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段棘齿式椎弓根螺钉,包括设有外螺纹的螺钉和连接在螺钉下端部的U型钉帽,螺钉中同轴设有从螺钉下端面向上端方向延伸的螺纹孔,螺纹孔中螺装可旋入或者旋出螺纹孔的内螺杆;位于螺纹孔孔段的螺钉钉壁上环形设有多个从螺钉外侧贯通至螺纹孔的铰装孔,铰装孔中铰装有能摆出螺钉外侧一部分或者摆入螺钉内的棘齿,棘齿依靠旋入螺纹孔的内螺杆将其顶出至铰装孔外侧一部分,螺钉从骨质中旋出时可依靠骨质的挤压力将摆出螺钉外侧的棘齿重新压入螺钉内。该椎弓根螺钉结构简单,强度高,能提高椎弓根螺钉与骨质的接触面积和膨胀力,从而提高椎弓根螺钉的安装强度,其次,能方便实现椎弓根螺钉从骨质上进行拆卸。
A kind of middle ratchet pedicle scre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段棘齿式椎弓根螺钉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段棘齿式椎弓根螺钉。
技术介绍
椎弓根螺钉是脊柱手术中最常使用的医疗器械,对于治疗脊柱肿瘤、脊柱创伤、脊柱退变及脊柱畸形至关重要;椎弓根螺钉是现有的椎弓根螺钉通常包括实心结构的螺钉和连接在螺钉尾部的U型钉帽,U型钉帽可以固定连接或者通过球铰链结构连接在螺钉的尾部,U型钉帽用于连接固定棒,因此,通过固定棒可将多根椎弓根螺钉进行固定连接,因此,实现两个或多个节段椎体固定;临床医生希望植入椎弓根螺钉坚强有力,螺钉越长,螺钉直径越粗植入的椎弓根螺钉越有力,但是受椎体长短及椎弓根粗细所限,植入的椎弓根螺钉往往无法更长或者更粗,普通椎弓根螺钉所提供的力量可以基本满足骨质良好的中青年患者手术需要,但是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普通椎弓根螺钉往往会出现螺钉松动或者拔出的现象,这会直接造成手术失败,目前针对骨质疏松患者有数种椎弓根螺钉,如骨水泥钉及钉尾膨胀螺钉等,但是上述螺钉一旦植入人体往往无法取出;鉴于此,有必要技术一种可以在有限的尺寸内更有力、而且能够取出的椎弓根螺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提高椎弓根螺钉与骨质的接触面积,增加螺钉的把持力及抗拔出能力,而且能够实现椎弓根螺钉从骨质上进行拆卸的中段棘齿式椎弓根螺钉。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设有外螺纹的螺钉和连接在螺钉下端部的U型钉帽,其结构特点是:所述螺钉中同轴设有从螺钉下端面向上端方向延伸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螺装可旋入或者旋出螺纹孔的内螺杆;位于螺纹孔孔段的螺钉钉壁上环形设有多个从螺钉外侧贯通至螺纹孔的铰装孔,所述铰装孔中铰装有能摆出螺钉外侧一部分或者摆入螺钉内的棘齿,所述棘齿依靠旋入螺纹孔的内螺杆将其顶出至铰装孔外侧一部分,所述螺钉从骨质中旋出时可依靠骨质的挤压力将摆出螺钉外侧的棘齿重新压入螺钉内,继而实现螺钉的取出。采用上述结构后,当需要将椎弓根螺钉旋入骨质中时,先将棘齿复位于铰装孔内,同时,使内螺杆与椎弓根螺钉进行分离,其次,将椎弓根螺钉旋入骨质中至设定深度,之后,将内螺杆旋入螺纹孔内,内螺杆在旋进过程中将顶动棘齿的内侧部从而将棘齿顶出铰装孔一部分,此时,伸出铰装孔外侧的棘齿提高了本技术与骨质的接触面积,增加螺钉的把持力,因此,降低了本技术因松动造成的失效风险,继而增加椎弓根螺钉的安装强度;同时,本技术安装在患者体内后,由于螺纹孔中旋装有内螺杆,因此,能提高空心螺钉的结构强度;另外,当需要将本技术从患者体内拆除时,可将内螺杆从椎弓根螺钉旋下,此时,棘齿缺少了内螺杆的限位顶紧力,因此,在椎弓根螺钉的旋出过程中,棘齿会被骨质重新压入铰装孔内,从而方便将椎弓根螺钉安全的从患者体内拆除。为了实现棘齿的铰装结构,所述棘齿通过下端部铰装在铰装孔内,所述棘齿的铰装轴线与螺钉的轴线垂直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螺钉的钉壁上设有贯通铰装孔两侧的钉壁的主铰装孔,所述棘齿的下端部设有与主铰装孔同轴设置的副铰装孔,所述棘齿依靠穿过主铰装孔和副铰装孔的铰轴安装在铰装孔中。为了实现棘齿的结构,所述棘齿包括与螺钉顶壁厚度大致相同的铰装端部和厚度向上逐渐增大的摆动端部;所述摆动端部包括能摆出螺钉外侧的外齿部和始终无法摆出螺钉外侧的内齿部,旋入螺纹孔内的内螺杆能顶动内齿部从而将外齿部顶出至螺钉外侧;所述棘齿摆入螺钉内后,棘齿的内齿部伸入至螺纹孔内。为了避免棘齿随意摆动,所述棘齿与铰装孔之间设有将棘齿弹性固定在螺钉内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铰装孔的左侧面或者右侧面上的限位凹孔,所述棘齿的相应侧面上设有限位凸点,所述限位凸点在棘齿摆入螺钉内后能卡入限位凹孔内。为了实现椎弓根螺钉在旋出过程中,能自动将棘齿复位于铰装孔内,所述螺钉的外螺纹为右旋螺纹时,外齿部的左侧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左侧边至螺钉轴线的距离小于右侧边至螺钉轴线的距离。为了实现椎弓根螺钉在旋出过程中,能自动将棘齿复位于铰装孔内,所述螺钉的外螺纹为左旋螺纹时,外齿部的右侧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右侧边至螺钉轴线的距离小于左侧边至螺钉轴线的距离。为了将棘齿缓慢顶出铰装孔外侧,所述内螺杆的上端部为锥形端部。为了实现螺钉的结构,所述螺钉包括设有螺纹孔的空心结构的下端部钉体段和实心结构的头部钉体段。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强度高,使用方便,能提高椎弓根螺钉与骨质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椎弓根螺钉的安装强度,其次,能方便实现椎弓根螺钉从骨质上进行拆卸。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的棘齿摆出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棘齿摆入螺钉内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棘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棘齿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的剖视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3的剖视主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为内螺杆将棘齿顶出后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该中段棘齿式椎弓根螺钉包括设有外螺纹的螺钉1和连接在螺钉1下端部的U型钉帽2,该U型钉帽2与螺钉1的连接方式与现有技术中的结构相同,该连接方式通常为固定连接或者通过球铰链连接两种,本技术的附图示出了固定连接结构的连接方式,本技术的技术重点在于螺钉1部分的改进。继续参照附图,该螺钉1中同轴设有从螺钉1下端面向上端方向延伸的螺纹孔3,该螺纹孔3为沉孔,该螺纹孔3的长度占螺钉1长度的3/4左右,因此,该螺钉1包括设有螺纹孔3的空心结构的下端部钉体段11和实心结构的头部钉体段10,当然,该螺纹孔3也可以同轴贯通螺钉1,从而使螺钉1成为一个整体的空心钉体;另外,该螺纹孔3中螺装可旋入或者旋出螺纹孔3的内螺杆4,内螺杆4的下端部设有方便旋拧内螺杆4的螺帽端部。如图1-图10所示,位于螺纹孔3孔段的螺钉1钉壁上环形设有多个从螺钉1外侧贯通至螺纹孔3的铰装孔,本技术中的铰装孔优选为三个,同时,每个铰装孔中铰装有能摆出螺钉1外侧一部分或者摆入螺钉1内的棘齿5,如图7所示,该棘齿5能依靠旋入螺纹孔3的内螺杆4将其顶出至铰装孔外侧一部分,另外,螺钉1从骨质中旋出时可依靠骨质的挤压力将摆出螺钉1外侧的棘齿5重新压入螺钉1内;而为了实现棘齿5的铰装结构,该棘齿5通过下端部铰装在铰装孔内,同时,优选棘齿5的铰装轴线与螺钉1的轴线垂直设置,如图2和图9所示,螺钉1的钉壁上设有贯通铰装孔两侧的钉壁的主铰装孔,该铰装孔可通过线切割或者钻削方式加工获得,另外,棘齿5的下端部设有与主铰装孔同轴设置的副铰装孔7,因此,棘齿5是依靠穿过主铰装孔和副铰装孔7的铰轴6安装在铰装孔中。为了方便描述棘齿5的结构,以位于螺钉1前侧的棘齿5为例进行结构描述,该棘齿5包括与螺钉1顶壁厚度大致相同的铰装端部和前后厚度向上逐渐增大的摆动端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段棘齿式椎弓根螺钉,包括设有外螺纹的螺钉(1)和连接在螺钉(1)下端部的U型钉帽(2),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1)中同轴设有从螺钉(1)下端面向上端方向延伸的螺纹孔(3),所述螺纹孔(3)中螺装可旋入或者旋出螺纹孔(3)的内螺杆(4);位于螺纹孔(3)孔段的螺钉(1)钉壁上环形设有多个从螺钉(1)外侧贯通至螺纹孔(3)的铰装孔,所述铰装孔中铰装有能摆出螺钉(1)外侧一部分或者摆入螺钉(1)内的棘齿(5),所述棘齿(5)依靠旋入螺纹孔(3)的内螺杆(4)将其顶出至铰装孔外侧一部分,所述螺钉(1)从骨质中旋出时可依靠骨质的挤压力将摆出螺钉(1)外侧的棘齿(5)重新压入螺钉(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段棘齿式椎弓根螺钉,包括设有外螺纹的螺钉(1)和连接在螺钉(1)下端部的U型钉帽(2),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1)中同轴设有从螺钉(1)下端面向上端方向延伸的螺纹孔(3),所述螺纹孔(3)中螺装可旋入或者旋出螺纹孔(3)的内螺杆(4);位于螺纹孔(3)孔段的螺钉(1)钉壁上环形设有多个从螺钉(1)外侧贯通至螺纹孔(3)的铰装孔,所述铰装孔中铰装有能摆出螺钉(1)外侧一部分或者摆入螺钉(1)内的棘齿(5),所述棘齿(5)依靠旋入螺纹孔(3)的内螺杆(4)将其顶出至铰装孔外侧一部分,所述螺钉(1)从骨质中旋出时可依靠骨质的挤压力将摆出螺钉(1)外侧的棘齿(5)重新压入螺钉(1)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段棘齿式椎弓根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棘齿(5)通过下端部铰装在铰装孔内,所述棘齿(5)的铰装轴线与螺钉(1)的轴线垂直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段棘齿式椎弓根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1)的钉壁上设有贯通铰装孔两侧的钉壁的主铰装孔,所述棘齿(5)的下端部设有与主铰装孔同轴设置的副铰装孔(7),所述棘齿(5)依靠穿过主铰装孔和副铰装孔(7)的铰轴(6)安装在铰装孔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段棘齿式椎弓根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棘齿(5)包括与螺钉(1)顶壁厚度大致相同的铰装端部和厚度向上逐渐增大的摆动端部;所述摆动端部包括能摆出螺钉(1)外侧的外齿部(12)和始终无法摆出螺钉(1)外侧的内齿部(13),旋入螺纹孔(3)内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都文楠,兰文华,滕海军,郭志良,鲁海江,张大海,张帆,姜永田,
申请(专利权)人:都文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