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面积可变的医用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71235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46
一种过滤面积可变的医用口罩,它主要用于医护人员在传染病房中隔离病菌时使用,它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口罩上防护层的前半部分制成波纹管状且前端密封,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时可根据自身的需求情况在隔离病房内随时拉开防护层前端的波纹管部分,增大口罩的过滤面积,从而起到更换口罩的作用;连续数小时佩戴本发明专利技术也不会觉得憋气、潮湿和异味;另一方面本发明专利技术与人体接触的边缘部分为泡沫材料,能够与人体的面部充分的吻合,不易发生泄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较好的局部减压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一次性长时间使用,可在不出隔离病房的情况下解决更换口罩的问题,长时间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不易在人脸处产生压痕、皮肤发红、疼痛、摩擦、潮湿等压力性损伤。

A medical mask with variable filtering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滤面积可变的医用口罩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防护
,特别涉及一种过滤面积可变的医用口罩,它主要用于医护人员在传染病房中隔离病菌和病毒时使用。
技术介绍
医用口罩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粉尘、飞沫、细菌和病毒进入佩戴者口鼻的作用,是一种自吸过滤式医疗防护用品,当呼吸系统疾病流行时,佩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阻断病菌的作用。目前医用口罩根据其防水、防尘、防菌、防病毒及透气性大致分为普通医用口罩、外科口罩、N95口罩,医护人员工作时会根据自身工作环境的情况选择相应的口罩,但是上述三种口罩都存在不易长时间使用的问题以及周边封闭不严密的问题。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治过程中,医护人员在重症隔离病房中救治被病毒感染者时使用的就是过滤效果最佳的N95口罩,由于这种口罩的周边与人体的面部封闭的不严密,使用者就用力绷紧口罩上的松紧带,再用塑料胶带把口罩周边的缝隙粘贴一遍。有时在抢救重症患者的过程中由于一个医护人员要同时管理几个患者,然而医护人员更换一次防护服和口罩需要在专用更衣室里经历40多分钟才能完成,所以他们为了节省时间就不换防护服和口罩,经常是在病房里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在这几个小时里由于医护人员自身呼吸、出汗、说话使得口罩上的防护层变得潮湿,透气性变差,产生异味,医护人员呼吸变得更加费力憋气,紧绷在脸上的口罩也在脸上压出了一道道的压痕,在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自然而然的就会用嘴呼吸,这样反而促使口罩更加潮湿更加憋气,这对医护人员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目前,市场上虽然有些口罩可以更换口罩中的过滤层片,但其前提是必须先摘下口罩取出在口罩夹层中旧的过滤层片,而后取出新的过滤层片将其插入口罩的夹层中,然而在摘下口罩或取出新的过滤层片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和新的过滤层片就有可能已被感染。疫情救援期间为保证患者和自身安全,有效阻断病毒在个体之间的传播,医护人员作为主要战斗力量,他们在隔离病房内需长期严密穿戴各类医疗防护用品,这样极易产生压痕、皮肤发红、疼痛、摩擦、潮湿,造成皮肤、黏膜等处产生压力性损伤。特别是医护人员配戴的口罩与人体接触面积小、质地硬、绷得紧,增加了局部组织压力,压痕十分突出,增加了压力性损伤的风险。根据现有媒体和资料显示,此次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压力性损伤主要发生在头面部,包括鼻部、脸颊部、额部、耳廓后部等部位,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红、压痕、疼痛、温触觉减弱甚至破损等,危害着医护人员的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过滤面积可变的医用口罩,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本专利技术时可根据自身使用的情况在病房内随时改变口罩上的防护层表面积,最多可将口罩的过滤面积增大一倍,起到更换口罩的作用,这样可有效的解决憋气、潮湿和异味等问题;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后部边缘的形状与人体面部比较吻合,同时本专利技术的边缘处还装有软质包边材料,故能够与人体的面部充分的吻合,佩戴本专利技术时松紧带不必勒得太紧,且不易发生泄漏,具有较好的局部减压效果,不易在人体面部产生压痕和摩擦等压力性损伤。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过滤面积可变的医用口罩,它包括罩体、防护层、松紧带、软包边,其中罩体是由医用塑料制成的壳体,罩体形状如同传统的防毒面具口罩,罩体后部边缘的形状与人体面部口鼻的周边相吻合,罩体的前端制有一个圆孔,罩体的表面上制有网孔;罩体内装有一个起到过滤作用的防护层,防护层的后半部分的形状大小与罩体的内腔相吻合,防护层的前半部分制成波纹管状且前端密封从罩体前端的圆孔处伸出,防护层前部的波纹管状部分可以伸缩,口罩上防护层前部的波纹管状部分初始状态是压缩在一起的,当防护层前部的波纹管状部分被全部拉开时,防护层的表面积就会增大一倍;为了增加口罩周边的密封性,在罩体和防护层后部的边缘处装有一圈软包边,所述软包边由泡沫橡胶制成,所述软包边的外表面喷涂有一层皮肤防护膜,该防护膜为赛肤润或3M液体敷料,本软包边可以缓解和分散口罩边缘对人体面部的压迫,所述防护膜可以提高人体皮肤抵抗压力性损伤的能力;所述防护层是由一种能够过滤抑制细菌和病毒的新型纳米复合口罩滤布制成,该口罩滤布由纺粘-熔喷-纺粘(SMMS)工艺复合而成;两条用于佩戴的松紧带分别固定在罩体上部和下部的左右两边;可以看出罩体在本专利技术中起着为口罩定型的作用,可确保当松紧带拉力不大的情况下佩戴本专利技术时口罩周边与人脸也能充分接触,不会发生泄露。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用两根松紧带将本专利技术佩戴在面部,使口罩的软包边与人体面部充分接触,使用一段时间后防护层变得潮湿,通气性变差,呼吸变得费力憋气时,这时可将防护层前部的波纹管状部分拉出,增大防护层的表面积,即可改善口罩的通气性,使用者会感到舒服一些。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一次性使用时间比传统口罩增加一倍,可在不出隔离病房的情况下解决换口罩的问题并保持呼吸通畅,长时间使用本专利技术不易在人脸处产生压痕、皮肤发红、疼痛、摩擦、潮湿等压力性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罩体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图中,1.罩体,2.防护层,3.软包边,4.松紧带。具体实施方式图中,一种过滤面积可变的医用口罩,它包括罩体1、防护层2、软包边3、松紧带4,其中罩体1由医用塑料制成,罩体1呈壳体状,罩体1形状如同传统的防毒面具口罩,罩体1后部边缘的形状与人体面部口鼻的周边相吻合,罩体1的前端制有一个圆孔,罩体1的表面上制有网孔;罩体1内胶装有一个起到过滤作用的防护层2,防护层2的后半部分的形状大小与罩体1的内腔相吻合,防护层2的前半部分制成波纹管状且前端密封,所述防护层2波纹管状的前半部分从罩体1前端的圆孔处伸出,防护层2前部的波纹管状部分可以伸缩,防护层2前部的波纹管状部分初始状态是压缩在一起的,其长度为10毫米,当防护层2前部的波纹管状部分被全部拉开时,防护层2的表面积就会增大一倍,防护层2前部的波纹管状部分长度增大为30毫米;为了增加口罩周边的密封性,在罩体1和防护层2后部的边缘处装有一圈软包边3,所述软包边3由泡沫橡胶制成,所述软包边3的外表面喷涂有一层皮肤防护膜,该防护膜为赛肤润,本软包边3可以缓解和分散口罩边缘对人体面部的压迫,所述防护膜可以提高人体皮肤抵抗压力性损伤的能力;所述防护层2是由一种能够过滤抑制细菌和病毒的新型纳米复合口罩滤布制成,该口罩滤布由纺粘-熔喷-纺粘(SMMS)工艺复合而成;两条用于佩戴的松紧带4分别固定在罩体1上部和下部的左右两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滤面积可变的医用口罩,其特征是:它包括罩体、防护层、松紧带、软包边,其中罩体是由医用塑料制成的壳体,罩体形状如同传统的防毒面具口罩,罩体后部边缘的形状与人体面部口鼻的周边相吻合,罩体的前端制有一个圆孔;罩体内装有一个起到过滤作用的防护层,防护层的后半部分的形状大小与罩体的内腔相吻合,防护层的前半部分制成波纹管状且前端密封并从罩体前端的圆孔处伸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面积可变的医用口罩,其特征是:它包括罩体、防护层、松紧带、软包边,其中罩体是由医用塑料制成的壳体,罩体形状如同传统的防毒面具口罩,罩体后部边缘的形状与人体面部口鼻的周边相吻合,罩体的前端制有一个圆孔;罩体内装有一个起到过滤作用的防护层,防护层的后半部分的形状大小与罩体的内腔相吻合,防护层的前半部分制成波纹管状且前端密封并从罩体前端的圆孔处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面积可变的医用口罩,其特征是:所述罩体和防护层后部的边缘处装有一圈软包边,所述软包边由泡沫橡胶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过滤面积可变的医用口罩,其特征是:所述软包边的外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菁苟建军谢莹莹李远陈会枝郝建芳黄峥高谊杨一凌何飞滑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