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防护防水型防晒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鲸蜡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0/1二甲基硅氧烷1~5%、防晒组合物1~12%、辛酸/癸酸甘油三酯1~6%、聚二甲基硅氧烷1~4%、棕榈酸乙基己酯1~5%、PVP/二十烯共聚物1~3%、氢化蓖麻油0.1~0.8%、微晶蜡0.1~0.6%、甘油1~4%、丙二醇1~4%、EDTA‑2Na 0.1~0.2%、黄原胶0.1~0.3%、防腐剂0.01~0.1%及60~80%去离子水。该防晒霜以OMC和Parsol 1789作为防晒成分,加入大豆苷和山奈酚,起到了协同增效的作用,同时克服了OMC和Parsol 1789容易光降解的问题,形成了一款具有高防晒指数、能有效防护UVA和UVB,且具有防水效果的防晒霜。
High protection and waterproof sunscreen and its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防护防水型防晒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妆品
,特别是涉及高防护防水型防晒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紫外线可造成皮肤光老化、色素过度沉着、炎症及干燥脱屑等一系列生物损伤。紫外线的波长范围为100~400nm,根据生物学效应,将其分为三个波段,即长波紫外线(ultravioletA,UVA),波长为320~400nm;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B,UVB),波长为290~320nm;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C,UVC),波长为100~290nm。阳光穿透大气到达地球表面,UVC和大部分UVB被大气臭氧层吸收,UVB透射能力较弱,到达皮肤表层,少量透过真皮,但对皮肤的损失作用强;UVA辐射强度大,其辐射到皮肤表面的能量高达紫外线总能量的98%,绝大多数透过真皮,少量透过皮下组织,长期积累照射,易对皮肤严重的损伤。而能够有效抵抗紫外线损害的防晒产品应同时具备防UVA和UVB的功能。对甲氧基肉桂酸(OctylMethoxycinnamate,OMC)是一种油溶性的UVB型紫外吸收剂,其对紫外线B具有良好的吸收性能,并且能与其他UVA型防晒剂进行复配使用,可配制得到各种令人满意的防护全波段紫外线的防晒产品,是目前用来最大的一种UVB吸收剂。Parsol1789,学名为4-甲基-4-乙氧基苯甲酰甲烷,具有高效吸收UVA紫外线的能力,适合制备高SPF指数的防晒产品,防晒黑效果非常好。但上述两种防晒产品都是具有光化学活性的有机化合物,在光照下会发生光降解,由于光降解,防晒产品必须添加较高剂量的OMC以保证产品具备足够高的SPF,且降解产生的自由基能损坏生物体大分子和多种细胞,同时,生物体内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氧化作用产生过氧化脂质体,从而导致皮肤干燥、缺乏弹性,且降解产物对皮肤的刺激性也大大增加。因此,研发OMC复配Parsol1789的高防晒值的产品的难点在于如何克服两者存在的光不稳定性。其次,防晒产品尤其是高SPF值产品通常在夏季户外运动中使用,这就要求防晒产品必须具有防水防汗的功能,即是要保证在汗水的浸洗下或游泳情况下仍能保持一定的防晒效果,因此需要研发具备高SPF指数的防水防汗防晒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OMC及Parsol1789存在的光稳定性差,在紫外线照射下易分解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一种高防护防水型防晒霜,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鲸蜡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0/1二甲基硅氧烷1~5%、防晒组合物1~12%、辛酸/癸酸甘油三酯1~6%、聚二甲基硅氧烷1~4%、棕榈酸乙基己酯1~5%、PVP/二十烯共聚物1~3%、氢化蓖麻油0.1~0.8%、微晶蜡0.1~0.6%、甘油1~4%、丙二醇1~4%、EDTA-2Na0.1~0.2%、黄原胶0.1~0.3%、防腐剂0.01~0.1%及60~80%去离子水。进一步地,所述防晒霜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鲸蜡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0/1二甲基硅氧烷2~4%、防晒组合物5~10%、辛酸/癸酸甘油三酯2~5%、聚二甲基硅氧烷2~4%、棕榈酸乙基己酯2~4%、PVP/二十烯共聚物2~3%、氢化蓖麻油0.2~0.5%、微晶蜡0.2~0.5%、甘油1~3%、丙二醇1~3%、EDTA-2Na0.1~0.2%、黄原胶0.1~0.2%、防腐剂0.01~0.02%及60~80%去离子水。进一步地,所述防晒霜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鲸蜡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0/1二甲基硅氧烷4%、防晒组合物7.6%、辛酸/癸酸甘油三酯5%、聚二甲基硅氧烷3%、棕榈酸乙基己酯3%、PVP/二十烯共聚物3%、氢化蓖麻油0.5%、微晶蜡0.5%、甘油3%、丙二醇3%、EDTA-2Na0.1%、黄原胶0.1%、防腐剂0.01%及余量去离子水。本专利技术中,PVP/二十烯共聚物作为成膜剂,有利于防晒成分沉积在皮肤表面,并形成一层均匀、厚的耐水防晒剂层;以鲸蜡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0/1二甲基硅氧烷作为乳化剂,该乳化剂与大豆苷、山奈酚具有很好的兼容性,非常适合应用于本专利技术防晒体系;加入棕榈酸乙基己酯提高大豆苷、山奈酚子体系中的分散性,同时其作为皮肤柔润剂,可赋予防晒霜柔润的肤感。进一步地,所述防晒组合物包括对甲氧基肉桂酸辛酯3~5份、Parsol17891~3份及山奈酚0.5~1.5份。进一步地,所述防晒组合物包括对甲氧基肉桂酸辛酯3~5份、Parsol17891~3份及山奈酚0.5~1份进一步地,所述防晒组合物还包括大豆苷0.1~0.6份。进一步地,所述山奈酚和所述大豆苷的质量比为1:0.1~1。进一步地,所述山奈酚和所述大豆苷的质量比为1:0.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所述防晒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取鲸蜡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0/1二甲基硅氧烷、辛酸/癸酸甘油三酯、防晒组合物、聚二甲基硅氧烷、棕榈酸乙基己酯、PVP/二十烯共聚物、氢化蓖麻油和微晶蜡加入油相锅中,搅拌加热至70~75℃,保温,备用;B)将去离子水抽入水相锅中,开启搅拌,缓慢加入黄原胶,待分散均匀后,加热至80~85℃,加入甘油、丙二醇和EDTA-2Na,搅拌均匀;C)将水相和油相抽入乳化锅内,保持温度为70~75℃,均质8~10min,均质完成后降温至35~40℃,加入防腐剂,搅拌均匀,取样检测,合格后出料。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以OMC和Parsol1789作为防晒成分,加入大豆苷和山奈酚,起到了协同增效的作用,同时克服了OMC和Parsol1789容易光降解的问题,形成了一款具有高防晒指数、能有效防护UVA和UVB,且具有防水效果的防晒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表1实施例一~三防晒霜配方及其质量分数制备方法:A)取鲸蜡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0/1二甲基硅氧烷、辛酸/癸酸甘油三酯、防晒组合物、聚二甲基硅氧烷、棕榈酸乙基己酯、PVP/二十烯共聚物、氢化蓖麻油和微晶蜡加入油相锅中,搅拌加热至70℃,保温,备用;B)将去离子水抽入水相锅中,开启搅拌,缓慢加入黄原胶,待分散均匀后,加热至80℃,加入甘油、丙二醇和EDTA-2Na,搅拌均匀;C)将水相和油相抽入乳化锅内,保持温度为70℃,均质8min,均质完成后降温至40℃,加入尼泊金甲酯,搅拌均匀,取样检测,合格后出料。试验例一、不同黄酮类化合物对OMC及Parsol1789光降解进程的影响按照下表2基础配方(空白对照组),分别加入总量为1.6%的黄酮类化合物,制备得到各防晒样品,先通过紫外遮光率测试仪(ZH-1,北京日化研究所)测定样品未降解时的UVA和UVB遮光率;然后取上述少量防晒样品于密闭的石英皿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防护防水型防晒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鲸蜡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0/1二甲基硅氧烷1~5%、防晒组合物1~12%、辛酸/癸酸甘油三酯1~6%、聚二甲基硅氧烷1~4%、棕榈酸乙基己酯1~5%、PVP/二十烯共聚物1~3%、氢化蓖麻油0.1~0.8%、微晶蜡0.1~0.6%、甘油1~4%、丙二醇1~4%、EDTA-2Na 0.1~0.2%、黄原胶0.1~0.3%、防腐剂0.01~0.1%及60~80%去离子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防护防水型防晒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鲸蜡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0/1二甲基硅氧烷1~5%、防晒组合物1~12%、辛酸/癸酸甘油三酯1~6%、聚二甲基硅氧烷1~4%、棕榈酸乙基己酯1~5%、PVP/二十烯共聚物1~3%、氢化蓖麻油0.1~0.8%、微晶蜡0.1~0.6%、甘油1~4%、丙二醇1~4%、EDTA-2Na0.1~0.2%、黄原胶0.1~0.3%、防腐剂0.01~0.1%及60~80%去离子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晒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鲸蜡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0/1二甲基硅氧烷2~4%、防晒组合物5~10%、辛酸/癸酸甘油三酯2~5%、聚二甲基硅氧烷2~4%、棕榈酸乙基己酯2~4%、PVP/二十烯共聚物2~3%、氢化蓖麻油0.2~0.5%、微晶蜡0.2~0.5%、甘油1~3%、丙二醇1~3%、EDTA-2Na0.1~0.2%、黄原胶0.1~0.2%、防腐剂0.01~0.02%及60~80%去离子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晒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鲸蜡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0/1二甲基硅氧烷4%、防晒组合物7.6%、辛酸/癸酸甘油三酯5%、聚二甲基硅氧烷3%、棕榈酸乙基己酯3%、PVP/二十烯共聚物3%、氢化蓖麻油0.5%、微晶蜡0.5%、甘油3%、丙二醇3%、EDTA-2Na0.1%、黄原胶0.1%、防腐剂0.01%及余量去离子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广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清淞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