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3D光学装饰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7858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3D光学装装饰膜,包括装装饰膜本体,所述装饰膜本体的两侧均固定有外层保护边,所述外层保护边的顶端安装有防刮层,所述防刮层的底端连接有光栅层,所述外层保护边的底端安装有粘贴层保护罩纸该种新型3D光学装饰膜,设置有防刮层、粘贴层、缓冲层,在使用过程中,贴在产品上的3D光学装饰膜,有四层的一个外观保护,最外层的防挂层可以保护装饰膜在使用过程中避免剐蹭给图案带来的伤害,外侧保护边由侧面将内部的结构支撑保护起来,内部的固定边的L型结构,将3D图层做到了一个密封的状态,解决了后期在使用过程中,因外界环境影响造成的膜面刮花侧边翘边。

A new 3D optical decorative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3D光学装饰膜
本技术涉及光学装饰膜
,具体为一种新型3D光学装饰膜。
技术介绍
3D光学装饰膜是一种新型的玻璃装饰材料,含金属的光泽,平面图案里突出立体感,具备出众的质感和安全性能,并且便于安装,3D光学装饰膜可用于冰晶画、玻璃移门、玻璃橱柜门、隔断、窗花,产品花样多种,打破了以往主要以强化写真材料作为玻璃装饰的传统工艺。现有的3D光学装饰膜,大多为单层结构,在粘贴后容易被划伤或者失去对原效果的保真度,久用后周边因膜较薄引起翘边或者萎缩,不但影响外界美观和产品的耐久性,还会对原产品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且部分装饰膜由于胶与装装饰膜表面结构不稳定,在后期更换时多为一次性使用,在撕的过程中容易将膜残留在产品上,大多数3D光学装饰膜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无缓冲,在遇见意外时无法起到保护产品的作用,容易直接造成产品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3D光学装饰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装饰膜耐久性差,装饰膜易残留,不能较好保护产品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3D光学装饰膜,包括装饰膜本体,所述装饰膜本体的两侧均固定有外侧保护边,所述外侧保护边的顶端安装有防刮层,所述防刮层的底端连接有光栅层,所述外侧保护边的底端安装有粘贴层保护纸,所述装饰膜本体的顶端通过透明粘黏层连接有透明膜层,所述装饰膜本体底端贴合有3D图层,所述3D图层的底端固定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底端贴合有底基层,且所述底基层两侧通过固定边连接有装饰膜本体,所述底基层的底部贴合有粘贴层。优选地,所述装饰膜本体与3D图层为紧密贴合状态,且3D图层顶面设置有凸起图案。优选地,所述粘贴层与粘贴层保护纸拆卸设置,所述粘贴层采用聚烯烃塑性体树脂材质。优选地,所述光栅层、透明膜层、透明粘黏层为面积一致,在装饰膜本体顶端呈水平排列。优选地,所述装饰膜本体与固定边采用UV油墨材质,且固定边为L型结构。优选地,所述缓冲层为聚烯烃塑性体树脂膜层材质,且其内部分布有不规则细密孔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新型3D光学装饰膜,设置有防刮层、粘贴层、缓冲层,在使用过程中,贴在产品上的3D光学装饰膜,有四层的一个外观保护,最外层的防挂层可以保护装饰膜在使用过程中避免剐蹭给图案带来的伤害,外侧保护边由侧面将内部的结构支撑保护起来,内部的固定边的L型结构,将3D图层做到了一个密封的状态,解决了后期在使用过程中,因外界环境影响造成的膜面刮花侧边翘边,3D图层氧化变形等装饰膜耐久性不好的问题,且3D光学装饰膜为多层结构,内部的粘贴层与底基层贴合,在更换的过程中不会因为膜较薄损坏残留在产品上,如需再次粘贴,可以将粘贴层清除再更换再使用,解决了因粘贴部分残留在产品的问题,同时可以做到装饰膜的二次使用,缓冲层的材质内部分布细密孔隙,在装饰膜的下方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在受力时可以减少对产品造成的冲击,解决了3D光学装饰膜对产品的较差保护作用,可以二次保护产品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固定边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内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装饰膜本体;2、防刮层;3、光栅层;4、透明膜层;5、透明粘黏层;6、3D图层;7、底基层;8、缓冲层;9、粘贴层;10、固定边;11、外侧保护边;12、粘贴层保护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套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1.一种新型3D光学装饰膜,包括装饰膜本体1、防刮层2、光栅层3、透明膜层4、透明粘黏层5、3D图层6、底基层7、缓冲层8、粘贴层9、固定边10、外侧保护边11、粘贴层保护纸12,所述装饰膜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有外侧保护边11,所述外侧保护边11的顶端安装有防刮层2,所述防刮层2的底端连接有光栅层3,所述外侧保护边11的底端安装有粘贴层保护纸12,所述装饰膜本体1的顶端通过透明粘黏层5连接有透明膜层4,所述装饰膜本体1底端贴合有3D图层6,所述3D图层6的底端固定有缓冲层8,所述缓冲层8的底端贴合有底基层7,且所述底基层7两侧通过固定边10连接有装饰膜本体1,所述底基层7的底部贴合有粘贴层9,方便在贴膜前的粘贴使用和对后期需要更换容易揭开。请参阅图1-3,所述装饰膜本体1与3D图层6为紧密贴合状态,且3D图层6顶面设置有凸起图案,使图案更加美观,保护3D图层不受损坏,所述粘贴层9与粘贴层保护纸12拆卸设置,所述粘贴层9采用聚烯烃塑性体树脂材质,在使用前保护粘贴层不受杂质污染,方便后期装饰膜拆卸容易更换。请参阅图1-3,所述光栅层3、透明膜层4、透明粘黏层5为面积一致,在装饰膜本体1顶端呈水平排列,互相作用保护被贴的产品,增加3D的视觉效果,所述装饰膜本体1与固定边10采用UV油墨材质,且固定边10为L型结构,给图层一个密封的空间,防止图层氧化。请参阅图3,所述缓冲层8为聚烯烃塑性体树脂膜层材质,且其内部分布有不规则细密孔隙,孔隙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保护被贴产品不受损坏。工作原理:首先在使用前确认3D光学装饰膜的完整后,将粘贴层保护纸12从粘贴层9撕开,将粘贴层9贴在需要的产品上,在使用过程中,防刮层2保护外界对装饰膜本体的刮伤,透明膜层4通过透明粘黏层5清晰体现了3D图层6的景象,通过多层折射与光栅层3给3D图层6带来更生动的视觉效果,固定边10保护3D图层6不受氧化而褪色,外侧保护边11支撑膜边不在使用过程中受损,如果表面的防刮层2在受到撞击时,缓冲层8为产品带来一个缓冲作用,如需拆除,将装饰膜本体1揭开,将粘贴层清除方便二次使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3D光学装饰膜,包括装饰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膜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有外侧保护边(11),所述外侧保护边(11)的顶端安装有防刮层(2),所述防刮层(2)的底端连接有光栅层(3),所述外侧保护边(11)的底端安装有粘贴层保护纸(12),所述装饰膜本体(1)的顶端通过透明粘黏层(5)连接有透明膜层(4),所述装饰膜本体(1)底端贴合有3D图层(6),所述3D图层(6)的底端固定有缓冲层(8),所述缓冲层(8)的底端贴合有底基层(7),且所述底基层(7)两侧通过固定边(10)连接有装饰膜本体(1),所述底基层(7)的底部贴合有粘贴层(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3D光学装饰膜,包括装饰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膜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有外侧保护边(11),所述外侧保护边(11)的顶端安装有防刮层(2),所述防刮层(2)的底端连接有光栅层(3),所述外侧保护边(11)的底端安装有粘贴层保护纸(12),所述装饰膜本体(1)的顶端通过透明粘黏层(5)连接有透明膜层(4),所述装饰膜本体(1)底端贴合有3D图层(6),所述3D图层(6)的底端固定有缓冲层(8),所述缓冲层(8)的底端贴合有底基层(7),且所述底基层(7)两侧通过固定边(10)连接有装饰膜本体(1),所述底基层(7)的底部贴合有粘贴层(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3D光学装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膜本体(1)与3D图层(6)为紧密贴合状态,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欢欢黄俊生吴冬建张东海
申请(专利权)人:火星时代光电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