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转气缸连接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38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翻转气缸连接座,涉及气动装置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第一底侧基架上安装有用于活动支撑气动翻转装置的第二上侧卡合基体;气动翻转装置的底侧面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底连固定块;底连推进调节板上侧设有卡合在第三卡合槽口内的第四上侧固定卡板;第二横向通体槽内装设有推进主杆;推进主杆上设有与贯穿安装在推进调节螺槽上的推进螺纹杆;推进主杆上活动装设有安装在第一基架安装边槽内的轴承套环;转动轴杆的端侧设有卡合安装在端侧联动卡合槽内的端侧卡合柱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推进主杆对气动翻转装置的位置进行调节,便于气动翻转装置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定量化移动,也通过相应结构实现了手动调节和自动化调节。

A connecting seat for overturning cyl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转气缸连接座
本技术涉及气动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翻转气缸连接座。
技术介绍
气动装置通过气体的压强或膨胀产生的力来做功的装置,即将压缩空气的弹性能量转换为动能的机件。如气缸、气动马达、蒸汽机等。气动装置是一种动力传动形式装置,亦为能量转换装置,利用气体压力来传递能量。气动装置分为很多类型,例如常见的气动翻转/旋转装置,对一些需要进转动的工件、机构进行翻转、旋转,而针对一些不定期更换待加工工件、机构,更换后的待加工工件、机构的结构类型、尺寸也会有所改变,这时为了匹配更换后的待加工工件、机构,翻转气动装置的位置就需要进行调节,如何在保证其稳固性的前提下,快速的进行翻转气动装置的匹配性位置调节操作,成为快速配合不同工件加工,提升操作效率的重要前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翻转气缸连接座,通过推进主杆对气动翻转装置的位置进行调节,便于气动翻转装置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定量化移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翻转气缸连接座,包括气动翻转装置,包括第一底侧基架;第一底侧基架的一边侧面板上开设有第一基架安装边槽;第一底侧基架的上侧端设有朝内设置的一对第一基架内向卡条板;第一底侧基架的另一侧面板上开设有动力装置安装槽;第一底侧基架的面板上开设有与动力装置安装槽相连通的第一基架边板通孔;第一底侧基架上安装有用于活动支撑气动翻转装置的第二上侧卡合基体;第二上侧卡合基体上开设有贯穿第二上侧卡合基体一对侧面的第二横向通体槽;第二上侧卡合基体上开设有与第二横向通体槽垂直相通的第二纵向连通槽;第二上侧卡合基体的两侧面上都开设有与第一基架内向卡条板相配合的第二边侧条槽。气动翻转装置的底侧面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底连固定块;第三底连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三卡合槽口;第三底连固定块上开设有与第三卡合槽口相连通的第三配合安装孔;包括活动安装在第二横向通体槽、第二纵向连通槽内的底连推进调节板;底连推进调节板上侧设有卡合在第三卡合槽口内的第四上侧固定卡板;第四上侧固定卡板上开设有与第三配合安装孔相配合的第四卡板通孔;底连推进调节板上开设有推进调节螺槽。第二横向通体槽内装设有推进主杆;推进主杆上设有与贯穿安装在推进调节螺槽上的推进螺纹杆;推进主杆上活动装设有安装在第一基架安装边槽内的轴承套环;推进螺纹杆的端侧面上开设有端侧联动卡合槽;包括安装在动力装置安装槽内的边侧动力装置;边侧动力装置的输出轴连接有活动穿过第一基架边板通孔的转动轴杆;转动轴杆的端侧设有卡合安装在端侧联动卡合槽内的端侧卡合柱体。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底侧基架的底侧面板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底板边侧缺口槽;第一底侧基架上开设有与第一底板边侧缺口槽相连通的第一底板通孔;第二上侧卡合基体的底侧面上开设有与第一底板通孔相配合的第二底侧螺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推进主杆的一端侧设有端侧调节盘;端侧调节盘的外侧面板上开设有相应的四角槽/六角槽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三底连固定块和底连推进调节板的板块宽度尺寸与第二纵向连通槽的槽体宽度尺寸相配合;底连推进调节板底部的宽度尺寸与第二横向通体槽的槽体尺寸相配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底侧基架与第二上侧卡合基体组合安装后的结构中,第一基架安装边槽、第二横向通体槽、第一基架边板通孔、动力装置安装槽为贯通结构。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气动翻转装置的连接结构上设置第一底侧基架、第二上侧卡合基体,通过在气动翻转装置底侧设置活动按在第二横向通体槽、第二纵向连通槽内的第三底连固定块、底连推进调节板,通过推进主杆对气动翻转装置的位置进行调节,便于气动翻转装置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定量化移动;2、本技术通过在推进主杆上设置轴承套环,使得推进主杆转动调节更加稳固、顺滑,在推进主杆一端侧设置端侧调节盘,便于手动调节;在推进主杆另一端设置边侧动力装置进行驱动,便于自动化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部件分离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部件分离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部件分离后的底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部分部件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推进主杆及相关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气动翻转装置和底连推进调节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底侧基架;2-第二上侧卡合基体;3-气动翻转装置;4-底连推进调节板;5-推进主杆;6-边侧动力装置;101-第一基架安装边槽,102-第一基架内向卡条板,103-动力装置安装槽,104-第一基架边板通孔,105-第一底板边侧缺口槽,106-第一底板通孔;201-第二横向通体槽,202-第二纵向连通槽,203-第二边侧条槽,204-第二底侧螺孔;301-第三底连固定块,302-第三卡合槽口,303-第三配合安装孔;401-第四上侧固定卡板,402-推进调节螺槽,403-第四卡板通孔;501-推进螺纹杆,502-轴承套环;503-端侧调节盘,504-端侧联动卡合槽;601-转动轴杆,602-端侧卡合柱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为一种翻转气缸连接座,包括第一底侧基架1;第一底侧基架1的一边侧面板上开设有第一基架安装边槽101;第一底侧基架1的上侧端设有朝内设置的一对第一基架内向卡条板102;第一底侧基架1的另一侧面板上开设有动力装置安装槽103;第一底侧基架1的面板上开设有与动力装置安装槽103相连通的第一基架边板通孔104。第一底侧基架1上安装有用于活动支撑气动翻转装置3的第二上侧卡合基体2;第二上侧卡合基体2上开设有贯穿第二上侧卡合基体2一对侧面的第二横向通体槽201;第二上侧卡合基体2上开设有与第二横向通体槽201垂直相通的第二纵向连通槽202;第二上侧卡合基体2的两侧面上都开设有与第一基架内向卡条板102相配合的第二边侧条槽203。气动翻转装置3的底侧面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底连固定块301;第三底连固定块301上开设有第三卡合槽口302;第三底连固定块301上开设有与第三卡合槽口302相连通的第三配合安装孔303;包括活动安装在第二横向通体槽201、第二纵向连通槽202内的底连推进调节板4;底连推进调节板4上侧设有卡合在第三卡合槽口302内的第四上侧固定卡板401;第四上侧固定卡板401上开设有与第三配合安装孔303相配合的第四卡板通孔403;底连推进调节板4上开设有推进调节螺槽402。第二横向通体槽201内装设有推进主杆5;推进主杆5上设有与贯穿安装在推进调节螺槽402上的推进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转气缸连接座,包括气动翻转装置(3),其特征在于:/n包括第一底侧基架(1);/n所述第一底侧基架(1)的一边侧面板上开设有第一基架安装边槽(101);/n所述第一底侧基架(1)的上侧端设有朝内设置的一对第一基架内向卡条板(102);/n所述第一底侧基架(1)的另一侧面板上开设有动力装置安装槽(103);/n所述第一底侧基架(1)的面板上开设有与动力装置安装槽(103)相连通的第一基架边板通孔(104);/n所述第一底侧基架(1)上安装有用于活动支撑气动翻转装置(3)的第二上侧卡合基体(2);/n所述第二上侧卡合基体(2)上开设有贯穿第二上侧卡合基体(2)一对侧面的第二横向通体槽(201);/n所述第二上侧卡合基体(2)上开设有与第二横向通体槽(201)垂直相通的第二纵向连通槽(202);/n所述第二上侧卡合基体(2)的两侧面上都开设有与第一基架内向卡条板(102)相配合的第二边侧条槽(203);/n所述气动翻转装置(3)的底侧面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底连固定块(301);/n所述第三底连固定块(301)上开设有第三卡合槽口(302);/n所述第三底连固定块(301)上开设有与第三卡合槽口(302)相连通的第三配合安装孔(303);/n包括活动安装在第二横向通体槽(201)、第二纵向连通槽(202)内的底连推进调节板(4);/n所述底连推进调节板(4)上侧设有卡合在第三卡合槽口(302)内的第四上侧固定卡板(401);/n所述第四上侧固定卡板(401)上开设有与第三配合安装孔(303)相配合的第四卡板通孔(403);/n所述底连推进调节板(4)上开设有推进调节螺槽(402);/n所述第二横向通体槽(201)内装设有推进主杆(5);/n所述推进主杆(5)上设有与贯穿安装在推进调节螺槽(402)上的推进螺纹杆(501);/n所述推进主杆(5)上活动装设有安装在第一基架安装边槽(101)内的轴承套环(502);/n所述推进螺纹杆(501)的端侧面上开设有端侧联动卡合槽(504);/n包括安装在动力装置安装槽(103)内的边侧动力装置(6);/n所述边侧动力装置(6)的输出轴连接有活动穿过第一基架边板通孔(104)的转动轴杆(601);/n所述转动轴杆(601)的端侧设有卡合安装在端侧联动卡合槽(504)内的端侧卡合柱体(6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转气缸连接座,包括气动翻转装置(3),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底侧基架(1);
所述第一底侧基架(1)的一边侧面板上开设有第一基架安装边槽(101);
所述第一底侧基架(1)的上侧端设有朝内设置的一对第一基架内向卡条板(102);
所述第一底侧基架(1)的另一侧面板上开设有动力装置安装槽(103);
所述第一底侧基架(1)的面板上开设有与动力装置安装槽(103)相连通的第一基架边板通孔(104);
所述第一底侧基架(1)上安装有用于活动支撑气动翻转装置(3)的第二上侧卡合基体(2);
所述第二上侧卡合基体(2)上开设有贯穿第二上侧卡合基体(2)一对侧面的第二横向通体槽(201);
所述第二上侧卡合基体(2)上开设有与第二横向通体槽(201)垂直相通的第二纵向连通槽(202);
所述第二上侧卡合基体(2)的两侧面上都开设有与第一基架内向卡条板(102)相配合的第二边侧条槽(203);
所述气动翻转装置(3)的底侧面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底连固定块(301);
所述第三底连固定块(301)上开设有第三卡合槽口(302);
所述第三底连固定块(301)上开设有与第三卡合槽口(302)相连通的第三配合安装孔(303);
包括活动安装在第二横向通体槽(201)、第二纵向连通槽(202)内的底连推进调节板(4);
所述底连推进调节板(4)上侧设有卡合在第三卡合槽口(302)内的第四上侧固定卡板(401);
所述第四上侧固定卡板(401)上开设有与第三配合安装孔(303)相配合的第四卡板通孔(403);
所述底连推进调节板(4)上开设有推进调节螺槽(402);
所述第二横向通体槽(201)内装设有推进主杆(5);
所述推进主杆(5)上设有与贯穿安装在推进调节螺槽(402)上的推进螺纹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新六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