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壳式换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7075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管壳式换热结构,包括换热器管,所述换热器管内部竖向设置有分隔板。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分隔板、隔断板、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当需热交换的流体流量较小时,可选择性的打开对应的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此时,第一流体从第一流体进管进入第一分流管中,进入指定的换热器管中的分隔板内,同时,第二流体从第二流体进管进入第二分流管中,进入指定的隔断板之间,并进入热交换管中,与第一流体进行热交换,由于分隔板之间和隔断板之间体积较小,流量较小的流体可充满分隔板之间和隔断板之间的空仓,充分进行热交换,充分提高流量较小时的热交换效率,第一流体不用充满整个换热器管,节省了第一流体消耗。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壳式换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管壳式热交换器
,具体来说,涉及管壳式换热结构。
技术介绍
管壳式换热器又称列管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结构较简单,操作可靠,可用各种结构材料制造,能在高温、高压下使用,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类型。现阶段的管壳式换热器体积较大,换热器内部盛放有较多的管束,需要换热的流体经过管束进行换热,但是,需要换热的流体有时会出现流量较小的现象,由于重力原因,流量较小的流体进入换热器内部底面的管束中,而内部上方的管束中并不存在需要换热的流体,但是,为了确保换热效率,注入用以换热的流体需要充满整个换热器内部,才能与管束接触进行换热,大大浪费了用以换热的流体,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换热效率也不高,另外,为了确保换热效率,管束内径较小,需要换热的流体中难免含有杂质,容易堵塞管束,从而引起换热不畅的现象,严重使会使换热暂停。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管壳式换热结构,具备流量较小时热交换效率高、防堵塞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管壳式换热结构,包括换热器管,所述换热器管内部竖向设置有分隔板,且分隔板之间设置有热交换管,并且换热器管一端密封连接有第二流体进仓,所述第二流体进仓内部对应分隔板位置竖向设置有隔断板,所述热交换管一端贯穿换热器管并延伸至隔断板之间,且换热器管一端上方设置有第一流体进管,并且第一流体进管底面贯通连接有第一分流管,所述第一分流管底面贯穿换热器管顶面并延伸至分隔板之间,且换热器管另一端底面贯通连接有第一流体出管,并且第一流体出管顶面贯穿换热器管底面并延伸至分隔板之间,所述换热器管另一端法兰连接有第二流体出口,所述第二流体进仓上方设置有第二流体进管,且第二流体进管底面贯通连接有第二分流管,并且第二分流管贯穿第二流体进仓并延伸至隔断板之间,所述第一分流管表面设置有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二分流管表面设置有第二开关阀。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分流管底面下方位于第二流体进仓内部设置有过滤篮,且过滤篮通过安装螺栓与第二流体进仓内顶面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流体进仓一端通过法兰连接有堵板,且堵板与第二流体进仓密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板之间交错设置有导流板,所述热交换管贯穿导流板并与导流板密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篮表面开设有过滤孔,且过滤孔直径远小于热交换管内径。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管为密封结构,所述热交换管另一端延伸至第二流体出口内部。(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管壳式换热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了分隔板、隔断板、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分隔板将换热器管内部分隔成若干个独立工作的区域,隔断板将第二流体进仓隔断成若干个独立工作的区域,当需热交换的流体流量较小时,可选择性的打开对应的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此时,第一流体从第一流体进管进入第一分流管中,进入指定的换热器管中的分隔板内,同时,第二流体从第二流体进管进入第二分流管中,进入指定的隔断板之间,并进入热交换管中,与第一流体进行热交换,由于分隔板之间和隔断板之间体积较小,流量较小的流体可充满分隔板之间和隔断板之间的空仓,充分进行热交换,充分提高流量较小时的热交换效率,第一流体不用充满整个换热器管,节省了第一流体消耗。(2)、本技术采用了过滤篮,过滤篮通过安装螺栓安装在第二分流管下方出水处,第二流体从第二分流管中流出时,被过滤篮过滤,防止第二流体中含有的杂质堵塞热交换管,降低因堵塞而产生的工作暂停,使热交换更加顺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管壳式换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出的管壳式换热结构的A-A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提出的管壳式换热结构的B-B剖视图。图中:1、换热器管;2、分隔板;3、导流板;4、热交换管;5、第一流体出管;6、第二流体出口;7、第一流体进管;8、第一分流管;9、第一开关阀;10、第二流体进管;11、第二分流管;12、第二开关阀;13、隔断板;14、堵板;15、第二流体进仓;16、过滤篮;17、安装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管壳式换热结构。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管壳式换热结构,包括换热器管1,换热器管1内部竖向设置有分隔板2,分隔板2与换热器管1密封连接,且分隔板2之间设置有热交换管4,热交换管4竖向分布有多个,并且换热器管1一端密封连接有第二流体进仓15,第二流体进仓15内部对应分隔板2位置竖向设置有隔断板13,隔断板13与第二流体进仓15密封连接,热交换管4一端贯穿换热器管1并延伸至隔断板13之间,且换热器管1一端上方设置有第一流体进管7,并且第一流体进管7底面贯通连接有第一分流管8,第一分流管8底面贯穿换热器管1顶面并延伸至分隔板2之间,第一流体进管7与第一流体输送设备贯通连接,且换热器管1另一端底面贯通连接有第一流体出管5,并且第一流体出管5顶面贯穿换热器管1底面并延伸至分隔板2之间,经过热交换后的第一流体从第一流体出管5处流出,换热器管1另一端法兰连接有第二流体出口6,第二流体进仓15上方设置有第二流体进管10,且第二流体进管10底面贯通连接有第二分流管11,并且第二分流管11贯穿第二流体进仓15并延伸至隔断板13之间,第一分流管8表面设置有第一开关阀9,第一开关阀9控制第一分流管8启闭,第二分流管11表面设置有第二开关阀12,第二开关阀12控制第二分流管11启闭,分隔板2将换热器管1内部分隔成若干个独立工作的区域,隔断板13将第二流体进仓15隔断成若干个独立工作的区域,当需热交换的流体流量较小时,可选择性的打开对应的第一开关阀9和第二开关阀12,此时,第一流体从第一流体进管7进入第一分流管8中,进入指定的换热器管1中的分隔板2内,同时,第二流体从第二流体进管10进入第二分流管11中,进入指定的隔断板13之间,并进入热交换管4中,与第一流体进行热交换,由于分隔板2之间和隔断板13之间体积较小,流量较小的流体可充满分隔板2之间和隔断板13之间的空仓,充分进行热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管壳式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管(1),所述换热器管(1)内部竖向设置有分隔板(2),且分隔板(2)之间设置有热交换管(4),并且换热器管(1)一端密封连接有第二流体进仓(15),所述第二流体进仓(15)内部对应分隔板(2)位置竖向设置有隔断板(13),所述热交换管(4)一端贯穿换热器管(1)并延伸至隔断板(13)之间,且换热器管(1)一端上方设置有第一流体进管(7),并且第一流体进管(7)底面贯通连接有第一分流管(8),所述第一分流管(8)底面贯穿换热器管(1)顶面并延伸至分隔板(2)之间,且换热器管(1)另一端底面贯通连接有第一流体出管(5),并且第一流体出管(5)顶面贯穿换热器管(1)底面并延伸至分隔板(2)之间,所述换热器管(1)另一端法兰连接有第二流体出口(6),所述第二流体进仓(15)上方设置有第二流体进管(10),且第二流体进管(10)底面贯通连接有第二分流管(11),并且第二分流管(11)贯穿第二流体进仓(15)并延伸至隔断板(13)之间,所述第一分流管(8)表面设置有第一开关阀(9),所述第二分流管(11)表面设置有第二开关阀(12)。/n

【技术特征摘要】
1.管壳式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管(1),所述换热器管(1)内部竖向设置有分隔板(2),且分隔板(2)之间设置有热交换管(4),并且换热器管(1)一端密封连接有第二流体进仓(15),所述第二流体进仓(15)内部对应分隔板(2)位置竖向设置有隔断板(13),所述热交换管(4)一端贯穿换热器管(1)并延伸至隔断板(13)之间,且换热器管(1)一端上方设置有第一流体进管(7),并且第一流体进管(7)底面贯通连接有第一分流管(8),所述第一分流管(8)底面贯穿换热器管(1)顶面并延伸至分隔板(2)之间,且换热器管(1)另一端底面贯通连接有第一流体出管(5),并且第一流体出管(5)顶面贯穿换热器管(1)底面并延伸至分隔板(2)之间,所述换热器管(1)另一端法兰连接有第二流体出口(6),所述第二流体进仓(15)上方设置有第二流体进管(10),且第二流体进管(10)底面贯通连接有第二分流管(11),并且第二分流管(11)贯穿第二流体进仓(15)并延伸至隔断板(13)之间,所述第一分流管(8)表面设置有第一开关阀(9),所述第二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浩王雨杜明周向晖
申请(专利权)人:抚顺欣和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