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节探针距离的连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5010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池组装领域,特涉及一种自动调节探针距离的连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每个探针架上设置滑槽,每个滑槽内设置两个滑动连接扣,相邻滑槽的滑动连接扣通过连接杆交叉连接,两根连接杆的中间通过活动连接连接在一起,形成“X”结构;每个探针架设置4个探针,探针包括探头、导电柱、探针套、弹簧、卡环,导电柱通过弹簧活动连接在探针套内,探针套上部设置卡环,导电柱上下两端伸出探针套,导电柱下部设置探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能够根据不同型号的电池调节探针距离,能够预测短路焊接情况,且便于调整探针的距离,适用于不同型号电池的测试。

A connecting rod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probe d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调节探针距离的连杆装置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池组装领域,特涉及一种自动调节探针距离的连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新能源电池组装领域,电池模组测试大部分采用手工接线测试,有极少自动测试系统。采用手工接线有很多缺点:绝缘耐压测试不准确,测试人员需要频繁接线,操作太多,降低了效率,不能及时发现虚焊,多数只能在发生火花或燃烧后才能发现。且现有的测试方式中,每个电池极柱上只有一个测试点,如汇流排与电池极柱发生虚焊或接触不良等情况,只能通过外部温度测量或看见有起火现象才能发现,会造成较大的损失。而采用自动测试,一次可以测试多个单体电池,但是由于电池型号较多,电池间的宽度不一致,如一次同时测量20个单体电池,探针距离的调节固定也会耗费较多的时间,如20个单体电池,每个单体电池2个电极,则至少需要安装40个电极,工作量极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电池组间距的测试装置及使用方法。本技术可通过连杆机构自动调节探针距离,且每个电池极柱具有两个测试探针。使本技术的装置能够根据不同型号的电池调节探针距离,其能够实现事先预测短路焊接情况,确保测试的安全性和调节的智能化。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调节探针距离的连杆装置,包括电机、丝杆、推动板、连接杆、滑动连接扣,电机通过丝杆与推动板连接,推动板与第一个探针架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每个探针架上设置滑槽,每个滑槽内设置两个滑动连接扣,相邻滑槽的滑动连接扣通过连接杆交叉连接,两根连接杆的中间通过活动连接连接在一起,形成“X”结构;每个探针架设置4个探针,探针包括探头、导电柱、探针套、弹簧、卡环,导电柱通过弹簧活动连接在探针套内,探针套上部设置卡环,导电柱上下两端伸出探针套,导电柱下部设置探头。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探针距离的连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探针架为绝缘材料。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探针距离的连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探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导电柱连接。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探针距离的连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电柱上部设置接线头,导线焊接在接线头上。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探针距离的连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电柱为铜镀金材料制造,探针套为铜镀镍材料制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是可自动调节探针架的距离,从而自动调节探针之间的距离,适合于不同电池模组的测试。二是对于汇流排与电池极柱发生虚焊或接触不良等情况,可事先预测,无需温度升高或发生火花后才发现,可提前避免部分测试过程中燃烧现象的发生,从而降低测试成本。三是便于自动化设置,探针外接自动开关,通过程序控制即可实现自动检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探针结构示意图。图3为探针立体示意图。图4为单体电池与汇流排结构关系示意图。图5为X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电机1、丝杆2、推动板3、连接杆4、滑动连接扣5、探针架6、滑槽7、单体电池8、汇流排9、电池极柱10、探针11、探头111、导电柱112、探针套113、弹簧114、卡环115、接线头11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调节探针距离的连杆装置包括电机1、丝杆2、推动板3、连接杆4、滑动连接扣5,电机1通过丝杆2与推动板3连接,推动板3与第一个探针架6固定连接,每个探针架6上设置滑槽7。本技术最外侧的探针架6固定,位于最外侧的探针架6和推动板3之间的探针架6可通过推动板3推动,从而调节探针11的距离。每个滑槽7内设置两个滑动连接扣5,相邻滑槽7的滑动连接扣5通过连接杆4交叉连接,形成“X”结构。“X”结构如图5所示,在两根连接杆4的中间通过活动连接连接在一起,活动连接可以为销轴连接,连接杆4两端分别通过滑动连接扣5与相邻的连接杆4连接并固定在滑槽7内,处于外侧的连接杆4的连接端只通过滑动连接扣5固定在滑槽7内,即其不与其他连接杆4连接,如图1和图5所示,由于本技术的连接杆4都通过中部连接,且连接杆4长度相同,所以在推动时,所以连接杆4移动距离相同,从而确保了在探针架6移动相距相同。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中,每个探针架6设置4个探针11,一个单体电池8包括正电极、负电极,所以采用本技术的装置一个电极可以采用两个探针11进行测量。这样本技术的装置使用时,单体电池8的一个电极可以采用两根探测测量,从而可以预判电阻或测试电池极柱10与汇流排9之间的电压,进而可以快速判断是否存在虚焊的情况。本技术中,探针架6为绝缘材料制造。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探针11包括探头111、导电柱112、探针套113、弹簧114、卡环115,导电柱112通过弹簧114活动连接在探针套113内,探针套113上部设置卡环115,卡环115防止导电柱112从探针套113内滑出,导电柱112上下两端伸出探针套113,导电柱112下部设置探头111,探头111最好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导电柱112连接,因为在使用中探头111容易损坏,这样当探头111损坏后,直接更换探头111即可。导电柱112上部可直接与导线连接,或导电柱112上部设置接线头116,将导线焊接在接线头116上实现电连接,这样使本技术的导电柱112直接传输电流,增加了探针11的可靠性,确保探针11可通过较大的电流。本技术的导电柱112可为铜镀金材料制造,其整体可为圆柱体结构;探针套113可为铜镀镍材料制造。如图4所示,本技术测量电池模组时,相邻单体电池8的电池极柱10采用汇流排9连接,单体电池8的一个电极采用两根探针11测量,一根探针11紧压在电池极柱10上,另一根探针11紧压在汇流排9上;即可通过测量快速发现汇流排9的连接是否存在虚焊等情况,避免测试过程发生打火现象,从而避免了部分测试过程中电池起火现象的发生。当更换不同型号的电池模组时,通过电机1推动推动板3,调节探针架6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探针11距离的调整,满足不同型号的电池模组的需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调节探针距离的连杆装置,包括电机、丝杆、推动板、连接杆、滑动连接扣,电机通过丝杆与推动板连接,推动板与第一个探针架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每个探针架上设置滑槽,每个滑槽内设置两个滑动连接扣,相邻滑槽的滑动连接扣通过连接杆交叉连接,两根连接杆的中间连接,形成“X”结构;每个探针架设置4个探针,探针包括探头、导电柱、探针套、弹簧、卡环,导电柱通过弹簧活动连接在探针套内,探针套上部设置卡环,导电柱上下两端伸出探针套,导电柱下部设置探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调节探针距离的连杆装置,包括电机、丝杆、推动板、连接杆、滑动连接扣,电机通过丝杆与推动板连接,推动板与第一个探针架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每个探针架上设置滑槽,每个滑槽内设置两个滑动连接扣,相邻滑槽的滑动连接扣通过连接杆交叉连接,两根连接杆的中间连接,形成“X”结构;每个探针架设置4个探针,探针包括探头、导电柱、探针套、弹簧、卡环,导电柱通过弹簧活动连接在探针套内,探针套上部设置卡环,导电柱上下两端伸出探针套,导电柱下部设置探头。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帮富孙文赵阳付昌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德普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