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医用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7124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口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医用口罩,包括口罩本体,所述的口罩本体具有一横向开设的开合缝,位于口罩本体外侧的开合缝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过滤层,所述的第一过滤层向远离开合缝的方向延伸、再分别向靠近开合缝的方向延伸围合形成第二过滤层,第二过滤层的左右两侧边缘分别与第一过滤层的对应左右两侧边缘缝合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具有与传统一次性医用口罩相似的折叠收纳状态,不会占用过多的包装空间,并且,鉴于其具有的分体式结构可相对于传统的一次性一体成型的医用口罩降低关键材料的使用量;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可避免佩戴者呼吸时产生的蒸汽水与皮肤过多的接触,减少了不舒适的感觉。

Disposable medical mas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医用口罩
本专利技术属于口罩
,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医用口罩。
技术介绍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佩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口罩的种类很多,现有技术中较为常见的是一次性医用口罩,其一般采用三层以上28克无纺布面料制作,鼻梁处采用环保型全塑条,不含任何金属,佩戴透气、舒适;现有一次性口罩的制作工艺中,通过若干可调节的斜面,让大片的无纺布沿着这几个斜面,由斜面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窄的归拢出层叠结构,这种层叠结构的目的是让口罩拉开来时能够完全罩住口鼻,进而适应不同大小的脸型。但是,这种具有层叠结构的口罩无疑会增加口罩过滤芯材料的使用量,造成一次性口罩材料的浪费;另外,虽然该层叠结构的口罩在拉伸之后具有一定的隆起效果,但是仍存在部分口罩内侧面与佩戴者的口鼻处直接接触,佩戴者在呼吸过程中产生的蒸汽水往往会凝结附着在口罩的内侧面,这直接带来了不适的感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新设计的一次性医用口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一次性医用口罩,包括口罩本体,所述的口罩本体具有一横向开设的开合缝,位于口罩本体外侧的开合缝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过滤层,所述的第一过滤层向远离开合缝的方向延伸、再分别向靠近开合缝的方向延伸围合形成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的左右两侧边缘分别与第一过滤层的对应左右两侧边缘缝合固定。优选条件下,所述口罩本体的滤芯厚度为50-100μm,所述第一过滤层的滤芯厚度为100-150μm,所述第二过滤层的滤芯厚度为150-200μm。优选条件下,位于开合缝处的口罩本体分别向两侧翻折形成第一连接部,所述的第一过滤层临近开合缝的位置处向内翻折形成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悬端固定连接。优选条件下,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长度为0.5-1cm。优选条件下,所述口罩本体的边缘设有硅胶密封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具有与传统一次性医用口罩相似的折叠收纳状态,不会占用过多的包装空间,并且,鉴于其具有的分体式结构可相对于传统的一次性一体成型的医用口罩降低关键材料的使用量;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次性医用口罩可避免佩戴者呼吸时产生的蒸汽水与皮肤过多的接触,减少了不舒适的感觉。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示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医用口罩的正视图;图2示出为图1中提供的一次性医用口罩A-A视角的示意图;图3示出为图2提供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拉伸开正常使用时的示意图;图4示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口罩本体与第一过滤层的连接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口罩本体,101-第一连接部,11-开合缝,12-硅胶密封边,13-耳挂带,20-第一过滤层,201-第二连接部,30-第二过滤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医用口罩,所述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0,所述的口罩本体10具有一横向开设的开合缝11,位于口罩本体10外侧的开合缝1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过滤层20,所述的第一过滤层20向远离开合缝11的方向延伸、再分别向靠近开合缝11的方向延伸围合形成第二过滤层30,所述第二过滤层30的左右两侧边缘分别与第一过滤层20的对应左右两侧边缘缝合固定。参考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在未拆封的收纳状态时,所述的开合缝11呈紧闭状态,第二过滤层30临近口罩本体10,当需要使用时,如图3所示,佩戴者将口罩本体10的上下两侧同时外拉,使得开合缝11被拉开,而在此过程中,第一过滤层20向外撑开,使得第二过滤层30向远离口罩本体10的方向移动,进而实现其与佩戴者口鼻之间形成一定的间距。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该一次性医用口罩具有与传统一次性医用口罩相似的折叠收纳状态,不会占用过多的包装空间;并且,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在口罩佩戴者的呼吸过程中,正对佩戴者口鼻的滤芯承担了较多的过滤任务,也即,滤芯厚度的设计可根据不同位置进行适应性的调整,进而实现制作成本的降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次性医用口罩,鉴于其具有的分体式结构可相对于传统的一次性一体成型的医用口罩方便的降低关键材料的使用量。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在拉伸开并罩射到佩戴者口鼻状态时,第二过滤层30可保持其与佩戴者口鼻一定的间距,进而避免了佩戴者呼吸时产生的蒸汽水与皮肤过多的接触,减少了不舒适的感觉。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其罩射在佩戴者口鼻处的过滤界面包括口罩本体10、第一过滤层20和第二过滤层30,也即提高了口罩和佩戴者口鼻之间的区域与外接空气的交换面积,提高了换气的效率。进一步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口罩本体10的滤芯厚度为50-100μm,所述第一过滤层20的滤芯厚度为100-150μm,所述第二过滤层30的滤芯厚度为150-200μm。也即,正对佩戴者口鼻处的第二过滤层30具有最厚的滤芯厚度,通过这样的设计,最大限度的提高了价格成本更高的滤芯材料的利用率,换言之,降低了口罩的成本。结合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中,位于开合缝11处的口罩本体10分别向两侧翻折形成第一连接部101,所述的第一过滤层20临近开合缝11的位置处向内翻折形成第二连接部201,所述第一连接部101和第二连接部201的悬端固定连接。通过这样的设计,当口罩本体10的上下两侧同时向外拉伸时,口罩本体10临近开合缝11处产生应力促使第一过滤层20向外撑开。进一步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连接部101和第二连接部201的长度为0.5-1cm。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口罩本体10的边缘设有硅胶密封边12。通过该硅胶密封边12与佩戴者皮肤的贴靠接触,确保了较好的密封效果。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口罩本体10的两侧还设有耳挂带13供使用者佩戴。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医用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本体(10),所述的口罩本体(10)具有一横向开设的开合缝(11),位于口罩本体(10)外侧的开合缝(1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过滤层(20),所述的第一过滤层(20)向远离开合缝(11)的方向延伸、再分别向靠近开合缝(11)的方向延伸围合形成第二过滤层(30),所述第二过滤层(30)的左右两侧边缘分别与第一过滤层(20)的对应左右两侧边缘缝合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医用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本体(10),所述的口罩本体(10)具有一横向开设的开合缝(11),位于口罩本体(10)外侧的开合缝(1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过滤层(20),所述的第一过滤层(20)向远离开合缝(11)的方向延伸、再分别向靠近开合缝(11)的方向延伸围合形成第二过滤层(30),所述第二过滤层(30)的左右两侧边缘分别与第一过滤层(20)的对应左右两侧边缘缝合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0)的滤芯厚度为50-100μm,所述第一过滤层(20)的滤芯厚度为100-150μm,所述第二过滤层(3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道路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茂申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