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位发酵床高氨臭气去除系统及高氨臭气的去除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7685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异位发酵床高氨臭气去除系统,包括与发酵棚相邻的喷淋间,喷淋间内设置有隔板,隔板下方设置有折流除雾器或塑料水帘,隔板与折流除雾器或塑料水帘将喷淋间分割为第一喷淋间和第二喷淋间,第一喷淋间与发酵棚间通过风机连通,第一喷淋间内设置有第一喷淋管网,第一喷淋管网的管内通入载有微生物和有机弱酸的循环水进行喷淋,第二喷淋间内设置有第二喷淋管网,第二喷淋管网的管内通入载有微生物和有机弱酸的循环水进行喷淋,第二喷淋间设有排气口。采用上述方案,改变了除臭喷淋间的结构、节省占地面积,创新出除臭菌剂与有机弱酸共用的除臭机制,利用酸碱中和在汽水交换的短时间内充分捕获氨气溶于水中,保证氨气高效去除率。

A high ammonia odor removal system and method of high ammonia odor removal in heterotopic fermentation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位发酵床高氨臭气去除系统及高氨臭气的去除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粪便发酵除臭
,具体涉及一种异位发酵床高氨臭气去除系统,还涉及一种异位发酵床高氨臭气的去除方法。
技术介绍
异位发酵床作为一种粪便发酵技术,尤其在土地资源有限、养殖场畜禽粪污无法处理与利用的情况下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分解粪污产生高温热量用于蒸发水分,畜禽粪污部分被降解、部分转换为稳定的肥料或腐殖质。粪污发酵过程中的必然副产物是臭气,臭气的去除一直是粪便处理面临的瓶颈问题,也是必须要解决的热点问题。异位发酵床相比堆肥处理粪污而言,没有恶臭味,其臭气中以氨气为主,即高氨臭气,考虑氨气易溶于水的特性,所以喷淋除高氨臭气作为首选工艺。常用除臭方式有生物滤池、喷淋塔等,具有投资高,运行成本高而且后期还难于维修,难于被养殖场所持续使用;此外,现有的除臭方面还存在场地设计不合理,除臭室密封效果差,容易造成臭气外泄,占用面积大,除臭效率低,除臭不充分等问题,为此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异位发酵床高氨臭气去除系统,该系统既可收集臭气并及时抽走水汽,风机后端建2级喷淋间,喷淋间内可选用微生物菌剂和弱酸共用或直接用酸吸收氨,达到高效去除高氨臭气的方法,同时大大减少占地面积。具有建设投资低、运行成本低、高效除臭,特别适合于畜禽养殖场异位发酵床的除臭,尤其适合大型异位发酵床的臭气去除。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异位发酵床高氨臭气的去除方法,该方法可以确保发酵床散失出的水汽及时散走,同时还可以收集臭气及高效去除高氨臭气,并大大降低运行成本,能保证处理后臭气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要求。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专利技术设计出一种异位发酵床高氨臭气去除系统,包括:与发酵棚相邻而设的喷淋间,所述喷淋间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顶部与喷淋间屋顶密封连接且两端与喷淋间内侧壁密封连接的隔板,所述隔板下方设置有折流除雾器或塑料水帘,所述隔板与折流除雾器或塑料水帘将喷淋间分割为第一喷淋间和第二喷淋间,所述第一喷淋间与发酵棚间通过风机连通,所述第一喷淋间内设置有第一喷淋管网,所述第一喷淋管网与折流除雾器或塑料水帘相对设置,即第一喷淋管网位于折流除雾器或塑料水帘前面,或者其高度高于折流除雾器或塑料水帘高度并低于风机高度,所述第一喷淋管网的管内通入载有微生物和有机弱酸的循环水进行喷淋,所述第二喷淋间内设置有第二喷淋管网,且第二喷淋管网高度比折流除雾器或塑料水帘高30-70cm,所述第二喷淋管网的管内通入载有微生物和有机弱酸的循环水进行喷淋,所述第二喷淋间设有排气口,用于将处理后气体排出,排气口高度至少比第二喷淋管网高0.5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所述风机为三防畜牧负压风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风机设在发酵棚与第一喷淋间相邻的墙体中上部,且之间等距设置,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结合实际需要不等距设置。风机高度比第一喷淋管网高。所述折流除雾器或塑料水帘与喷淋间的地面保持间隙,该间隙为5-15cm,优选10cm。喷淋间为长方体形,进一步地,所述喷淋间长边长度与发酵棚宽边相同,或者短于发酵棚宽边,喷淋间的高度可与发酵棚同高或者低于发酵棚的高度,所述喷淋间的宽边至少为4米,这样设置不会影响风机风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喷淋管网主要由纵向布设的多条喷淋管和两条第一主供水管组成,两条第一主供水管中的一条均与多条第一喷淋管一端连接并连通,另一第一主供水管均与多条第一喷淋管另一端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一喷淋管上设有喷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喷淋管的总喷淋水量为50m3/h;第一喷淋管上喷头间的距离约30cm,根据每个喷头的辐射半径确定,使得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上的所有喷头辐射半径必须重叠,共有40条6分第一喷淋管,每条第一喷淋管自上向下共4个喷头,共计160个喷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喷淋管上的喷头为2分的不锈钢螺旋喷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二喷淋管网主要由沿横向布设的多条第二喷淋管和两条第二主供水管组成,两条第二主供水管中的一条均与多条第二喷淋管一端连接并连通,另一第二主供水管均与多条第二喷淋管另一端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二喷淋管上设有喷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喷淋管的总喷淋水量为100m3/h;第二喷淋管上喷头间的距离约30cm,根据每个喷头的辐射半径确定,使得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上的所有喷头辐射半径必须重叠,共有40条6分第二喷淋管,每条第二喷淋管自左到右共6个喷头,共计240个喷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喷淋管上的喷头为2分的不锈钢螺旋喷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异位发酵床高氨臭气去除系统还包括循环水池,所述循环水池与所述第一喷淋管网和第二喷淋管网分别通过管道及循环水池内的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连接,所述第一喷淋管网和第二喷淋管网上的喷头喷淋出的水回流到循环水池,构成循环水路。具体地,所述循环水池内设置有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第一泵体输出端连接的管路与两条第一主供水管连接,第二泵体输出端连接的管路与两条第二主供水管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异位发酵床高氨臭气去除系统还包括储物间,所述储物间与第一喷淋间和第二喷淋间相邻,所述储物间一侧设置有进出储物间的密封门,所述储物间与第一喷淋间和第二喷淋间相邻的墙体上也分别设置有密封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喷淋间的地面为防水的水泥层或混凝土硬底层,喷淋间的屋顶为防晒隔热层,第一喷淋间与风机正对面的为隔板,其中隔板上部为不透气的冠洲超耐腐蚀板,隔板下部为可透气的折流除雾器或塑料水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喷淋间的地面整体倾斜设置,喷淋间的地面靠近发酵间的一侧高于远离发酵间的一侧,且靠近储物间的一侧高于远离储物间的一侧,即喷淋间的地面坡度设为靠近风机、储物间一侧最高,与循环水池连通处最低,形成大于1%的坡度,坡度低处设有回流沟,回流沟的坡度为1%-5%。所述回流沟最低处连接有回流连接管,回流连接管与循环水池连通。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循环水及时内回流到循环水池。进一步地,所述回流沟设有过滤网,对进入循环水池的水进行过滤。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微生物和有机弱酸共用除臭机制,所述微生物为污水处理系统中常用的除氨氮的微生物菌剂。进一步地,所述有机弱酸为柠檬酸、乳酸、合成有机弱酸中的一种或者几种,但是不仅限于这几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排气口设置在第二喷淋间的顶部或者沿长边的侧壁上部,排气口为长7m,宽0.5m。进一步地,排气口内侧增设有2层遮阳网,用于阻挡喷出的水雾。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用大风量的负压风机收集发酵棚内的高氨臭气,保证收集所有臭气又不会造成臭气外泄,而且不影响粪便发酵的水汽蒸发需求;(2)改变了除臭喷淋间的结构、节省占地面积,合理引流臭气进入第一喷淋间上方,靠风压臭气由上向下先初步汽水交换后穿过折流除雾器后进入第二喷淋间,臭气再自下向上,再次汽水交换后由上方排出;(3)第一喷淋间主要是作为压力室和初步的汽水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位发酵床高氨臭气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发酵棚相邻而设的喷淋间,所述喷淋间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顶部与喷淋间屋顶密封连接且两端与喷淋间内侧壁密封连接的隔板,所述隔板下方设置有折流除雾器或塑料水帘,所述隔板与折流除雾器或塑料水帘将喷淋间分割为第一喷淋间和第二喷淋间,所述第一喷淋间与发酵棚间通过风机连通,所述第一喷淋间内设置有第一喷淋管网,所述第一喷淋管网与折流除雾器或塑料水帘相对设置,或者其高度高于折流除雾器或塑料水帘高度并低于风机高度,所述第一喷淋管网的管内通入载有微生物和有机弱酸的循环水进行喷淋,所述第二喷淋间内设置有第二喷淋管网,且第二喷淋管网高度比折流除雾器或塑料水帘高30-70cm,所述第二喷淋管网的管内通入载有微生物和有机弱酸的循环水进行喷淋,所述第二喷淋间设有排气口,用于将处理后气体排出,排气口高度至少比第二喷淋管网高0.5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位发酵床高氨臭气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发酵棚相邻而设的喷淋间,所述喷淋间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顶部与喷淋间屋顶密封连接且两端与喷淋间内侧壁密封连接的隔板,所述隔板下方设置有折流除雾器或塑料水帘,所述隔板与折流除雾器或塑料水帘将喷淋间分割为第一喷淋间和第二喷淋间,所述第一喷淋间与发酵棚间通过风机连通,所述第一喷淋间内设置有第一喷淋管网,所述第一喷淋管网与折流除雾器或塑料水帘相对设置,或者其高度高于折流除雾器或塑料水帘高度并低于风机高度,所述第一喷淋管网的管内通入载有微生物和有机弱酸的循环水进行喷淋,所述第二喷淋间内设置有第二喷淋管网,且第二喷淋管网高度比折流除雾器或塑料水帘高30-70cm,所述第二喷淋管网的管内通入载有微生物和有机弱酸的循环水进行喷淋,所述第二喷淋间设有排气口,用于将处理后气体排出,排气口高度至少比第二喷淋管网高0.5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位发酵床高氨臭气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淋管网主要由纵向布设的多条喷淋管和两条第一主供水管组成,两条第一主供水管中的一条均与多条第一喷淋管一端连接并连通,另一第一主供水管均与多条第一喷淋管另一端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一喷淋管上设有喷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异位发酵床高氨臭气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淋管网主要由沿横向布设的多条第二喷淋管和两条第二主供水管组成,两条第二主供水管中的一条均与多条第二喷淋管一端连接并连通,另一第二主供水管均与多条第二喷淋管另一端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二喷淋管上设有喷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异位发酵床高氨臭气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等距设置多个,且设置在发酵间与第一喷淋间相邻的墙体中上部,所述折流除雾器或塑料水帘下端与喷淋间的地面保持5-15cm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珍刘世广谭会泽倪进冯立坚温文斯曾昭杰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