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提出了一种交叉路口减速带智能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通过设置多级减速带,结合交叉口信号周期进行周期性的调控,进而在不同周期改变减速度带自身的状态,能够有效地控制非机动车驾驶人的车速;通过信息提示装置与发光装置,使得非机动车驾驶员及时获取道路信息,主动调整车辆速度,从而使非机动车驾驶员主动去适应行车环境;通过设置检测装置,能够预防当减速带升起时,因无法判断是否有非机动车驾驶员而造成的伤害。
A kind of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of deceleration belt at intersec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叉路口减速带智能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
本公开涉及道路安全设施相关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交叉路口减速带智能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并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特别是非机动车数量逐年上升,非机动车的车速上限也高低不同;此外,非机动车驾驶员乱闯红灯、随意选择车道行驶、逆向行驶等违法行为屡见不鲜,由此给城市道路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现在有一部分城市非机动车道设置了信号提示灯,还有一部分城市通过派遣道路引导员来规范非机动车驾驶员的行为,前者虽做到全天候服务,但因没有对非机动车驾驶员产生阻碍作用,从而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后者虽然在规范非机动车驾驶员行为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投入的人力太多,因而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并且人力管理无法做到24小时规范非机动车驾驶员的作用。减速带作为一种特殊的道路安全设施,对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起重要作用。从非机动车驾驶人来说,车辆的行驶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机动车驾驶员的期望车速,而非机动车驾驶员的期望车速又是根据路况来决定的,如果交叉路口的信号为绿灯,或者是非机动车道上的非机动车数量较少,则非机动车驾驶员的期望车速比较高;反之,如果交叉口的信号为红灯,或者是非机动车道上的非机动车辆数量较多,则非机动车驾驶员的期望车速比较低。此外,期望车速还受到非机动车类型的限制。当非机动车辆以较高的车速通过道路减速带时,振动会从车轮经由车身传递给非机动车驾驶员以及乘客,产生强烈的生理刺激(包括振动刺激和视觉刺激)和心理刺激。生理刺激使非机动车驾驶员产生很强烈的不舒适感,心理刺激会加深非机动车驾驶员的不安全疑虑,进一步降低了非机动车驾驶员对道路环境的安全感。一般情况下,非机动车驾驶员认为不舒适度越大,车辆的行驶安全性也比较小,即安全感越小。由此可知,道路减速带的设置会大大降低非机动车驾驶员行车安全感和乘坐舒适性的期望值。专利技术人发现,当前设置道路减速带的车速控制的大都是对于减速带自身结构、减速效果和交通预测而设计,其中减速效果是根据车辆类型、车速等因素来调整减速带的状态,从而保证了非机动车驾驶员的安全,而且,大多数为了适应车辆而改变减速带自身,没有主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交叉路口减速带智能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通过设置多级减速带,结合交叉口信号周期进行周期性的调控,进而在不同周期改变减速度带自身的状态,能够有效地控制非机动车驾驶人的车速;通过信息提示装置与发光装置,使得非机动车驾驶员及时获取道路信息,主动调整车辆速度,从而使非机动车驾驶员主动去适应行车环境;通过设置检测装置,能够预防当减速带升起时,因无法判断是否有非机动车驾驶员而造成的伤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叉路口减速带智能调控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控制模块、升降装置、以及距离交叉路口的停止线距离由近及远设置的多级减速带;升降装置的升降动作执行单元分别连接每个减速带;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信号灯的周期性变化,按照减速带距离停止线的远近顺序,依次控制多级减速带中每一级减速带的周期性升降;升降装置:用于根据控制模块的控制每一级减速带的控制指令,执行升降动作带动减速带升降。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基于上述的一种交叉路口减速带智能调控系统的调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交通信号灯的变化周期以及交通信号灯的当前状态,以及获取停止减速带上方是否有车辆的通行信息;判断减速带上方是否有通行车辆,对于有通行车辆的停止减速带的减速带块,执行上一步;否则,普通减速带和无通行车辆的停止减速带的减速带块,执行下一步;根据交通信号灯的当前状态和获取的变化周期,获得交通信号灯的设定时间后的变化状态;根据设定时间后交通信号灯的变化状态,按照减速带距离停止线的远近顺序,依次控制多级减速带中每一级减速带的周期性升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的有益效果为:1、本公开的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设置减速带结合交叉口的信号周期进行控制,通过减速带位置的设置以及减速带自身高度的周期性改变,使非机动车驾驶人在不同周期受到不同的减速效果,使车速控制在合理安全范围内,或者是使非机动车在红灯周期下停车,最终达到防止非机动车乱闯红灯和规范非机动车停车的目的。2、本实施例同时设置减速带、发光装置和信息提示装置,设置减速带可以实现有效降速的同时,考虑非机动车驾驶人的心理因素,并利用信息提示装置和发光装置准确引导非机动车驾驶员规范行驶,给非机动车驾驶人及时提供非机动车道路况的有效信息,多方位提示驾驶人员,结合灯光与信息提示的作用,辅助非机动车驾驶员能够很好地控制车速。附图说明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定。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1的调控系统现场示意图;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1的多级减速带升起后的示意图;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1的减速带沿道路方向的俯视图;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1的沿道路横断面减速带示意图;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1的沿道路纵断面减速带示意图;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2的调控方法流程图;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2在绿灯周期时的调控方法流程图;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2在绿灯变换为红灯信号交替时的调控方法流程图;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2在红灯变换为绿灯信号交替时的调控方法流程图;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1系统中实施例子的车轮与减速带表面接触示意图其中:1、移动式减速带子模块,2、半固定式减速带子模块,3、检测装置,4、信息提示装置,5、三级减速带,6、二级减速带,7、一级减速带,8停止减速带,9、发光装置,10、道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公开作进一步说明。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公开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各个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如图1至4所示,一种交叉路口减速带智能调控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控制模块、升降装置、以及距离交叉路口的停止线距离由近及远设置的多级减速带;升降装置的升降动作执行单元分别连接每个减速带;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信号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叉路口减速带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依次连接的控制模块、升降装置、以及距离交叉路口的停止线距离由近及远设置的多级减速带;升降装置的升降动作执行单元分别连接每个减速带;/n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信号灯的周期性变化,按照减速带距离停止线的远近顺序,依次控制多级减速带中每一级减速带的周期性升降;/n升降装置:用于根据控制模块的控制每一级减速带的控制指令,执行升降动作带动减速带升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叉路口减速带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依次连接的控制模块、升降装置、以及距离交叉路口的停止线距离由近及远设置的多级减速带;升降装置的升降动作执行单元分别连接每个减速带;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信号灯的周期性变化,按照减速带距离停止线的远近顺序,依次控制多级减速带中每一级减速带的周期性升降;
升降装置:用于根据控制模块的控制每一级减速带的控制指令,执行升降动作带动减速带升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路口减速带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多级减速带包括设置在停止线处的停止减速带、以及距离停止线的距离由近及远设置的多级普通减速带;停止线处的停止减速带的上表面设置凸台结构,普通减速带的上表面设置为弧面;或者,当有分流的道路在分流之前设置普通减速带,所述普通减速带设置为固定的高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路口减速带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是:距离停止线最近的减速带上设置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检测该减速带上是否有通行车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叉路口减速带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是:距离停止线最近的减速带设置为多节组合的结构,每一节为一个减速带块,每个减速带块上分别设置检测模块,根据每个减速带块上的检测模块检测的数据,控制有通行车辆的减速带的延迟上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路口减速带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是:多级减速带的减速带结构为:包括移动式减速带子模块、半固定式减速带子模块,所述半固定式减速带子模块的上表面边缘处设置道钉和发光装置;移动式减速带子模块与升降装置连接,并设置在半固定式减速带子模块下方,升降装置带动移动式减速带子模块上下运动,移动式减速带子模块带动半固定式减速带子模块上下移动;
或者,升降装置为液压升降柱或者为电动升降柱。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路口减速带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是:多级减速带的减速带结构为:用于按照减速带距离停止线的远近顺序,依次控制多级减速带中每一级减速带的周期性升降,具体为:
当非机动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翰,张家亮,张晨香,崔娜,张康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交通学院,山东正衢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正衢交通工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