薄膜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为源极,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为漏极。另外,发光器件为有机发光二极管。该实施方式中,有机发光二极管提高了发光器件的发光效果,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另外,第一晶体管在扫描线输出的第二电压信号的控制下处于关闭状态之前,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还包括:第三晶体管在控制线输出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处于关闭状态,发光器件处于熄灭状态。另外,驱动信号用于控制发光器件的发光亮度。另外,若数据线传输低电压的数据信号;第一晶体管将数据线输出的数据信号传输至存储电容之后,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还包括:控制存储电容放电,确定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为低电压信号后存储电容停止放电。另外,若数据线传输高电压的数据信号;第一晶体管将数据线输出的数据信号传输至存储电容之后,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还包括:控制存储电容充电,确定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为高电压信号后存储电容停止充电。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像素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中像素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中像素电路的电压时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中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专利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像素电路。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晶体管10、第二晶体管20、第三晶体管30、存储电容40和发光器件50。第一晶体管10的控制端与扫描线连接,第一晶体管10的第一端与数据线连接,第一晶体管10的第二端分别与存储电容40的第一端和第二晶体管20的控制端连接,存储电容40的第二端与电源电压连接;第三晶体管30的控制端与控制线连接,第三晶体管30的第一端与电源电压连接,第三晶体管30的第二端与第二晶体管20的第一端连接;发光器件50的阳极与第二晶体管20的第二端连接,发光器件50的阴极接地;其中,第三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需要说明的是,图示1的像素电路中,第一晶体管10、第二晶体管20和第三晶体管30可以为同一类型的晶体管,例如,第一晶体管10、第二晶体管20和第三晶体管30均为P型薄膜晶体管。或者,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第三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其中,本实施方式中以图示1中的三个晶体管均为P型薄膜晶体管为例,对电路进行示例性的说明,在其他的具体实施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存储电容和发光器件;/n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扫描线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与电源电压连接;/n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控制线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电压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n所述发光器件的阳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发光器件的阴极接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存储电容和发光器件;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扫描线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与电源电压连接;
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控制线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电压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发光器件的阳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发光器件的阴极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为开关管,所述第三晶体管为驱动管。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优选地,所述第三晶体管为P型薄膜晶体管;
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为源极,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为漏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为有机发光二极管。


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像素电路。


6.一种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晶体管在所述扫描线输出的第一电压信号的控制下处于导通状态;
所述第一晶体管将数据线输出的数据信号传输至存储电容;
所述第一晶体管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盖翠丽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