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状态检测装置、方法及电动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6939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线状态检测装置、方法及电动汽车,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微处理器;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电源,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通过串联的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天线的第一端,所述天线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微处理器,用于获得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公共端的电压来判断所述天线的状态;其中,所述天线的状态包括:所述天线连接正常状态、所述天线断开状态和所述天线短路状态。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维修人员可以根据检测装置检测出天线的故障原因,无需再细致排查,大大提高了维修效率。

Antenna state detection device, method and electric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状态检测装置、方法及电动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状态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天线状态检测装置、方法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无线设备一般是通过外接天线实现通讯功能,例如,汽车天线。外接天线不再局限于收听广播,而是涵盖了无线遥控、GPS以及4G上网等多种功能,外形上也已经脱离了当年笔直的外观限制,“进化”出了各种不同的外形。于是,就无法直观的看出外接天线是否正确地接入到电路中。在无线设备中一般设置有专用的天线检测电路,但是这类电路只能检测两种状态:高电平状态与低电平状态。对应的,高电平状态表征外接天线未正确安装在天线位置上,即天线与无线设备连接不成功;低电平状态表征外接天线正确安装在天线位置上,即天线与无线设备连接成功。但是,外接天线即使正确安装在天线位置上也会出现外接天线与无线设备连接不成功的情况,现有天线检测电路无法检测出上述情况的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状态检测装置、方法及电动汽车,能够检测出天线即使正确安装在天线位置上也会出现外接天线与无线设备连接不成功的原因,以便提高维修效率。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天线状态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微处理器;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电源,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通过串联的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天线的第一端,所述天线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微处理器,用于获得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公共端的电压来判断所述天线的状态;其中,所述天线的状态包括:所述天线连接正常状态、所述天线断开状态和所述天线短路状态。可选的,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电压箝位电路;所述电压箝位电路,用于在所述天线短路到所述电源时,将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电压箝位为所述电源的电压值;所述天线断路状态包括所述天线短路到地和所述天线短路到电源。可选的,所述电压箝位电路包括:第一箝位二极管与第二箝位二极管;所述第一箝位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箝位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箝位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箝位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一箝位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可选的,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抗干扰电路;所述抗干扰电路串联在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天线的第一端之间。可选的,所述抗干扰电路包括:电容和电感;所述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感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天线的第一端之间。可选的,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防静电二极管;所述防静电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天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防静电二极管的第二端接地。可选的,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滤波电容;所述滤波电容并联在所述第四电阻的两端。可选的,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防反二极管;所述防反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电源,所述防反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天线状态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获得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公共端的电压;根据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公共端的电压来判断所述天线的状态;其中,所述天线的状态包括:所述天线连接正常状态、所述天线断开状态和所述天线短路状态。在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括汽车天线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汽车天线的状态;其中,所述汽车天线的状态包括:所述天线在位状态、所述天线不在位状态和所述天线短路状态。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本申请提供的天线状态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微处理器;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电源,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通过串联的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天线的第一端,所述天线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微处理器,用于获得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公共端的电压来判断所述天线的状态;其中,所述天线的状态包括:所述天线连接正常状态、所述天线断开状态和所述天线短路状态。采用上述检测装置可以适用于各种无线设备的外接天线检测,当检测外接天线的状态时,微处理器可以通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与第四电阻的电阻值计算出第三电阻与第四电阻的公共端的电压,通过该电压值可以判断出天线的状态,具体包括天线连接正常状态、断开状态和短路状态。由此,不仅可以检测出外接天线的连接状态是否正常,还可以检测出外接天线即使正确安装在天线位置上也会出现外接天线与无线设备连接不成功的原因,即,天线短路状态。维修人员可以根据检测装置检测出天线的故障原因,无需再细致排查,大大提高了维修效率。附图说明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天线状态检测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天线状态检测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天线状态检测装置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天线状态检测装置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天线状态检测装置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天线状态检测装置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天线状态检测装置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天线状态检测装置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天线状态检测装置的应用实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申请提供的检测装置不仅可以检测出外接天线的连接状态是否正常,还可以检测出外接天线的天线短路状态。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该图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天线状态检测装置的示意图。该天线状态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微处理器100;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电源,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通过串联的所述第三电阻R3与所述第四电阻R4接地,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天线的第一端,所述天线的第二端接地;当天线连接状态正常时,R3串联R4与R2串联天线电阻并联,再与R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状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微处理器;/n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电源,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通过串联的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天线的第一端,所述天线的第二端接地;/n所述微处理器,用于获得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公共端的电压来判断所述天线的状态;其中,所述天线的状态包括:所述天线连接正常状态、所述天线断开状态和所述天线短路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状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微处理器;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电源,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通过串联的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天线的第一端,所述天线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微处理器,用于获得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公共端的电压来判断所述天线的状态;其中,所述天线的状态包括:所述天线连接正常状态、所述天线断开状态和所述天线短路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电压箝位电路;
所述电压箝位电路,用于在所述天线短路到所述电源时,将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电压箝位为所述电源的电压值;所述天线断路状态包括所述天线短路到地和所述天线短路到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箝位电路包括:第一箝位二极管与第二箝位二极管;
所述第一箝位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箝位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箝位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箝位二极管的阳极接地;
所述第一箝位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抗干扰电路;
所述抗干扰电路串联在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天线的第一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英菲
申请(专利权)人: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