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769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31
本公开关于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用以解决现有识别肤色像素点准确度不高的问题。在进行图像处理的过程中,由于通过椭圆模型获取了第一图像对应的掩码图像,并根据第一图像中的亮度分量、第一图像对应的RGB格式的第二图像中的红色分量及设置阈值,确定了进行像素值调整的每个目标像素点,也就是确定了可能会被误检的像素点,从而调整掩码图像中每个目标像素点的像素值,并根据像素值调整后的掩码图像,确定肤色像素点,进而保证确定的肤色像素点准确度更高。

A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equipment and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视觉
,尤其涉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肤色检测在人脸检测、图像分割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其可以快速且直观的分割出当前图像中肤色像素点,有利于后续根据分割出的结果识别出人物的手势、表情等。因此,如何检测肤色像素点也成为近几年来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通过对大量的包含有肤色像素点的图像的统计发现,肤色像素点在色度(CrCb)空间中的分布大致近似为一个椭圆,这就是椭圆模型的原理,因此可以基于椭圆模型的方法进行检测。基于椭圆模型进行肤色检测时,首先建立肤色分布的椭圆模型,然后输入待处理的一幅亮度色度(YCrCb)格式的图像,判断该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CrCb分量是否位于该椭圆模型内(包括边界),如果位于,该像素点为肤色像素点,否则,该像素点为非肤色像素点。虽然上述方法可以实现肤色像素点的检测,但在实际使用中采用上述方法检测,很容易将图像中黄色头发所对应的像素点误检为肤色像素点,或者将在彩光下采集的图像中发紫的皮肤所对应的像素点误检为非肤色像素点,从而使肤色区域内部出现黑色的孔洞,导致肤色检测的准确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用以解决现有肤色检测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椭圆模型,获取第一图像对应的掩码图像,其中,所述第一图像为亮度色度YCrCb格式的图像;获取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红绿蓝RGB格式的第二图像;根据每个像素点在所述第一图像中的亮度分量、在所述第二图像中的红色分量及预设阈值,确定进行像素值调整的每个目标像素点;调整所述掩码图像中所述每个目标像素点的像素值,并根据像素值调整后的掩码图像,确定肤色像素点。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每个像素点在所述第一图像中的亮度分量、在所述第二图像中的红色分量以及预设阈值,确定进行像素值调整的每个目标像素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均值滤波;根据每个像素点均值滤波后的每个分量的值,对所述第一图像中对应像素点的每个分量的值更新。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每个像素点在所述第一图像中的亮度分量、在所述第二图像中的红色分量以及预设阈值,确定进行像素值调整的每个目标像素点包括:针对每个像素点,确定该像素点的亮度分量与红色分量中的最小值;针对每个像素点对应的最小值,根据该像素点对应的最小值与预设的第一调整参数的差值,确定所述差值与预设的第二调整参数的乘积;根据每个像素点对应的乘积及所述预设阈值,确定进行像素值调整的每个目标像素点。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每个像素点对应的乘积及预设阈值,确定进行像素值调整的每个目标像素点包括:将所述乘积不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的每个像素点,作为输出结果为第一预设值的第一目标像素点;将所述乘积不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的每个像素点,作为输出结果为第二预设值的第二目标像素点,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第一阈值。进一步地,所述调整所述掩码图像中所述每个目标像素点的像素值包括:针对每个第一目标像素点,将所述掩码图像中该第一目标像素点的像素值调整为非肤色像素点对应的像素值;针对每个第二目标像素点,将所述掩码图像中该第二目标像素点的像素值调整为肤色像素点对应的像素值。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整参数为49到53范围内的任一值。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整参数为3.5到5范围内的任一值。进一步地,所述确定肤色像素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确定的每个肤色像素点,对所述每个肤色像素点进行相应的处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被配置为执行通过椭圆模型,获取第一图像对应的掩码图像,其中,所述第一图像为亮度色度YCrCb格式的图像;第二获取单元,被配置为执行获取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红绿蓝RGB格式的第二图像;处理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每个像素点在所述第一图像中的亮度分量、在所述第二图像中的红色分量及预设阈值,确定进行像素值调整的每个目标像素点;调整所述掩码图像中所述每个目标像素点的像素值,并根据像素值调整后的掩码图像,确定肤色像素点。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还被配置为执行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均值滤波;根据每个像素点均值滤波后的每个分量的值,对所述第一图像中对应像素点的每个分量的值更新。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单元,被配置为执行针对每个像素点,确定该像素点的亮度分量与红色分量中的最小值;针对每个像素点对应的最小值,根据该像素点对应的最小值与预设的第一调整参数的差值,确定所述差值与预设的第二调整参数的乘积;根据每个像素点对应的乘积及所述预设阈值,确定进行像素值调整的每个目标像素点。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单元,被配置为执行将所述乘积不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的每个像素点,作为输出结果为第一预设值的第一目标像素点;将所述乘积不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的每个像素点,作为输出结果为第二预设值的第二目标像素点,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第一阈值。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单元,被配置为执行针对每个第一目标像素点,将所述掩码图像中该第一目标像素点的像素值调整为非肤色像素点对应的像素值;针对每个第二目标像素点,将所述掩码图像中该第二目标像素点的像素值调整为肤色像素点对应的像素值。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上述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所述图像处理方法。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由电子设备执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执行上述所述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在进行图像处理的过程中,由于通过椭圆模型获取了第一图像对应的掩码图像,并根据第一图像中的亮度分量、第一图像对应的RGB格式的第二图像中的红色分量及设置阈值,确定了进行像素值调整的每个目标像素点,也就是确定了可能会被误检的像素点,从而调整掩码图像中每个目标像素点的像素值,并根据像素值调整后的掩码图像,确定肤色像素点,进而保证确定的肤色像素点准确度更高。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图像处理过程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具体的图像处理过程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具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通过椭圆模型,获取第一图像对应的掩码图像,其中,所述第一图像为亮度色度YCrCb格式的图像;/n获取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红绿蓝RGB格式的第二图像;/n根据每个像素点在所述第一图像中的亮度分量、在所述第二图像中的红色分量及预设阈值,确定进行像素值调整的每个目标像素点;/n调整所述掩码图像中所述每个目标像素点的像素值,并根据像素值调整后的掩码图像,确定肤色像素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椭圆模型,获取第一图像对应的掩码图像,其中,所述第一图像为亮度色度YCrCb格式的图像;
获取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红绿蓝RGB格式的第二图像;
根据每个像素点在所述第一图像中的亮度分量、在所述第二图像中的红色分量及预设阈值,确定进行像素值调整的每个目标像素点;
调整所述掩码图像中所述每个目标像素点的像素值,并根据像素值调整后的掩码图像,确定肤色像素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像素点在所述第一图像中的亮度分量、在所述第二图像中的红色分量以及预设阈值,确定进行像素值调整的每个目标像素点包括:
针对每个像素点,确定该像素点的亮度分量与红色分量中的最小值;
针对每个像素点对应的最小值,根据该像素点对应的最小值与预设的第一调整参数的差值,确定所述差值与预设的第二调整参数的乘积;
根据每个像素点对应的乘积及所述预设阈值,确定进行像素值调整的每个目标像素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像素点对应的乘积及预设阈值,确定进行像素值调整的每个目标像素点包括:
将所述乘积不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的每个像素点,作为输出结果为第一预设值的第一目标像素点;
将所述乘积不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的每个像素点,作为输出结果为第二预设值的第二目标像素点,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第一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掩码图像中所述每个目标像素点的像素值包括:
针对每个第一目标像素点,将所述掩码图像中该第一目标像素点的像素值调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莹刘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