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处理回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77049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处理回灌装置,包括填埋层、渗液层、收集池和渗滤液处理装置;填埋层内铺设有回灌管道网,回灌管道网的管道上设置连通至填埋层的通孔;渗液层靠近填埋层的一端设置有供渗滤液通过的过滤孔;渗液层远离填埋层的一端通过收集管连通收集池,收集池通过第一泵体将渗滤液输送至渗滤液处理装置;渗滤液处理装置通过第二泵体将处理完的渗滤液输送至回灌管道网。垃圾填埋产生的渗滤液收集至收集池中,避免了渗滤液的乱排放和渗透入土壤内,避免了环境的污染;渗滤液经过处理后回灌到垃圾填埋层,与填埋的垃圾发生反应,加快垃圾填埋的稳定化速度。

A kind of landfill leachate collection, treatment and reinj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处理回灌装置
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处理回灌装置。
技术介绍
垃圾是不被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常见的做法是收集后送往堆填区进行填埋处理,但在垃圾填埋的过程中,会产生垃圾渗滤液。垃圾渗滤液直接渗入土壤中,会对生态造成严重的破坏。而且,垃圾渗滤液的在垃圾填埋堆积的过程中,难以接触氧气,因为发生厌氧反应,会影响填埋垃圾的稳定化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渗滤液得不到处理导致环境污染和影响填埋垃圾稳定化速度的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处理回灌装置,将渗滤液处理之后,回灌到垃圾填埋处,既能与垃圾进行处理,也能加快填埋垃圾的稳定化速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处理回灌装置,包括用于填埋垃圾的填埋层、设置于所述填埋层近地一端的渗液层、与所述渗液层连通的收集池、用于处理所述收集池内渗滤液的渗滤液处理装置;所述填埋层内铺设有回灌管道网,所述回灌管道网的管道上设置连通至到填埋层的通孔;所述渗液层靠近所述填埋层的一端设置有供渗滤液通过的过滤孔;所述渗液层远离所述填埋层的一端通过收集管连通所述收集池,所述收集池通过第一泵体将渗滤液输送至所述渗滤液处理装置;所述渗滤液处理装置通过第二泵体将处理完的渗滤液输送至所述回灌管道网。填埋层内的垃圾产生的渗滤液经过过滤孔后流入渗液层,然后从渗液层通过收集管流入收集池,避免了渗滤液堆积的垃圾填埋处和直接渗入土壤。第一泵体将收集池内的渗滤液抽至渗滤液处理装置,第二泵体将处理好的渗滤液抽送至回灌管道网,然后通过通孔流回垃圾填埋层。优选的,所述收集管靠近所述收集池的一端设置有滤网,所述收集管内放置有碎石粒。渗滤液先经过碎石粒的过滤后,再通过滤网流入收集池,避免较大的垃圾进入收集池。另一优选的,所述填埋层与所述渗液层之间设置有土工布层。渗滤液会渗透土工布层后在流入渗液层,避免垃圾堵塞过滤孔。优选的,所述渗液层靠近所述收集池的一端设置为向所述收集池倾斜的斜面,所述收集管设置与所述斜面上。斜面能加开渗滤液在渗液层内的流动,更快的通过收集管流入收集池。优选的,所述斜面从所述渗液层的四周向中心位置倾斜。渗滤液能够从渗液层的四周流向中心的位置,渗滤液的流动速度更快。优选的,所述渗滤液处理装置包括厌氧池和与所述厌氧池连通的好氧池,所述厌氧池设置有搅拌装置和透气孔;所述好氧池设置有供气装置和将所述好氧池分为反应腔和出液腔的过滤板。渗滤液从收集池进入渗滤液处理装置后,先经过厌氧池的厌氧反应,再经过好氧反应,实现对渗滤液进行处理。搅拌装置能够对厌氧池内的渗滤液进行搅拌,加快反应的进程,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通过透气孔排出,避免内部压力过大。供气装置为好氧池提供氧气,渗滤液经过过滤板后,流出可用于回灌的清液。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推流器和驱动所述推流器转动的电机;所述供气装置包括连通所述反应腔的曝气管和为曝气管供气的曝气风机。优选的,所述反应腔和所述出液腔通过装有单向阀的管道连接,过滤板设置于管道的出液口处。在好氧反应结束后,再打开单向阀,渗滤液经过过滤板后流入出液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垃圾填埋产生的渗滤液收集至收集池中,避免了渗滤液的乱排放和渗透入土壤内,避免了环境的污染;同时,渗滤液不会积在无氧的垃圾填埋层中,导致垃圾填埋的稳定化速度降低;渗滤液经过处理后回灌到垃圾填埋层,与填埋的垃圾发生反应,加快垃圾填埋的稳定化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渗滤液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1、填埋层;101、回灌管道网;2、渗液层;201、过滤孔;202、收集管;203、滤网;204、碎石粒;3、收集池;301、泵体;4、渗滤液处理装置;401、第二泵体;5、混凝土层;6、土工布层;7、出水口;8、厌氧池;701、透气孔;702、推流器;703、电机;8、好氧池;801、反应腔;802、出液腔;803、过滤板;804、曝气管;805.曝气风机;806、单向阀。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处理回灌装置,包括用于填埋垃圾的填埋层1、设置于填埋层1近地一端的渗液层2、与渗液层2连通的收集池3、用于处理收集池3内渗滤液的渗滤液处理装置4;填埋层1内铺设有回灌管道网101,回灌管道网101的管道上设置有连通至填埋层1的通孔;渗液层2靠近填埋层1的一端设置有供渗滤液通过的过滤孔201;渗液层2远离填埋层1的一端通过收集管202连通收集池3,收集池3通过第一泵体301将渗滤液输送至渗滤液处理装置4;渗滤液处理装置4通过第二泵体401将处理完的渗滤液输送至回灌管道网101。本装置通过混凝土层5与周围的土壤隔开。进一步的,收集管202靠近收集池3的一端设置有滤网203,收集管202内放置有碎石粒204。渗滤液先经过碎石粒204的过滤后,再通过滤网203流入收集池3,避免较大的垃圾进入收集池。进一步的,填埋层1与渗液层2之间设置有土工布层6。渗滤液会渗透土工布层6后在流入渗液层2,避免垃圾堵塞过滤孔。进一步的,渗液层2靠近收集池3的一端设置为向收集池3倾斜的斜面,收集管202设置与斜面上。斜面能加开渗滤液在渗液层内的流动,更快的通过收集管流入收集池。更进一步的,斜面从渗液层2的四周向中心位置倾斜。渗滤液能够从渗液层的四周流向中心的位置,渗滤液的流动速度更快。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或工作流程:填埋层1内的垃圾产生的渗滤液经过过滤孔201后流入渗液层,然后从渗液层通过收集管202流入收集池3,避免了渗滤液堆积的垃圾填埋处和直接渗入土壤。第一泵体301将收集池3内的渗滤液抽至渗滤液处理装置4,第二泵体401将处理好的渗滤液抽送至回灌管道网101,然后通过通孔流回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处理回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填埋垃圾的填埋层、设置于所述填埋层近地一端的渗液层、与所述渗液层连通的收集池、用于处理所述收集池内渗滤液的渗滤液处理装置;所述填埋层内铺设有回灌管道网,所述回灌管道网的管道上设置有连通至所述填埋层的通孔;所述渗液层靠近所述填埋层的一端设置有供渗滤液通过的过滤孔;所述渗液层远离所述填埋层的一端通过若干收集管连通所述收集池,所述收集池通过第一泵体将渗滤液输送至所述渗滤液处理装置;所述渗滤液处理装置通过第二泵体将处理完的渗滤液输送至所述回灌管道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处理回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填埋垃圾的填埋层、设置于所述填埋层近地一端的渗液层、与所述渗液层连通的收集池、用于处理所述收集池内渗滤液的渗滤液处理装置;所述填埋层内铺设有回灌管道网,所述回灌管道网的管道上设置有连通至所述填埋层的通孔;所述渗液层靠近所述填埋层的一端设置有供渗滤液通过的过滤孔;所述渗液层远离所述填埋层的一端通过若干收集管连通所述收集池,所述收集池通过第一泵体将渗滤液输送至所述渗滤液处理装置;所述渗滤液处理装置通过第二泵体将处理完的渗滤液输送至所述回灌管道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处理回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管靠近所述收集池的一端设置有滤网,所述收集管内放置有碎石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处理回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埋层与所述渗液层之间设置有土工布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兴兴宋乃巧刘兆鑫陈胜文张冈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利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新中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