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强化废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7684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强化废气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套筒式设计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集气罩、内筒环状布水器、内筒生物滤床、第一承托层以及导流筒,所述第一承托层设置于所述内筒生物滤床底部,所述内筒生物滤床内设置有塑料填料,所述内筒还包括内筒营养液贮槽、内筒营养液循环泵以及连接所述内筒营养液贮槽和所述内筒环状布水器的内筒营养液循环管路。该各级滤池分别采用不同性质的填料、独立的循环营养液系统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可满足不同性质的气态污染物高效去除的要求,可用于实验室研究、生活污水及部分小型工业、农业废气处理工程。

A biological enhanced waste gas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强化废气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强化废气处理装置,属于废气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及工业的发展,大量的废气排入大气,废气内各类污染物种类繁多且成分复杂,污染物之间存在复杂的协同作用(反应与拮抗等作用),对人体的造成严重危害,迫切需要经济高效的处理工艺与技术。生物法是经济、有效的废气处理手段,其中最为重要的形式为生物滴滤池。经生物滴滤池处理的废气流量大(一般控制在0.015-0.03m/s),在生物滴滤池内的停留时间短(仅有20-30s)。因此,有效地利用在滴滤池内的生物量,保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是提高滤池系统废气处理效率的关键。气态污染物按照其化学表面性质可分为两类,亲水性与疏水性污染物。用生物滴滤池法处理亲水性污染物时,由于其易溶于水且降解性好,容易引发微生物的大量增殖,形成过厚的生物膜,因此,此类污染物的降解速率限制性因素为污染物在生物膜内的扩散速率。要保证该类污染物的处理效率,需要控制生物膜量与生物膜厚度。对于疏水性的挥发性污染物,由于其在水中的溶剂度低,生物可利用度差,其降解控制性步骤则是污染物由气相向生物膜内的转移过程。生物滴滤池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上述因素的限制才能达到较佳的废气污染物去除效果,然而,当前已有的生物滴滤池及其变形形式,很少针对污染物不同的性质,设计相应的多功能型一体化生物滤池来控制不同性质、不同数量的生物膜生长,来满足不同污染物去除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生物强化下的废气处理。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强化生物滤池废气处理设备,该生物滤池废气处理设备解决了在同一生物滴滤池内,同时满足不同性质的气态污染物高效去除的目的,突破生物量过多对亲水性污染物去除速率的限制,而水相溶解度低对疏水性污染物的去除速率的限制。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强化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和外筒为套筒式结构;所述内筒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集气罩、内筒环状布水器、内筒生物滤床、第一承托层以及导流筒,所述第一承托层设于所述内筒生物滤床底部,所述内筒生物滤床内设有塑料填料,所述内筒还包括设于底部的内筒营养液贮槽、设于内筒营养液贮槽内的内筒营养液循环泵以及连接所述内筒营养液贮槽和所述内筒环状布水器的内筒营养液循环管路;所述外筒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集气罩、外筒环状布水器、外筒环状生物滤床以及设置于所述外筒环状生物滤床底部的第二承托层,所述外筒环状生物滤床内设有颗粒填料,所述外筒还包括设于底部的外筒营养液贮槽、设于外筒营养液贮槽内的外筒营养液循环泵以及连接所述外筒营养液贮槽和所述外筒环状布水器的外筒营养液循环管路。优选地,所述内筒生物滤床内设有球状塑料填料,所述球状塑料填料直径为3-5cm。优选地,所述外筒生物滤床内设有无机粒状填料,所述无机粒状填料平均直径为3cm。优选地,所述内筒营养液贮槽和外筒营养液贮槽为套筒式结构,所述内筒营养液贮槽的直径与内筒直径相同,所述外筒营养液贮槽与外筒直径相同。优选地,所述内筒营养液循环泵的流量是外筒营养液循环泵流量的1-3倍。优选地,所述内筒营养液贮槽底部设有用于关闭、开启的连通阀,所述连通阀连通所述内筒营养液贮槽和外筒营养液贮槽。优选地,所述外筒营养液贮槽底部设有出水短管,所述出水短管上设有放空阀。优选地,所述内筒营养液贮槽和外筒营养液贮槽的高度大于30cm。优选地,所述外筒营养液贮槽中的营养液包括tween-20生物表面活性剂和Fe2+溶液。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生物强化废气处理装置,该生物滤池废气处理设备的各级滤池分别采用不同性质的填料、独立的循环营养液系统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贮存槽、提升泵、排放管路与阀门以及各单元之间的连接管路),可满足不同性质的气态污染物高效去除的要求;对于废气内易溶解于水的污染物,该生物滤池废气处理设备采用增加营养液在一级生物滤床的循环次数,以此来控制生物膜生长数量与活性,可保证此类污染物的高速去除,并能够防止生物滤床堵塞,降低废气气流通过一级生物滤床时的阻力;对于废气内难溶性有机污染物,该生物滤池废气处理设备通过在循环营养液中生物表面活性剂增加该类污染物的溶解度,同时降低该营养循环液的流量,增加污染物在生物滤床内的停留时间,提高残留污染物的生物去除率;另外,该生物滤池废气处理设备在营养液循环槽底部设置出水短管与阀门,可定期更新循环营养液,而已使用过的循环液可排放至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深度处理,防止二次污染。该生物滤池废气处理设备可用于实验室研究、生活污水及部分小型工业、农业废气处理工程。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物强化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生物强化废气处理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方法、步骤、结构、特征及功效,详细说明如后。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请参考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物强化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生物滤池废气处理设备为套筒式设计,包括内筒和外筒,该内筒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集气罩1、进气筒2、内筒环状布水器3、内筒生物滤床5、第一承托层6以及导流筒15,该第一承托层6设置于所述内筒生物滤床5底部,该内筒生物滤床5内设置有塑料填料,该内筒还包括内筒营养液贮槽8、内筒营养液循环泵16以及连接该内筒营养液贮槽8和该内筒环状布水器3的内筒营养液循环管路13;该外筒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集气罩11、外筒环状布水器4、外筒环状生物滤床12以及设置于该外筒环状生物滤床12底部的第二承托层14,该外筒环状生物滤床12设置有颗粒填料,该外筒还包括外筒营养液贮槽9、外筒营养液循环泵10以及连接该外筒营养液贮槽9和该外筒环状布水器4的外筒营养液循环管路7。该生物滤池废气处理设备中生物滤池气流流向为折返式设计,生物滤池为套筒式(同心圆)设计。待处理气体经引风机由生物滤池内筒上部进入生物滤池,气流通过该内筒生物滤床5为下降流;气流通过该外筒生物滤床12采用升流式,净化后的气流由滤床顶部第二集气罩11收集后排出;该内筒生物滤床5设置球状塑料填料,该填料直径为3-5cm,底部设有填料第一承托层6;该外筒生物滤床12设置无机颗粒状填料,该填料平均直径为3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强化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和外筒为套筒式结构;所述内筒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集气罩(1)、内筒环状布水器(3)、内筒生物滤床(5)、第一承托层(6)以及导流筒(15),所述第一承托层(6)设于所述内筒生物滤床(5)底部,所述内筒生物滤床(5)内设有塑料填料,所述内筒还包括设于底部的内筒营养液贮槽(8)、设于内筒营养液贮槽(8)内的内筒营养液循环泵(16)以及连接所述内筒营养液贮槽(8)和所述内筒环状布水器(3)的内筒营养液循环管路(13);所述外筒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集气罩(11)、外筒环状布水器(4)、外筒环状生物滤床(12)以及设置于所述外筒环状生物滤床(12)底部的第二承托层(14),所述外筒环状生物滤床(12)内设有颗粒填料,所述外筒还包括设于底部的外筒营养液贮槽(9)、设于外筒营养液贮槽(9)内的外筒营养液循环泵(10)以及连接所述外筒营养液贮槽(9)和所述外筒环状布水器(4)的外筒营养液循环管路(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强化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和外筒为套筒式结构;所述内筒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集气罩(1)、内筒环状布水器(3)、内筒生物滤床(5)、第一承托层(6)以及导流筒(15),所述第一承托层(6)设于所述内筒生物滤床(5)底部,所述内筒生物滤床(5)内设有塑料填料,所述内筒还包括设于底部的内筒营养液贮槽(8)、设于内筒营养液贮槽(8)内的内筒营养液循环泵(16)以及连接所述内筒营养液贮槽(8)和所述内筒环状布水器(3)的内筒营养液循环管路(13);所述外筒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集气罩(11)、外筒环状布水器(4)、外筒环状生物滤床(12)以及设置于所述外筒环状生物滤床(12)底部的第二承托层(14),所述外筒环状生物滤床(12)内设有颗粒填料,所述外筒还包括设于底部的外筒营养液贮槽(9)、设于外筒营养液贮槽(9)内的外筒营养液循环泵(10)以及连接所述外筒营养液贮槽(9)和所述外筒环状布水器(4)的外筒营养液循环管路(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强化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生物滤床(5)内设有球状塑料填料,所述球状塑料填料直径为3-5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强化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生物滤床(12)内设有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李方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