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制冷剂分流装置以及制造该装置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6314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安装在制冷循环热交换器或类似设备上的板式流体通道装置,它包括若干块组合在一起的平板。上述平板选自一组平板,该组平板包括一块加工成具有一条通道和/或若干孔的平板和一块没有被加工成型的平板,与所述通道相通的管道与所述孔相连,在孔的周围分别制有突出件。通道呈穹形,该形状通过沿着与一个圆柱形的轴线平行的平面切割该圆柱形构成,通道沿与所述轴相垂直的平面的截面为半圆形。通道的端部大致呈球形。(*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板式流体通道装置、制造该装置的方法和使用该装置的热交换器,具体地说,涉及的是用作空调器、制冷机和制冷循环中的热交换器内的流体支路系统或类似系统的板式流体通道装置以及制造这种流体通路装置的方法。所公开的传统技术例如有未审查的日本技术申请No.50-142570(见图52)、未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No.53-56745(见图53)和未审查的日本技术申请No.54-27800(见图54)。在这些技术中,把用以构成载冷剂通路的制成形状为凹凸形的平板结合在一起,以便制成对应于载冷剂支路系统的零部件。然而在这些技术中,具有由凹凸形状构成的载冷剂通路的平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较低,接触面上存在缺陷,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出现故障。其原因是在平板中通过成形法构成载冷剂通路时影响了平板的平整度,因此在两块平板连接在一起时,它们之间形成间隙。当将两块平板钎接在一起时,两块平板之间的间隙越小,形成钎接缺陷的可能性也就越低。所以,在传统技术中,为了减小间隙,必须先用适当的夹具或类似工具把要连接在一起的构件临时固定起来。从批量生产来讲这是不利的,而且难以生产成本低的产品。另外,当具有由凹-凸形状做成的载冷剂通路的平板被焊接在一起时,被连接的部件因焊接热而变形,从而使其形状误差增加,由此带来的问题是这些构件就会不易连到或固定到制冷循环或热交换器的连接件上。在将图55所示的日本未审查的技术申请中所公开的技术用于制冷空调器的载冷剂支路系统中时,由该技术产生的问题出在构件和被连到该构件上的管子之间的连接部上。在该技术中,为了借助于凹-凸形状做成截面为圆形的流体传送通道,把具有半圆形横截面的平板连在一起。为了防止平板凹-凸形部位的突起部位在压制成形时被切断,制作这些突起部时要缓慢进行。所以,由两个半圆截面组合在一起后所得到的截面保证在连接处有象唇边一样的楔形。采用该技术,在构件和插入构件中的管子之间所形成的间隙较大,这样引起的问题是出现钎接缺陷的可能性很大。此外,当不少于三条支路时,可使流体令人满意地流入面向流入的流体流过的管的支路部位,但静压却沿着紧挨周边的这些支路部位逐渐减少,所以难以均匀地使流体分流。在尚未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No.6-137478(图56)公开的传统技术中,把脱模剂涂复到要做成载冷剂通路的部位,两块板彼此连接在一起之后,为了形成鼓凸,在两块板之间加压,使它们做成预定的形状。但是,在该连接方法中所用的脱模剂在制冷循环实际运行中会脱开,所以,按该技术所提供的制冷循环必须在构件前后侧都加上粗滤器,它所带来的问题是不能生产出低成本的装置。还有,经鼓胀的载冷剂管在两块板的连接部位象楔形。所以,当把压力加到该构件上时,连接部位从楔形部位逐渐扩大,因而造成的问题是易于在连接面脱离。此外,由于两块板的连接部位为楔形,而在楔形部位的载冷剂滞流,它造成的问题是引起载冷剂管中的压力损失加大。另外,由于采用了加压成形,必须有一个喷射高压水的开口,这样引起的问题是生产载冷剂管的能力不高。在图57所示的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No.4-98055、No.4-98056(图58)和No.4-148167(图59)中所公开的传统技术产生的问题是滞流载冷剂的区域在支管中,这使载冷剂不能均匀分流。在已有技术中,存留载冷剂的区域处在载冷剂流入管和载冷剂流出管之间,这样就可使载冷剂分流。但当被分流的载冷剂为液相和气相混合在一起的两相载冷剂(已有技术中所涉及的)时,载冷剂滞留部位的结构会降低载冷剂的流动速率,从而使载冷剂分成液相和气相。所以,如果由传统技术提供的构件在安装时的位置只要稍有倾斜,含有大量气相的载冷剂就流过一根管,而含有大量液相的载冷剂流过另外的管,从而使流入热交换器的载冷剂干燥度大大降低,致使热交换器不能达到预定的热交换能力。在每根流入管和流出管都被缩窄(如已有技术中那样)或者在管中形成凹槽的装置中,当进行逆循环时,这些部位使载冷剂的流动出现阻力,从而使载冷剂存在压降,由此引起的问题是对于空调器来讲难以保持预定的工作能力。在图57所示的未审查的日本技术申请No.59-139592中所公开的传统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是钎接以前填隙处理的可靠性。具体地说,在该技术中,为了填隙处理,在一块平板上加工出凹部,而在另一块平板上加工出与凹部相对应的凸部。但是,在这样一种将凸部与凹部相配合的填隙操作中,钎接过程中加热期间的夹紧力减小,这样引起的问题是两块平板之间的间隙变大,从而使钎接部位出现缺陷。从以上传统技术来看,本专利技术有待解决如下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提供一种载冷剂支路系统以及生产这种系统的方法,在该系统中,载冷剂通路由待连接在一起的具有凹-凸形的平板所构成,平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高,连接面上出现缺陷的可能性小。第二个问题是提供一种载冷剂支路系统以及制造这种系统的方法,在该系统中,载冷剂通路由待连接在一起的具有凹-凸形的平板所构成,将平板连接在一起以后,其形变小,而且很容易将平板与热交换器或其他制冷循环的连接部结合在一起。第三个问题是提供一种载冷剂支路系统以及制造这种系统的方法,在该系统中,载冷剂通路由待连在一起的具有凹-凸形的平板所构成,并可消除由传统技术造成的构件和连接到该构件上的管子之间大的间隙所引起的钎接缺陷。第四个问题是提供一种载冷剂支路系统以及制造这种系统的方法,在该系统中,载冷剂通路由待连在一起的具有凹-凸形的平板所构成,而且载冷剂滞留的区域很小,载冷剂均匀分流。第五个问题是提供一种载冷剂支路系统以及制造这种系统的方法,在该系统中,载冷剂通路由待连在一起的具有凹-凸形的平板所构成,而且在通路的内表面上不存留杂质。第六个问题是提供一种载冷剂支路系统以及制造这种系统的方法,在该系统中,载冷剂通路由待连在一起的具有凹-凸形的平板所构成,而且连接面具有足够的强度以防止分离。第七个问题是提供一种载冷剂支路系统以及制造这种系统的方法,在该系统中,载冷剂通路由待连在一起的具有凹-凸形的平板所构成,而且流阻低,压力损失小。第八个问题是提供一种载冷剂支路系统,在该系统中,载冷剂通路由待连在一起的具有凹-凸形的平板所构成,并有一个临时固定两块板的机构,通过该机构,在钎接过程中的加热期间夹紧力不降低。第九个问题是使设计的热交换器的性能与所生产的热交换器性能相符,从而提高制冷循环的性能。另外,在有一种传统产品中,载冷剂通路是通过钎接而将铜管连起来构成的,这如图50所示。在另一种如未审查的日本技术申请No.56-92069中所公开的传统产品中,构成载冷剂通路119的回路由板111-114上的凹-凸压制件或类似件构成,并将这些平板连在一起。在用钎接把铜管连在一起而构成载冷剂通路的产品中,钎接质量随操作人员不同而不同,因此要尽量减少连接部位的数目。例如可以采用自动装置来保证钎接质量。然而在目前,根据制冷循环的紧凑性设计要求,载冷剂通路所占的空间越来越小,而且载冷剂通路的三维结构也更复杂。所以,用自动装置进行钎接要求复杂的部位控制等等,从经济观点来看这是不利的,因而出现的问题是不能提高钎接质量的稳定性。在传统的为减少钎接部位的数目和节省载冷剂通道空间而制成的板式载冷剂通道结构中,借助平板使载冷剂通道成为整体结构使所有的载冷剂通道彼此为整体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式流体通道装置,该装置包括若干彼此组合的平板,这些平板选自包括一块加工出一条通道和或/若干孔的平板和一块没经成形加工的平板的一组平板,与所述通道相通的管道与所述孔相连,在所述孔的周围形成突出部,所述通道呈穹形,该形状是通过沿与一个圆柱形的轴相平行的平面切割该圆柱形获得的,所述通道沿与所述轴相垂直的平面的截面为半圆形,所述通道的端部大致呈球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木秀行松冈康博宇野正人清藤良人稻垣信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