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心肌炎后遗症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7489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心肌炎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比的中药原料:黄连18‑22份,苦杏仁14‑16份,薏苡仁18‑22份,清半夏14‑16份,豆蔻14‑16份,石菖蒲18‑22份,茵陈18‑22份,苦参23‑27份,瓜蒌18‑22份,赤芍18‑22份,白芍18‑22份,三七9‑11份,郁金18‑22份,枳壳14‑16份,龙骨28‑32份,牡蛎28‑32份,桑寄生18‑2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全面提高患者体质,显著改善患者心悸不安、胸闷胸痛、气短乏力、口苦咽干、脉结代等症状,从而有效控制病情,达到从根本上治疗心肌炎后遗症的目的。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reating the sequelae of myocardit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心肌炎后遗症的中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是一种治疗心肌炎后遗症的中药。
技术介绍
心肌炎初期因病毒等经血液循环直接侵犯心肌而继发的变态反应及自身免疫引起,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后能够痊愈。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或者受劳累、外感等诱因影响导致病情迁延反复,从而引发心肌的持续损伤,累及心脏的起搏和传导系统形成心肌炎后遗症,导致早搏、快速性和缓慢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目前针对心肌炎后遗症治疗常规治疗领域仍以营养心肌类药物为主,临床常用的为ATP、肌苷、VC、辅酶Q10等,针对心肌炎后遗症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心律失常,临床常用方法是采用抗心律失常类药物对症治疗,比如心律平、慢心律、胺碘酮等。这类药物主要作用是缓解症状,并不能有效的根治心肌炎后遗症,并有较大的毒副作用,所以,急需寻找一种可以长期、毒副作用小,有效根治心肌炎后遗症的药物。心肌炎后遗症常见的心悸、乏力、胸闷等临床表现,在中医学上属“心悸”、“胸痹”、“怔忡”等范畴,目前临床较为多见的证型是“痰、湿、热”,即湿痰内蕴、热毒郁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心肌炎后遗症的中药,是由下述重量份数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的药剂:/n黄连18-22份、苦杏仁14-16份、薏苡仁18-22份、清半夏14-16份、豆蔻14-16份、石菖蒲18-22份、茵陈18-22份、苦参23-27份、瓜蒌18-22份、赤芍18-22份、白芍18-22份、三七9-11份、郁金18-22份 、枳壳14-16份、龙骨28-32份、牡蛎28-32份、桑寄生18-22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心肌炎后遗症的中药,是由下述重量份数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的药剂:
黄连18-22份、苦杏仁14-16份、薏苡仁18-22份、清半夏14-16份、豆蔻14-16份、石菖蒲18-22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建兴郭双庚王利思裴林王丽丽袁骢冲段绪红孙国强芦晔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