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斗与百叶的复合式风道消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298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斗与百叶的复合式风道消音器,消音器的内侧形成百叶风道,百叶风道的外侧安装有消音斗,消音斗的结构包括两片对称设置于风道外侧的矩形板,各矩形板与百叶风道的外侧通过铰链连接;还包括盖于矩形板外侧的上盖板及下盖板,所述上盖板及下盖板位于矩形板的外围,上盖板的一端通过铰链与百叶风道的外侧连接,上盖板与矩形板呈平行,下盖板覆盖在上盖板的外围,所述下盖板的顶端与上盖板连接铰链的一侧通过紧固件固接,下盖板的底端通过紧固件与百叶风道的外侧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铰链连接上盖板及矩形板,有效实现了其收放快速便捷性,上盖板、下盖板在打开后呈垂直布置,占地面积小。

Compound air duct silencer with bucket and shu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斗与百叶的复合式风道消音器
本技术涉及消音器领域,尤其涉及具有斗与百叶的复合式风道消音器。
技术介绍
消音器是阻止声音传播而允许气流通过的一种器件,是消除空气动力性噪声的重要措施。消音器是安装在空气动力设备(如鼓风机、空压机、锅炉排气口、发电机、水泵等排气口噪音较大的设备)的气流通道上或进、排气系统中的降低噪声的装置。现代社会对电力的依赖越来越强烈,各种电器设备需要有稳定持续的电力供应,尤其是商业,银行、医院设施。但是由于能源紧缺和用电高峰供给不足,经常会有停断电情况。此时发电机组作为后备电源,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但是发电机组工作时产生噪音非常大,直接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市场迫切需要噪音尽可能小的发电机组。进、排风口消声器是改进发电机组静音箱降噪性能的重要装置。现有技术中的发电机组静音箱的进风口消声器,如技术专利201220335806.2公开了一种《盖板式百叶消音器》,具有较佳的进风口降噪效果,兼具防海浪功能。但还是存在着百叶顶部风道进排风不畅、百叶底部风道降噪及防雨雪性不佳、以及风斗口迎风面宽等缺点。其应用场合具有局限性,无法应用于暴风雪场合的进排风口通风与降噪。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具有斗与百叶的复合式风道消音器,其不仅能提高降噪效果,还能有效预防暴风雪及海浪,确保进风通畅。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具有斗与百叶的复合式风道消音器,所述消音器的内侧由人字形折片间隔排列形成百叶风道,所述百叶风道的外侧安装有消音斗,所述消音斗的结构包括两片对称设置于风道外侧的矩形板,各矩形板与百叶风道的外侧通过铰链连接,使各矩形板可沿百叶风道的外侧翻转;还包括盖于矩形板外侧的上盖板及下盖板,所述上盖板及下盖板位于矩形板的外围,所述上盖板的一端通过铰链与百叶风道的外侧连接,所述上盖板与矩形板呈平行,所述下盖板覆盖在上盖板的外围,所述下盖板的顶端与上盖板连接铰链的一侧通过紧固件固接,所述下盖板的底端通过紧固件与百叶风道的外侧固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上盖板为金属板,所述上盖板的三条内侧壁上均形成内折边,于所述上盖板设置内折边的各内侧壁均开设安装孔;所述下盖板为金属板,在所述下盖板的各条内侧壁上均形成内折边,于所述下盖板设置内折边的各内侧壁均开设安装孔;在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设置内折边的内侧壁上均贴附吸音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铰链连接上盖板及矩形板,有效实现了其收放快速便捷性,上盖板、下盖板在打开后呈垂直布置,占地面积小,使百叶风道上下进排风道风量均匀通畅,上盖板及下盖板打开后可提高进、排风降噪效果,具有防雨、防暴风雪及防海浪功能。通过盖板的开启与关闭调节百叶风道的进、排风量,盖板关闭可封住风道,便于机组设备的保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时的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未使用时的状态图。图4为图3的右视图。其中:1、百叶风道;2、铰链;3、上盖板;4、第一螺栓;5、下盖板;6、第二螺栓;7、矩形板;8、第三螺栓;9、第四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具有斗与百叶的复合式风道消音器包括由人字形折片间隔排列形成百叶风道1,百叶风道1的外侧安装有消音斗,消音斗的结构包括两片对称设置于风道外侧的矩形板7,各矩形板7与百叶风道1的外侧通过铰链2连接,使各矩形板7可沿百叶风道1的外侧翻转;如图3所示,还包括盖于矩形板7外侧的上盖板3及下盖板5,上盖板3及下盖板5位于矩形板7的外围,上盖板3的一端通过铰链2与百叶风道1的外侧连接,上盖板3与矩形板7呈平行,下盖板5覆盖在上盖板3的外围,下盖板5的顶端与上盖板3连接铰链2的一侧通过紧固件固接,下盖板5的底端通过紧固件与百叶风道1的外侧固接。如图3所示,上盖板3为金属板,上盖板3的三条内侧壁上均形成内折边,于上盖板3设置内折边的各内侧壁均开设安装孔。下盖板5为金属板,在下盖板5的各条内侧壁上均形成内折边,于下盖板5设置内折边的各内侧壁均开设安装孔。在上盖板3和下盖板5设置内折边的内侧壁上均贴附吸音棉。本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使用过程:如图1、图2所示,首先解除下盖板5与上盖板3的连接,拆除下盖板5后将两片矩形板7翻起,矩形板7翻起后与百叶风道1的外侧壁之间呈90°,同时上盖板3以铰链2为旋转点向上翻折,使上盖板3位于两块矩形板7的上部,然后将下盖板5的一侧从上盖板3未开设内侧壁的一侧开口伸入,使上盖板3与下盖板5呈垂直布置,然后通过第一螺栓4将上盖板3与下盖板5的一端固接,同时如图4所示,下盖板5的左右两侧均通过第二螺栓6、第三螺栓8与打开的各矩形板7固接(在矩形板7上也会开设相应的安装孔)。停止使用时:如图3、图4所示,松开第一螺栓4、第二螺栓6及第三螺栓8,拆除下盖板5后首先将矩形板7通过铰链2转平,使矩形板7与百叶风道外侧贴合,然后如图3所示将上盖板3以铰链2为旋转点向下翻转,使得上盖板3盖于各块矩形板7的外侧,然后再将下盖板5覆盖叠放于上盖板3的外围,下盖板5的左右两侧通过第二螺栓6与上盖板3的左右两侧固接,同时下盖板5的底部通过第四螺栓9与百叶风道1的外侧固定。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铰链连接上盖板及矩形板,有效实现了其收放快速便捷性,上盖板、下盖板在打开后呈垂直布置,占地面积小,使百叶风道上下进排风道风量均匀通畅,上盖板及下盖板打开后可提高进、排风降噪效果,具有防雨、防暴风雪及防海浪功能。通过盖板的开启与关闭调节百叶风道的进、排风量,盖板关闭可封住风道,便于机组设备的保温。本技术配上法兰可安装于发电机组静音箱上,或动力机房墙上,具有防雨、防暴风雪、通风、保温、降噪的功能。通过测试及实际使用,对于大型发电机组的进风口噪声可下降至75db以下,完全符合环境标准的要求。以上描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不是对技术的限定,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技术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技术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斗与百叶的复合式风道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的内侧由人字形折片间隔排列形成百叶风道(1),所述百叶风道(1)的外侧安装有消音斗,所述消音斗的结构包括两片对称设置于风道外侧的矩形板(7),各矩形板(7)与百叶风道(1)的外侧通过铰链(2)连接,使各矩形板(7)可沿百叶风道(1)的外侧翻转;还包括盖于矩形板(7)外侧的上盖板(3)及下盖板(5),所述上盖板(3)及下盖板(5)位于矩形板(7)的外围,所述上盖板(3)的一端通过铰链(2)与百叶风道(1)的外侧连接,所述上盖板(3)与矩形板(7)呈平行,所述下盖板(5)覆盖在上盖板(3)的外围,所述下盖板(5)的顶端与上盖板(3)连接铰链(2)的一侧通过紧固件固接,所述下盖板(5)的底端通过紧固件与百叶风道(1)的外侧固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斗与百叶的复合式风道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的内侧由人字形折片间隔排列形成百叶风道(1),所述百叶风道(1)的外侧安装有消音斗,所述消音斗的结构包括两片对称设置于风道外侧的矩形板(7),各矩形板(7)与百叶风道(1)的外侧通过铰链(2)连接,使各矩形板(7)可沿百叶风道(1)的外侧翻转;还包括盖于矩形板(7)外侧的上盖板(3)及下盖板(5),所述上盖板(3)及下盖板(5)位于矩形板(7)的外围,所述上盖板(3)的一端通过铰链(2)与百叶风道(1)的外侧连接,所述上盖板(3)与矩形板(7)呈平行,所述下盖板(5)覆盖在上盖板(3)的外围,所述下盖板(5)的顶端与上盖板(3)连接铰链(2)的一侧通过紧固件固接,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志强成鸣军沈旻项楠吴烨杰顾炳峰廖爱安王瑜许光明谢同祥刘冠楠谢晓薛坚
申请(专利权)人:百发动力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