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式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782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式除尘器,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气管、过滤段、第一切换阀、中转箱、第二切换阀和水箱;所述进气管为文氏管,且所述进气管的进气端和所述水箱间设置有喷淋段;所述中转箱通过所述第一切换阀与所述过滤段连通,所述中转箱通过所述第二切换阀与所述水箱连通,且所述第一切换阀和所述第二切换阀不同时开启;所述喷淋段包括总管和与所述总管连通的若干分管,所述总管和所述水箱连通,所述分管的游离端插设进所述进气管内,且所述分管环绕所述进气管的中心轴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持水箱内水位的稳定。

A kind of wet dust rem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式除尘器
本技术涉及环保除尘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式除尘器。
技术介绍
湿式除尘器使含尘气体与液体(一般为水)密切接触,利用水滴和颗粒的惯性碰撞或者利用水和粉尘的充分混合作用及其他作用捕集颗粒或使颗粒增大或留于固定容器内达到水和粉尘分离效果的装置。湿式除尘器在去除粉尘粒子的同时,还可以去除气体中的水蒸气以及某些气态污染物,因而既能起到除尘的效果,又可以起到冷却、净化的作用。此外,湿式除尘器能够处理高温、高湿气流,高比电阻粉尘以及易燃易爆的含尘气体,因而能够降低在处理铝镁等易燃易爆粉尘时的安全隐患。但是,对粉尘进行旋风分离的部分为高负压,而水箱的内部为常压,因而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保证水箱内水位的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湿式除尘器,其能够保持水箱内水位的稳定。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湿式除尘器,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气管、过滤段、第一切换阀、中转箱、第二切换阀和水箱;所述进气管为文氏管,且所述进气管的进气端和所述水箱间设置有喷淋段;所述中转箱通过所述第一切换阀与所述过滤段连通,所述中转箱通过所述第二切换阀与所述水箱连通,且所述第一切换阀和所述第二切换阀不同时开启;所述喷淋段包括总管和与所述总管连通的若干分管,所述总管和所述水箱连通,所述分管的游离端插设进所述进气管内,且所述分管环绕所述进气管的中心轴分布。进一步的,所述湿式除尘器还包括除雾段,所述除雾段位于所述过滤段的上方;所述除雾段包括用于吸附水雾的吸附物。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的侧壁开设有处理口,以排出污泥;所述水箱内设置有刮泥组件,所述刮泥组件包括刮泥板、推杆和挡泥板;所述刮泥板和所述挡泥板均位于所述水箱的底部,且所述刮泥板和所述挡泥板相对设置,所述推杆和所述刮泥板连接并能够推动所述刮泥板。进一步的,所述挡泥板靠近所述处理口设置,且所述中转箱和所述水箱的连通处靠近所述挡泥板分布。进一步的,所述水箱内设置有氢气传感器,且所述水箱的上表面开设有排气口。进一步的,所述水箱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中转箱呈锥形设置,且所述中转箱的内壁涂覆有超疏水层。进一步的,所述中转箱的上表面连接有清洁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中转箱的上端部通过第一切换阀与过滤段的下方连通,中转箱的下端部通过第二切换阀与水箱连通;第一切换阀和第二切换阀不同时开启,因而在初始状态下,第一切换阀处于开启的状态,第二切换阀处于关闭的状态;然后携带粉尘颗粒的液滴沿过滤段的内壁沉落至中转箱中;当中转箱中的液体到达设定的液位高度时,关闭第一切换阀并将第二切换阀开启,从而将中转箱中的液体排放至水箱中;利用临时盛放的中转箱,同时配合第一切换阀和第二切换阀的开闭状态,能够实现过滤段和水箱的隔离,因而避免过滤段的高负压状态对水箱内水位的影响,以保持水箱内水位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水箱的透视图。图中标号说明:1、进气管;2、除雾段;3、过滤段;4、中转箱;41、第一切换阀;42、第二切换阀;43、清洁管;5、水箱;51、排气口;52、氢气传感器;53、液位传感器;54、处理口;61、刮泥板;62、挡泥板;63、推杆;71、总管;72、分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湿式除尘器的一实施例,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气管1、过滤段3、第一切换阀41、中转箱4、第二切换阀42和水箱5,进气管1和过滤段3的下方连通;中转箱4用于临时性的盛放含有粉尘的洗涤水,中转箱4的上端部通过第一切换阀41与过滤段3的下方连通,中转箱4的下端部通过第二切换阀42与水箱5连通。同时水箱5的上方通过喷淋管和进气管1的进气端连通,喷淋管将水箱5内的水喷射再进气管1的进气端,以使粉尘颗粒和液滴碰撞。进气管1为文氏管,粉尘颗粒以气流相同的速度进入喉管,而液滴的轴向初速度为0,由于气流曳力子在喉管部分逐渐被加速。在液滴加速的过程中,由于液滴与粉尘粒子之间惯性碰撞,从而实现粉尘粒子的捕集。本实施例中过滤段3为旋风洗涤器,进气管1内的污染气体进入外涡旋区,携带粉尘颗粒的液滴被甩向旋风洗涤器的湿壁上,然后沿壁面沉落至中转箱4中。参照图1,第一切换阀41和第二切换阀42不同时开启,因而在初始状态下,第一切换阀41处于开启的状态,第二切换阀42处于关闭的状态。然后携带粉尘颗粒的液滴沿过滤段3的内壁沉落至中转箱4中。当中转箱4中的液体到达设定的液位高度时,关闭第一切换阀41并将第二切换阀42开启,从而将中转箱4中的液体排放至水箱5中。利用临时盛放的中转箱4,同时配合第一切换阀41和第二切换阀42的开闭状态,能够实现过滤段3和水箱5的隔离,因而避免过滤段3的高负压状态对水箱5内水位的影响,以保持水箱5内水位的稳定性。参照图1,喷淋管包括总管71和若干分管72,全部的分管72均与上述总管71连通,总管71的下端部和水箱5连通,以将水箱5中的洗涤水喷射至进气管1中。全部的分管72均插设进进气管1中,且全部的分管72均环绕进气管1的中心轴分布。参照图1,湿式除尘器还包括除雾段2,除雾段2位于过滤段3的上方。利用过滤段3处理后的洁净气体会经过滤段3的上方排出,但是气体中会携带一定量水分子,因而设置除雾段2就是用于吸附洁净气体中的水分子。除雾段2包括包括用于吸附水雾的吸附物,本实施例中吸附物可以选用丝网滤芯等。参照图1和图2,水箱5的侧壁开设有处理口54,以便于清理水箱5内部的沉淀物,在除尘时需要将处理口54封闭。水箱5内还设置有刮泥组件,刮泥组件包括刮泥板61、挡泥板62和推杆63。其中,刮泥板61和挡泥板62均设置在箱体的底部,且刮泥板61和挡泥板62相对设置。挡泥板62设置在靠近处理口54的位置处,同时刮泥板61设置在远离处理口54的相对侧,因而可以利用刮泥板61将沉淀在箱体底部的沉淀物推至处理口54附近,以便于清理。推杆63和刮泥板61连接,以利用推杆63驱动刮泥板61运动,从而将沉淀物推至处理口54处。挡泥板62设置在水箱5底部的棱边处,减少接缝处的沉淀物,以便于清理。挡泥板62和刮泥板61均与水箱5的底壁接触,因而挡泥板62和刮泥板61均呈弧形设置。此外,推杆63和水箱5的连接处通过直线轴承连接,同时使用密封件密封设置。参照图1和图2,中转箱4和水箱5的连通处靠近挡泥板62设置。因为沉淀物主要分布在连通处的下方,因而在靠近连通处的位置设置挡泥板62能够减少接缝处的沉淀物。参照图1和图2,水箱5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53,便于监测水箱5内液位的高度,从而可以通过补水阀及时进行补水。水箱5内设置有氢气传感器52,同时水箱5的上方还开设有排气口51。参照图1,中转箱4呈锥形设置,以减小中转箱4内的沉淀物。同时中转箱4的内壁涂覆有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气管、过滤段、第一切换阀、中转箱、第二切换阀和水箱;所述进气管为文氏管,且所述进气管的进气端和所述水箱间设置有喷淋段;所述中转箱通过所述第一切换阀与所述过滤段连通,所述中转箱通过所述第二切换阀与所述水箱连通,且所述第一切换阀和所述第二切换阀不同时开启;所述喷淋段包括总管和与所述总管连通的若干分管,所述总管和所述水箱连通,所述分管的游离端插设进所述进气管内,且所述分管环绕所述进气管的中心轴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气管、过滤段、第一切换阀、中转箱、第二切换阀和水箱;所述进气管为文氏管,且所述进气管的进气端和所述水箱间设置有喷淋段;所述中转箱通过所述第一切换阀与所述过滤段连通,所述中转箱通过所述第二切换阀与所述水箱连通,且所述第一切换阀和所述第二切换阀不同时开启;所述喷淋段包括总管和与所述总管连通的若干分管,所述总管和所述水箱连通,所述分管的游离端插设进所述进气管内,且所述分管环绕所述进气管的中心轴分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式除尘器还包括除雾段,所述除雾段位于所述过滤段的上方;所述除雾段包括用于吸附水雾的吸附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的侧壁开设有处理口,以排出污泥;所述水箱内设置有刮泥组件,所述刮泥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汉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