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去杂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7515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料去杂质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振动处理箱,振动处理箱的顶端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处设有用于将物料输送进振动处理箱的关风进料装置,振动处理箱的底端设有出料口,振动处理箱靠近出料口处设有吸料口,吸料口连接有脉冲吸尘器、用于将物料或杂质从吸料口处吸进脉冲吸尘器以使比重不同的物料与杂质分离,振动处理箱上设有振动装置。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物料去杂质装置易操作、超低扬尘、清理农作物等物料效果显著,从而解决了传统清除物料杂质方式多为人工扬场拨捡方式,费时、费力、费工具,造成扬尘危害环境和健康;现有机器处理方式,大多采用扬尘等吹风原理,污染环境和危害身体健康的问题。

A device for removing impurities from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料去杂质装置
本技术涉及物料除杂质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物料去杂质装置。
技术介绍
农民朋友在收割季节之后,经常会遇到农作物中混有大量泥土、粉尘、细沙和农作物秸秆残留在粮食中的问题,传统清除方式多为人工扬场拨捡方式,费时、费力、费工具。造成扬尘危害环境和健康,市面上现有机器处理方式,清除效果良好,但大多采用扬尘等吹风原理,污染环境和危害农民朋友身体健康。因此,如何解决传统清除物料杂质方式多为人工扬场拨捡方式,费时、费力、费工具,造成扬尘危害环境和健康;现有机器处理方式,大多采用扬尘等吹风原理,污染环境和危害身体健康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料去杂质装置,以解决传统清除物料杂质方式多为人工扬场拨捡方式,费时、费力、费工具,造成扬尘危害环境和健康;现有机器处理方式,大多采用扬尘等吹风原理,污染环境和危害身体健康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物料去杂质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振动处理箱,所述振动处理箱的顶端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设有用于将物料输送进所述振动处理箱的关风进料装置,所述振动处理箱的底端设有出料口,所述振动处理箱靠近所述出料口处设有吸料口,所述吸料口连接有脉冲吸尘器、用于将物料或杂质从所述吸料口处吸进所述脉冲吸尘器以使比重不同的物料与杂质分离,所述振动处理箱上设有振动装置。优选地,所述脉冲吸尘器与所述振动处理箱通过吸尘管道连接,所述脉冲吸尘器上设有引风机,以将所述振动处理箱内的物料或杂质通过所述吸尘管道吸进所述脉冲吸尘器。优选地,所述出料口处设有筛网、以筛选与物料比重相当的杂质。优选地,所述关风进料装置为关风机或绞龙式传送机。优选地,所述振动处理箱与水平方向呈30°~80°向下倾斜。优选地,所述振动处理箱的所述出料口处呈竖直设置。优选地,还包括气包和用于向所述气包提供压缩气体的空气压缩泵,所述气包与所述脉冲吸尘器通过冲气管道连接,所述冲气管道上设有脉冲电磁阀,所述脉冲吸尘器内设有用于阻留粉尘的布袋,所述冲气管道的出气口位于所述布袋的上方,所述脉冲吸尘器的底端设有关风卸料机。优选地,所述脉冲吸尘器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引风机转速的变频器。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进料口相连接的物料传送带。优选地,所述振动处理箱呈长方体状。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一种物料去杂质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振动处理箱,振动处理箱的顶端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处设有用于将物料输送进振动处理箱的关风进料装置,振动处理箱的底端设有出料口,振动处理箱靠近出料口处设有吸料口,吸料口连接有脉冲吸尘器、用于将物料或杂质从吸料口处吸进脉冲吸尘器以使比重不同的物料与杂质分离,振动处理箱上设有振动装置。如此设置,首先将需要处理的物料通过进料口处的关风进料装置输送进振动处理箱,关风进料装置为封闭性能良好的避风式装置,物料通过进料口到达振动处理箱底部,受振动装置的抖动力作用,匀速流往出料口,到达出料口时受出料口上方的吸料口吸入作用,和吸料口吸力产生的回冲力,物料被气流进行冲击,比重较轻的粉尘、泥土、农作物秸秆残留等物体则会被设定的相应吸力吸入吸料口,从吸尘管道进入脉冲吸尘器,从而被清理,本技术提供的物料去杂质装置易操作、超低扬尘、清理农作物等物料效果显著,从而解决了传统清除物料杂质方式多为人工扬场拨捡方式,费时、费力、费工具,造成扬尘危害环境和健康;现有机器处理方式,大多采用扬尘等吹风原理,污染环境和危害身体健康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物料去杂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1-振动处理箱,2-进料口,3-出料口,4-吸料口,5-振动装置,6-脉冲吸尘器,7-减震装置,8-引风机,9-布袋,10-关风卸料机,11-气包,12-空气压缩泵,13-脉冲电磁阀,14-吸尘管道,15-支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料去杂质装置,解决了传统清除物料杂质方式多为人工扬场拨捡方式,费时、费力、费工具,造成扬尘危害环境和健康;现有机器处理方式,大多采用扬尘等吹风原理,污染环境和危害身体健康的问题。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请参考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物料去杂质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振动处理箱1,振动处理箱1的顶端设有进料口2,进料口2处设有用于将物料输送进振动处理箱1的关风进料装置,关风进料装置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输送过程中从进料口2吸入空气,不会影响吸料口4处的吸力和出料口3处的回冲力,振动处理箱1的底端设有出料口3,振动处理箱1上设有振动装置5,优选为振动泵,由于较轻的物体不易向下滑落,通过振动装置5的振动作用,较轻的物体会更易匀速向下掉落。振动处理箱1靠近出料口3、位于出料口3的上方设有吸料口4,吸料口4连接有脉冲吸尘器6、用于将物料或杂质从吸料口4处吸进脉冲吸尘器6以使比重不同的物料与杂质分离,比如,分离玉米等农作物中秸秆残留、粉尘等杂质,农作物由于比重相对较重从出料口3处落下,农作物中的秸秆残留、粉尘等杂质由于比重较轻,在吸料口4处被吸进脉冲吸尘器6;若是分离木屑中的碳铁、砂石等杂质,则碳铁、砂石等杂质由于比重较重从出料口3处落下,而木屑由于比重较轻,在吸料口4处被吸进脉冲吸尘器6,如此进行分离。如此设置,首先将需要处理的物料通过进料口2处的关风进料装置输送进振动处理箱1,关风进料装置为封闭性能良好的避风式装置,物料通过进料口2到达振动处理箱1底部,受振动装置5的抖动力作用,匀速流往出料口3,到达出料口3时受出料口3上方的吸料口4吸入作用,和吸料口4吸力产生的回冲力,物料被气流进行冲击,比重较轻的粉尘、泥土、农作物秸秆残留等物体则会被设定的相应吸力吸入吸料口4,从吸尘管道14进入脉冲吸尘器6,从而被清理。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脉冲吸尘器6与振动处理箱1通过吸尘管道14连接,脉冲吸尘器6上设有引风机8,启动引风机8,产生负压气流,物料进入振动处理箱1后,比重较轻的物料或杂质被负压气流通过吸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料去杂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设置的振动处理箱(1),所述振动处理箱(1)的顶端设有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处设有用于将物料输送进所述振动处理箱(1)的关风进料装置,所述振动处理箱(1)的底端设有出料口(3),所述振动处理箱(1)靠近所述出料口(3)处设有吸料口(4),所述吸料口(4)连接有脉冲吸尘器(6)、用于将物料或杂质从所述吸料口(4)处吸进所述脉冲吸尘器(6)以使比重不同的物料与杂质分离,所述振动处理箱(1)上设有振动装置(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去杂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设置的振动处理箱(1),所述振动处理箱(1)的顶端设有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处设有用于将物料输送进所述振动处理箱(1)的关风进料装置,所述振动处理箱(1)的底端设有出料口(3),所述振动处理箱(1)靠近所述出料口(3)处设有吸料口(4),所述吸料口(4)连接有脉冲吸尘器(6)、用于将物料或杂质从所述吸料口(4)处吸进所述脉冲吸尘器(6)以使比重不同的物料与杂质分离,所述振动处理箱(1)上设有振动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去杂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吸尘器(6)与所述振动处理箱(1)通过吸尘管道(14)连接,所述脉冲吸尘器(6)上设有引风机(8),以将所述振动处理箱(1)内的物料或杂质通过所述吸尘管道(14)吸进所述脉冲吸尘器(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去杂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3)处设有筛网、以筛选与物料比重相当的杂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去杂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风进料装置为关风机或绞龙式传送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留成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市山月林环保设备销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