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安装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366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风机散热降噪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风机安装罩,包括沿横向并列设置且依次串联的第一降噪箱、第二降噪箱和第三降噪箱,第一降噪箱、第二降噪箱和第三降噪箱的内壁均贴附吸音棉,第一降噪箱上设有连通外部的进风口,第一降噪箱和第二降噪箱之间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降噪箱和第三降噪箱之间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三降噪箱上设有连通外部的排风口,第二降噪箱内部用于放置风机,第一降噪箱的外侧壁、以及第一降噪箱和第二降噪箱之间的侧壁上均设有供风机的进气管和出气管穿过的布管口,所述第一通孔和/或第二通孔内设有散热风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风机安装罩,既能实现对风机的有效降噪,又能实现对风机的充分散热。

A fan installation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机安装罩
本技术涉及风机散热降噪
,具体是一种风机安装罩。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对风机(真空泵)进行降噪,一般都是通过对风机进行全密封的方式来达到降噪的效果,这种全密封方式的虽然能够达到降噪效果,但散热效果非常差,会导致风机散热不良甚至烧坏。为了增加散热效果,目前主要是通过在密封箱上直接开孔加风扇进行散热,这样虽然可以增加散热效果,但是这样使得噪音可从散热风扇口直接传出,使得降噪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导致降噪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风机安装罩,既能实现对风机的有效降噪,又能实现对风机的充分散热。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机安装罩,包括沿横向并列设置且依次串联的第一降噪箱、第二降噪箱和第三降噪箱,第一降噪箱、第二降噪箱和第三降噪箱的内壁均贴附吸音棉,第一降噪箱上设有连通外部的进风口,第一降噪箱和第二降噪箱之间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降噪箱和第三降噪箱之间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三降噪箱上设有连通外部的排风口,第二降噪箱内部用于放置风机,第一降噪箱的外侧壁、以及第一降噪箱和第二降噪箱之间的侧壁上均设有供风机的进气管和出气管穿过的布管口,所述第一通孔和/或第二通孔内设有散热风扇。优选,所述第一降噪箱和所述第三降噪箱的底部均高于所述第二降噪箱的底部,所述进风口位于第一降噪箱的底部,所述排风口位于第三降噪箱的底部。优选,所述第一降噪箱的底部和第三降噪箱的底部均未设置底板,第一降噪箱的底部开口为所述进风口,第三降噪箱的底部开口为所述排风口。优选,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散热风扇的吸风口朝向所述第二降噪箱,散热风扇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第三降噪箱,所述风机上设有自带散热风扇,所述自带散热风扇的吸风口朝向或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优选,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错开设置。优选,所述第一降噪箱、第二降噪箱和第三降噪箱的所有壁板均为木板。优选,所述木板的厚度大于15mm,进一步,优选木板的厚度为18mm。优选,所述吸音棉为凹凸面吸音棉。优选,所述第一降噪箱、第二降噪箱和第三降噪箱为一体化结构或者可拆卸连接的相互独立结构。优选,所述第一降噪箱和第二降噪箱之间的侧壁为第一降噪箱和第二降噪箱共用侧壁,所述第二降噪箱和第三降噪箱之间的侧壁为第二降噪箱和第三降噪箱共用侧壁。本技术一种风机安装罩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串联设置第一降噪箱、第二降噪箱和第三降噪箱,风机安装在第二降噪箱内,第一降噪箱和第三降噪箱分别设置进风口和排风口从而形成散热通道,且在散热通道上设置散热风扇,从而既能实现对风机的三级降噪,降噪效果好,又能实现对风机的有效散热;进风口、排风口的方向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方向不同,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错开设置,从而在不增加结构复杂性且不影响散热效果的基础上,合理改变了风机噪音的传播方向,使得风机噪音在传播过程中经过多处吸音棉的阻隔吸音,进一步增加了降噪效果;进风口和排风口分别设置在第一降噪箱和第三降噪箱的底部,从进风口和排风口传出的剩余噪音都是位于对应降噪箱的下方且朝向地面传播,人站起来后的高度远远超过噪音发出的高度,从传播方向及距离上大大衰减噪音,进一步提高降噪的效果;风机罩的所有壁板均为木板,由于木板自身会有孔隙,因此降噪效果更好,另外木板可以做得比较厚而不会像金属板一样重,而且厚木板的隔音效果比较好,且木板成本低,加工方便;吸音棉采用凹凸面吸音棉,表面有多处高低面,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经过多处阻隔吸音,能够达到更高的吸音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风机安装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中间纵向剖视图;图3是图1的右视图。其中,第一降噪箱1,进风口11,布管口12,第二降噪箱2,第一通孔21,第二通孔22,第三降噪箱3,排风口31,吸音棉4,散热风扇5,挂钩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方式表述的范围。如图1-3所示,一种风机安装罩,包括沿横向并列设置且依次串联的第一降噪箱1、第二降噪箱2和第三降噪箱3,第一降噪箱1、第二降噪箱2和第三降噪箱3的内壁均贴附吸音棉4,第一降噪箱1上设有连通外部的进风口11,第一降噪箱1和第二降噪箱2之间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21,第二降噪箱2和第三降噪箱3之间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22,第三降噪箱3上设有连通外部的排风口31,第二降噪箱2内部用于放置风机,第一降噪箱1的外侧壁、以及第一降噪箱1和第二降噪箱2之间的侧壁上均设有供风机的进气管和出气管穿过的布管口12,第二通孔22内设有散热风扇5,散热风扇5的吸风口朝向第二降噪箱2,散热风扇5的出风口朝向第三降噪箱3,风机上设有自带散热风扇,自带散热风扇的吸风口朝向第一通孔21。安装时,风机安装在第二降噪箱2内,在风机自带散热风扇的作用下,外部自然风通过进风口11进入第一降噪箱1,然后经第一通孔21进入第二降噪箱2,对风机进行通风散热,然后在第二通孔22内的散热风扇5的作用下进入第三降噪箱3,然后再通过出风口排出。通过串联设置第一降噪箱1、第二降噪箱2和第三降噪箱3,风机安装在第二降噪箱2内,第一降噪箱1和第三降噪箱3分别设置进风口11和排风口31从而形成散热通道,且在散热通道上设置散热风扇5,从而既能实现对风机的三级降噪,降噪效果好,又能实现对风机的有效散热。第一降噪箱1和第三降噪箱3的底部均高于第二降噪箱2的底部,且第一降噪箱1的底部和第三降噪箱3的底部均未设置底板,第一降噪箱1的底部开口为进风口11,第三降噪箱3的底部开口为排风口31;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22错开设置。进风口11、排风口31的方向与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22的方向不同,且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22错开设置,从而在不增加结构复杂性且不影响散热效果的基础上,合理改变了风机噪音的传播方向,使得风机噪音在传播过程中经过多处吸音棉4的阻隔吸音,进一步增加了降噪效果;进风口11和排风口31分别设置在第一降噪箱1和第三降噪箱3的底部,从进风口11和排风口31传出的剩余噪音都是位于对应降噪箱的下方且朝向地面传播,人站起来后的高度远远超过噪音发出的高度,从传播方向及距离上大大衰减噪音,进一步提高降噪的效果。第一降噪箱1、第二降噪箱2和第三降噪箱3的所有壁板均为木板,木板的厚度为18mm。风机罩的所有壁板均为木板,由于木板自身会有孔隙,因此降噪效果更好,另外木板可以做得比较厚而不会像金属板一样重,而且厚木板的隔音效果比较好,且木板成本低,加工方便。吸音棉4为凹凸面吸音棉4。吸音棉4采用凹凸面吸音棉4,表面有多处高低面,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经过多处阻隔吸音,能够达到更高的吸音作用。第一降噪箱1和第二降噪箱2之间的侧壁为第一降噪箱1和第二降噪箱2共用侧壁,第二降噪箱2和第三降噪箱3之间的侧壁为第二降噪箱2和第三降噪箱3共用侧壁,第一降噪箱1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机安装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横向并列设置且依次串联的第一降噪箱、第二降噪箱和第三降噪箱,第一降噪箱、第二降噪箱和第三降噪箱的内壁均贴附吸音棉,第一降噪箱上设有连通外部的进风口,第一降噪箱和第二降噪箱之间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降噪箱和第三降噪箱之间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三降噪箱上设有连通外部的排风口,第二降噪箱内部用于放置风机,第一降噪箱的外侧壁、以及第一降噪箱和第二降噪箱之间的侧壁上均设有供风机的进气管和出气管穿过的布管口,所述第一通孔和/或第二通孔内设有散热风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安装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横向并列设置且依次串联的第一降噪箱、第二降噪箱和第三降噪箱,第一降噪箱、第二降噪箱和第三降噪箱的内壁均贴附吸音棉,第一降噪箱上设有连通外部的进风口,第一降噪箱和第二降噪箱之间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降噪箱和第三降噪箱之间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三降噪箱上设有连通外部的排风口,第二降噪箱内部用于放置风机,第一降噪箱的外侧壁、以及第一降噪箱和第二降噪箱之间的侧壁上均设有供风机的进气管和出气管穿过的布管口,所述第一通孔和/或第二通孔内设有散热风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机安装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噪箱和所述第三降噪箱的底部均高于所述第二降噪箱的底部,所述进风口位于第一降噪箱的底部,所述排风口位于第三降噪箱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风机安装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噪箱的底部和第三降噪箱的底部均未设置底板,第一降噪箱的底部开口为所述进风口,第三降噪箱的底部开口为所述排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机安装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少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意达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