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蒲公英黑茶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70034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蒲公英黑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蒲公英黑茶,还进一步经粉碎定量分装于滤纸袋,经封口、杀菌、包装等工序制得蒲公英黑茶袋泡茶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四川黑茶本身口感上的粗涩感,产品冲泡后茶汤橙黄透明,香气淡雅,具有古树茶的杯底香,口感柔和,增添了人们对蒲公英茶和黑茶的喜饮性。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不仅能满足人们对蒲公英的功效的需求,也为喜好饮用黑茶的人们同时得益于黑茶的品味和效果。袋泡茶给人们提供了一种便于携带、冲饮方便的产品包装,给人们增添了对饮茶更多的选择,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配方下的黑茶能有效改善胃肠道症状,对便秘、消化不良的改善显著。

A dandelion black tea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蒲公英黑茶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制作工艺,尤其涉及一种蒲公英黑茶的制作方法以及采用该制作方法制得的蒲公英黑茶。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需求,越来越多的植物性药材被开发利用,尤其是具有营养和保健功效的药食两用植物不断被深层次的开发利用,给人们提供更多的方便的食用方法,结合我国人民具有喜好饮茶的习惯,各种保健茶也应运而生,以药食兼用资源的蒲公英制作的茶产品,也已被大众广泛的接受和应用。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是菊科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蒲公草、黄花地丁、黄花三七、婆婆丁等,有多种同属植物均可入药,统称为药用蒲公英(Taraxacumofficinade)。蒲公英原产欧洲,分步极广,全世界约2000余种,我国约70种及1个变种,至少27种中药材蒲公英来源于本属,资源丰富。中医传统上认为蒲公英为“解热凉血之要药”,“至贱而有大功”。其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之功效,常用于乳痛、肺痛、肠痛、痄腮、瘰病、疗疮肿毒、目赤、咽痛、温热黄疸、热淋涩痛、蛇虫咬伤等症,民间也作食用。国家卫生部将蒲公英列入第三批药食兼用资源目录。蒲公英的营养价值:蒲公英的可食率高达84%,营养价值丰富。据测定,每100g蒲公英可食用部位含水分84g,蛋白质4.8g,脂肪1.1g,碳水化合物11g,粗纤维2.1g,灰分3.1g,能量205.02kj,钙216mg,磷115mg,铁量高达12.4mg,胡萝卜素7.35mg、维生素B10.13mg尼克酸1.9mg、维生素C47mg,以及天冬氨酸1073.2mg,甘氨酸466.0mg,丙氨酸502.0mg,苏氨酸709.9mg,丝氨酸381.8mg,谷氨酸1073.2mg,胱氨酸40.2mg,精氨酸550.6mg,脯氨酸526.5mg,酪氨酸325.6mg,苯丙酸498.4mg,赖氨酸325.6mg,组氨酸180.9mg。可见,蒲公英中各种营养素含量都很高且比较均衡,尤其高铁、磷、钙等矿物元素及维生素、必需氨基酸含量及低热量最突出。蒲公英同属植物中均含有多种成分。主要有胡萝卜素类、三萜类、甾醇类、黄酮类。倍半萜内酯类、咖啡酸、绿原酸、挥发油、香豆素类、酚酸类、脂肪酸、胆碱、果糖、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等。蒲公英的生理功能:(1)广谱抗菌作用,蒲公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卡他球菌亦有一定的杀菌作用。(2)抗内毒素作用、(3)抗损伤作用、(4)抗肿瘤作用、(5)免疫调节作用、(6)抗氧化自由基作用、(7)保肝利胆作用。中医临床常适用于疗疮肿毒、乳痛、瘰沥目赤、咽痛、肺痛、肠痛、湿热黄疸,热淋涩痛等症侯。茶叶对人体的保健作用和药效作用,是茶叶中多种化学成分的综合作用,但其主要的活性成分为茶多酚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茶儿茶素类化合物为自由基的捕获器,所谓自由基,即体内正常生理情况下能不断地产生,也不断地清除,以达到平衡的一些物质,这些物质有活性氧(O-)和氢氧基(OH-)等。由于病理因素和环境因素而使人体体内自由基产生过多,或不能及时清除而积聚在体内,造成体内自由基的堆积。自由基对生物大分子会产生毒性,特别是对细胞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这种过氧化具有毒性,表现为免疫功能下降而易于出现感染——各种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肿瘤,心血管疾病、易衰老等等。所以,自由基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罪魁祸首,茶儿茶素有清除自由基的良好功效,茶是天然植物产品,是理想的保健饮品。据近几年来的临床医学研究进一步证明,茶多酚中的儿茶素类具有抗氧化、防辐射、降脂、抗癌、抗衰老及其他作用。黑茶,在鲜叶选料、工艺流程和对其色泽、品质的要求上,都具有其独特的标准与风味,形成了不同于绿茶、红茶、黄茶、白茶、花茶等独占一个“黑”字茶类。黑茶在加工的过程中,要经过二十多天的湿坯堆积,所以毛茶的色由绿逐渐变黑,成品团块茶叶的色泽为黑褐色,并形成了茶品的独特风味,这即是黑茶的由来。黑茶其制作基本工艺流程是高温杀青、揉捻、堆积做色、干燥。由于黑茶一般原料较粗老,加之制造过程中往往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因而叶色油黑或黑褐,故称黑茶。黑茶在其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普诺尔成分,能够起到防止脂肪堆积的作用。每天坚持饮用黑茶,会对抑制腹部脂肪的增加有明显的效果。黑茶中还含有在其他茶类中尚未发现的甲氧基苯及其衍生物,这类物质使黑茶香味陈醇,也是黑茶香气味特征的鉴定依据之一。在黑茶中存在着大量的不饱和萜烯醇类,尤以橙花叔醇最为显著,另外还有丰富的芳樟醇及其氧化物,这些不饱和萜烯醇类在黑茶陈香气味特征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据测定,与其他茶类比较,黑茶中的茶多糖含量最高、活性最强,而多糖能够降低血糖、血脂,有抗血凝、抗血栓的作用。将茶多糖分离,对其进行体液和细胞免疫的药效实验,结果显示,均有明显增强双相免疫的作用,同时有降低血糖、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脂的趋势,这对于老年退化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针对老年人机体抵抗力的下降,也可使其免疫力有所提高。茶多糖对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增加冠脉流量、延长存活时间(缺氧条件下)、抵抗紫外线、X射线辐射方面均具有显著效果。黑茶中的茶色素有明显的抗菌作用,黑茶因采摘原料较粗老,矿质元素含量也比其他茶类高,氟对预防龋和防治老年骨质疏松有出色效果,硒能刺激免疫蛋白及抗体的产生,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并对治疗冠心病、抑制癌细胞的发生和发展有作用。黑茶中富含的茶皂素具有溶血、降胆固醇、抗菌、抗凝活性、镇静活性、抗癌活性和降血压功能。该茶还具有清热润肺、消滞去积之功效。将可食药用的食材制作成茶,是目前很多相关企业制备茶饮的应用原料和方法,然而,由于很多食药用原生植物的属性不同,生长习性和环境不同,其食用或药用植物的质地以及化学成分不同,在制茶过程中均采用茶叶制茶的延用方法,致使很多市售的茶类产品都是一种普遍的工艺方法,这不仅使各种茶类产品的口感不佳,均呈现有草青味或焦糊味,同时也因制备工艺中不顾及食药植物化学成分的变化,致使产品没有或失去原有的功能性效果,甚至产生有毒的副作用。现有蒲公英茶的制作方法,中国专利、文献资料中均有较多的报道,如中国专利CN1366829A公开的蒲公英根茶制作方法,其方法是将蒲公英的根洗净切成5毫米左右的小段,然后置于烤箱中,在200-300℃温度中烘干,取出后在蒸笼中蒸15分钟,取出后自然降温,然后用粉碎机粉碎使颗粒在3毫米以下,再放到炒锅中在500-1000℃的温度下,炒3分钟以上,炒至颜色为浅褐色为止,取出降至常温,即可包装。由此可见,虽然该技术方案已将蒲公英制作成用开水浸泡后颜色为酱红色的速溶茶,但其由于蒲公英的根部含有大量的白色汁液,切碎后,其汁液外溢,经高温后定会使其燋化,再将其在500-1000℃高温条件下炒制,燋化和碳化最终使蒲公英根的化学成分产生质的变化,其产品的口味为咖啡味,其营养丰富的可能性已不复存在,在某中意义上来说,也不会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蒲公英黑茶,其特征在于,该蒲公英黑茶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蒲公英0.9~1.1份,黑毛茶3.9~4.1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蒲公英黑茶,其特征在于,该蒲公英黑茶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蒲公英0.9~1.1份,黑毛茶3.9~4.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蒲公英黑茶,其特征在于,该蒲公英黑茶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蒲公英1份,黑毛茶4份。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蒲公英黑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蒲公英与黑毛茶分别粉碎,各自称取重量份的蒲公英与黑毛茶进行混合;
(2)依照GB/T23776-2018标准,经封口、杀菌、包装,即得一种蒲公英黑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蒲公英由如下方法制得:
(1)取优质蒲公英除杂,洗净,切成3~6cm后自然晾晒,得预处理蒲公英备用;
(2)将预处理蒲公英放入揉捻机内揉捻,结束后将揉捻蒲公英放入烘烤机中进行烘烤,完成烘烤后晾凉,得成品蒲公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自然晾晒至蒲公英叶失水30%~5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作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胥伟陈盛相邹瑶徐冉罗微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