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坠口罩
本专利技术涉及口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坠口罩。
技术介绍
目前,中国专利号:201480065316.7公开一种口罩,口罩主体侧部很好地紧贴于脸面部,抑制在口罩主体与脸面部之间产生间隙,抑制微颗粒向口罩内的侵入。口罩(1)包括口罩主体(10)、和在该口罩主体(10)的横向两端部形成的挂耳部(12),形成有多个压褶(15),其中,多个压褶(15)由通过热封缄而形成的熔接部(22)固定,熔接部(22)在口罩主体(10)的横向两侧在纵向等间隔地呈直线状形成,以相邻的熔接部的间隔为3mm以上的方式形成。其公开了现有大多数平面型口罩的一般结构,为现有大多数口罩采用的样式。现有的平面型口罩是应用最广的口罩,但是在日常使用时,经常会发生口罩下坠的状况,这是由于口罩上端的鼻夹条无法实现有效夹紧的原因,特别是口罩往往都是使用固定规格进行生产的,不同人的脸型适配度不一致,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口罩佩戴的松紧不一,而当佩戴口罩较松时,这种下坠状况就会时常发生,或者下坠的趋势就会时常发生。这样就使得佩戴的体验感较差,防护效果较差。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坠口罩,包括口罩本体、设于本体两侧的耳带,所述口罩本体沿横向方向的中部处设有压褶部,压褶部由至少两个压褶层叠形成,所述口罩本体包括外过滤层、中间过滤层、内过滤层,所述口罩本体的上侧、下侧、左侧、右侧上分别粘合或热压合固定形成上固定边条、下固定边条、左固定边条、右固定边条,所述上固定边条处设有一鼻夹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过滤层、中间过滤层的纵向方向的长度大于外过滤层的长度,且内过滤层、中间过滤层向外翻折后覆盖于外过滤层上形成翻折部,所述鼻夹条夹设于翻折部与外过滤层内,所述鼻夹条为扁平状,所述鼻夹条上位于对应鼻翼两侧的部位上分别设有柔性凸起部,所述外过滤层、中间过滤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坠口罩,包括口罩本体、设于本体两侧的耳带,所述口罩本体沿横向方向的中部处设有压褶部,压褶部由至少两个压褶层叠形成,所述口罩本体包括外过滤层、中间过滤层、内过滤层,所述口罩本体的上侧、下侧、左侧、右侧上分别粘合或热压合固定形成上固定边条、下固定边条、左固定边条、右固定边条,所述上固定边条处设有一鼻夹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过滤层、中间过滤层的纵向方向的长度大于外过滤层的长度,且内过滤层、中间过滤层向外翻折后覆盖于外过滤层上形成翻折部,所述鼻夹条夹设于翻折部与外过滤层内,所述鼻夹条为扁平状,所述鼻夹条上位于对应鼻翼两侧的部位上分别设有柔性凸起部,所述外过滤层、中间过滤层、内过滤层上设有用于避让柔性凸起部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的周侧上通过热压合的方式形成孔围固定边,所述柔性凸起部沿口罩的纵向方向呈上端突出大、下端突出小的结构,各柔性凸起部沿口罩的横向方向呈外侧突出较大、内侧突出较小的结构,所述柔性凸起部突出内过滤层的最大尺寸为1-5mm,所述耳带包括连接口罩本体上端的上紧固部、连接口罩本体下端的下紧固部、贴合耳朵的挂耳部、连接上紧固部自由端的上连接部、连接下紧固部自由端的下连接部,所述挂耳部包括置于耳朵上端的横向弯折部、连接横向弯折部且置于耳后的纵向弯折部,所述横向弯折部与上连接部相连,所述纵向弯折部与下连接部相连,所述挂耳部内设有具备弹性形变的弹性内条,所述上连接部、下连接部均为弹性带,所述上连接部的弹性力大于下连接部的弹性力,且下连接部的长度大于上连接部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一速,汤国开,吴明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晋江恒安家庭生活用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