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致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304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致冷机,该形式致冷机包含压缩机,凝聚器,用来吸入冷却空气的马达风扇以及支承马达风扇的壳体,马达风扇位于压缩机和凝聚器之间,其特征是,凝聚器具有一般的螺旋圈绕的构形,致冷机还包含安装在致冷机机械室的底板上的配对壳体,以使之将抵靠壳体的螺旋圈绕形的凝聚器稍为压缩,并包含连接两壳体的在凝聚器上方的支承架。(*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致冷机,特别涉及具有能够改进致冷效率的凝聚器的致冷机。安装在致冷机中的压缩机和凝聚器传统的是位于致冷机的后下部处,并且由于从压缩和凝聚运行中散发的热而使它们承受高温。为了散逸由压缩机和凝聚中产生的热,通常致冷机装有用马达驱动的风扇。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典型的凝聚器致冷组件包含风扇5,该风扇5用来将外侧空气吸入到内侧空间2。如箭头所示,具有相对比内侧温度低的外侧空气,通过凝聚器4吹向压缩机3,因此冷却了这些部件3和4,标号1指示致冷机的壳体。在这种型式的凝聚器致冷组件中,压缩机或凝聚器的冷却效率是受凝聚器的形状和结构影响而改变的。于图2A和图2B中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用于致冷机中的凝聚器,这种致冷机中是应用上述凝聚器致冷组件的。图2A中所示凝聚器6被构成为具有多个直形部6b和多个弧形部6a,示于图2B中的凝聚器7,具有多个联系着直形部7b的热交换片7a。然而,上述现有技术的凝聚器致冷效率是受限的,因为它们的结构阻碍冷却流体也就是空气的流动。当用作冷却的外侧空气被引导进入内侧空间时,遇到凝聚器前正面的冷却空气不得不绕着凝聚器(见图1)而不是穿过凝聚器的直形部之间的空间通过。因此,用冷却空气在凝聚器上仅只执行局部冷却作用。此外,因为冷却空气绕着凝聚器通过就具有仅只朝向压缩机侧部流动的趋势,这将降低在压缩机上的冷却效果。再者,因为现有技术的凝聚器宁可具有复杂的结构,对于自动化制造过程就困难了,这种结构是具有多个直形部和弧形部和/或热交换片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致冷机用的凝聚器,该凝聚器的结构以使之能提供凝聚器和相结合的压缩机的改良的冷却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致冷机中的凝聚器,该凝聚器结构是简单的,并且易于用自动化生产制造,从而也是降低成本的。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是借助于提供一种改进型式的致冷机来达到的。该致冷机包含压缩机、凝聚器、马达风扇,该马达风扇用来引导冷却空气流,以及壳体,该壳体用来支承马达风扇,马达风扇是位于压缩机和凝聚器之间的,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凝聚器是具有沿冷却空气流动方向的呈一般的螺旋圈绕构形的凝聚器。本专利技术的致冷机还包含位于围着凝聚器的所述壳体相对侧的配对壳体,以使之稍为压缩抵靠壳体的凝聚器,配对壳体具有使冷却空气流穿过进入的进入孔和多个进入槽。本专利技术的致冷机还包含安装在凝聚器上方的支承架,以使之用来将壳体与配对壳体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和其它目的及特征,从以下结合附图的实施例描述中将予以呈现。其中,图1表示示意的顶视图,是用来解释传统致冷机的凝聚器致冷组件;图2A和图2B示出现有技术的凝聚器的示意图,该凝聚器是用于包含有图1所示凝聚器冷却组件型式的致冷机中的;图3是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凝聚器的致冷机凝聚器冷却组件的正视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致冷机中使用的凝聚器的分解立体图。参考图3和图4中,压缩机13和本专利技术的凝聚器14装在致冷机的机械室12中,在压缩机13和凝聚器14之间安装有马达风扇15,马达风扇15由风扇15b和驱动风扇15b的马达15a组成,马达风扇15抽吸进入机械室12中的空气以使之冷却压缩机13和凝聚器14,正如多个直线箭头所示,具有比机械室12内侧温度低的外侧空气穿过凝聚器14通过,然后碰到压缩机13上。如图4最好的图示,本专利技术的凝聚器14具有沿冷却空气流动方向的一般的螺旋圈绕形构形。凝聚器14的螺旋圈绕构形能够使冷却空气横断地穿过巷道部25流动而没有阻碍。螺旋圈绕形凝聚器14能以高度自动化的方法制造,用合适的机器将小直径铜管14a连续地圈绕成螺旋圈绕形构形,然后按要求的长度切割。装接马达15a的壳体20设置在机械室12的底板19上靠近凝聚器14处。配对壳体30设置在底板19上,位于设置壳体20的相对侧,而凝聚器14位于它们之间,配对壳体30用来稍为压缩抵靠壳体20的凝聚器14,以使之保持凝聚器14在壳体20和配对壳体30之间不可动。配对壳体30具有进入孔和多个进入槽,穿过这些孔、槽室外的冷却空气流入机械室12(见图3),最好是配对壳体的构形与壳体20的构形相似。在凝聚器14上方装有支承架16,支承架16确保壳体20和配对壳体30的结合固定作用,并防止凝聚器14非要求的运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支承架16可被构形成从壳体20和配对壳体30之一上延伸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支承架16做成分离的元件,分离元件的两个端头可适合于紧密地装配到壳体20和配对壳体30的穿通孔17中。可选择的是,在支承架16的下表面和螺旋圈绕形凝聚器14的上部邻接支承架16的下表面之间施以焊接或类似方法,以防止凝聚器14任何不希望的运动。壳体20和30还包含凸缘18,该凸缘18具有螺纹孔,以使用螺钉将两个壳体20和30连接到机械室12的底板19上。参考图3,当马达风扇通电时,具有相对较低温度的外侧空气穿过配对壳体30上的进入孔和槽流入机械室12中,空气流有效地冷却螺旋圈绕形凝聚器14,然后,向着直接地朝向压缩机13方向,以使有效地冷却压缩机。虽然本专利技术已就最佳实施例作为描述。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作的各种改变和改进均没有超出以权利要求界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畴。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型的致冷机,该致冷机包含压缩机,凝聚器,用来引导冷却空气流的马达风扇以及支承马达风扇的壳体,马达风扇是位于压缩机和凝聚器之间的,其特征是,所述凝聚器具有一般的沿冷却空气流方向的螺旋圈绕形的构形。2.如权利要求1所述致冷机,其中,还包含配对壳体设置在围着凝聚器的所述壳体的相对侧,以使之稍为压缩抵靠壳体的凝聚器,配对壳体具有进入孔和多个槽,穿过这些孔和槽冷却空气流入。3.如权利要求2所述致冷机,其中,还包含装在凝聚器上方的支承架,以使壳体和配对壳体相连接。全文摘要一种致冷机,该形式致冷机包含压缩机,凝聚器,用来吸入冷却空气的马达风扇以及支承马达风扇的壳体,马达风扇位于压缩机和凝聚器之间,其特征是,凝聚器具有一般的螺旋圈绕的构形,致冷机还包含安装在致冷机机械室的底板上的配对壳体,以使之将抵靠壳体的螺旋圈绕形的凝聚器稍为压缩,并包含连接两壳体的在凝聚器上方的支承架。文档编号F25B39/04GK1112224SQ9510134公开日1995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1995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1994年4月21日专利技术者金秉宣 申请人:大宇电子株式会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型的致冷机,该致冷机包含压缩机,凝聚器,用来引导冷却空气流的马达风扇以及支承马达风扇的壳体,马达风扇是位于压缩机和凝聚器之间的,其特征是,所述凝聚器具有一般的沿冷却空气流方向的螺旋圈绕形的构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秉宣
申请(专利权)人:大宇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