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采集固定装置和蓄电池充放电电压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78223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电池采集固定装置和蓄电池充放电电压采集装置。其中,蓄电池采集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可转动连接;至少三个夹片,至少一个夹片与第一夹持部连接,至少两个夹片与第二夹持部连接,且设置在第一夹持部或第二夹持部上的各夹片之间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蓄电池采集固定装置对蓄电池的正负极点进行采集时固定不稳、极易脱落的问题。

Battery collection fixture and battery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voltage coll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电池采集固定装置和蓄电池充放电电压采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行业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蓄电池采集固定装置和蓄电池充放电电压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根据《通信专用电源技术要求、工程验收及运行维护规程》要求,新安装的阀控蓄电池组,应进行全核对性试验,以后每隔2年进行一次核对性放电试验,运行年限超过4年的阀控蓄电池组,应每年进行一次核对性放电试验,运行8年以上的要列入储备项目进行更换(更换前每年一次核对性放电试验)。因此为保证蓄电池的正常运行,检查蓄电池性能正常,需定期对蓄电池组进行核对性充放电实验。在蓄电池组核对性充放电试验过程中,需要对每节蓄电池进行电压采集,目前使用的蓄电池正负极头采用外圆内六边形,材质为铜渡镍或渡银,目前蓄电池充放电时电压采集装置大多采用双刀鳄鱼夹的固定装置,铜制鳄鱼夹前端夹于蓄电池外圆内六边形的正负极头,鳄鱼夹尾端连接蓄电池充放电的电压采集线,此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对蓄电池的正负极点进行采集时固定不稳,极易脱落,造成蓄电池短路及人身触电等安全事故,且影响充放电试验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池采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夹持部(10);/n第二夹持部(20),所述第一夹持部(10)与所述第二夹持部(20)可转动连接;/n至少三个夹片(30),至少一个所述夹片(30)与所述第一夹持部(10)连接,至少两个所述夹片(30)与所述第二夹持部(20)连接,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部(10)或所述第二夹持部(20)上的各所述夹片(30)之间间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采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夹持部(10);
第二夹持部(20),所述第一夹持部(10)与所述第二夹持部(20)可转动连接;
至少三个夹片(30),至少一个所述夹片(30)与所述第一夹持部(10)连接,至少两个所述夹片(30)与所述第二夹持部(20)连接,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部(10)或所述第二夹持部(20)上的各所述夹片(30)之间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采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10)和所述第二夹持部(20)具有用于夹持的夹持端,所述夹片(30)与所述夹持端连接,并沿所述第一夹持部(10)或所述第二夹持部(20)的长度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采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夹片(30)之间沿所述蓄电池采集固定装置的轴对称轴线周向均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采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夹片(30)包括:
第一夹片(31),所述第一夹片(31)与所述第一夹持部(10)连接;
第二夹片(32);
第三夹片(33),所述第二夹片(32)和所述第三夹片(33)均与所述第二夹持部(20)连接,所述第一夹片(31)、所述第二夹片(32)和所述第三夹片(33)之间沿所述蓄电池采集固定装置的轴对称轴线周向120度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银艳韩晓伟金娜石晓婷周磊熊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