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吸收式冷热水机和控制这种吸收式冷热水机的方法,它可防止在热交换器内部产生结晶现象,该热交换器与余热利用管线连接并接收从外部供给的余热。能够防止高温发生器的温度升高和因温度升高而引起的腐蚀,并且不会使吸收式冷热水机的能力锐减。该吸收式冷热水机在不产生无效制冷剂的情况下能够防止高温发生器的温度升高和因此而引起的腐蚀,并且不会使吸收式冷热水机的能力锐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吸收式冷热水机及其控制方法中,该吸收式冷热水机包括高质燃料系统和余热利用系统,且其与热交换器连接,热交换器将从外部供给的余热供入余热利用系统的管内,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在运行中止检测装置检测产生中止溶液泵或燃烧器运行的信号,计时装置判断在检测之后从中止溶液泵或燃烧器运行开始预定时间是否已过,和在上述预定时间经过以后,控制装置向分支装置输出控制信号使含有余热的流体旁通过热交换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吸收式冷热水机包括高质燃料系统和余热利用系统,且其与热交换器连接,热交换器将从外部供给的余热投入余热利用系统的管内,其特征在于该吸收式冷热水机包括:连接在余热流体的管路系统上的分支机构;检测产生的中止溶液泵或燃烧器运行的运行中止检测装置;判断在溶液泵或燃烧器中止运行后预定时间是否经过的计时装置;和当运行中止检测装置和计时装置传递一个输出信号时向分支机构输出使余热流体旁通过热交换器的控制信号的控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吸收式冷热水机通过从连接远处余热源的(*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收式冷热水机或吸收式制冷机及其控制方法(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吸收式冷热水机包括吸收式制冷机),其中,设置有高质燃料系统和余热利用系统并安装有热交换器,从外部向热交换器提供余热,并通过热交换器将余热传送到余热利用系统的管内。
技术介绍
由本专利技术人在前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申请号6-73428)公开了一种吸收式冷热水机或吸收式制冷机,它包括高质燃料系统和余热利用系统以及热交换器,从外部向热交换器提供余热,并通过热交换器将余热传送到余热利用系统的管内。这里,在冷热水机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溶液泵响应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号(如检测出冷水温度低于预定值的信号)而中断工作。但是,在设置了热交换器的情况下(从外部提供余热通过热交换器将余热传送到余热利用系统的管内),即使在溶液泵中断工作之后,仍会出现从外部通过热交换器供给余热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溶液不循环,因此在热交换器内部的溶液会浓缩,导致溶液在热交换器内结晶的可怕现象。如果出现结晶现象,至热交换器的后续系统将不能使用。因此需要避免出现结晶现象,但是,在传统技术中,还没有提出行之有效的手段。下面参照附图23(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附图)说明其它公知技术。在吸收式冷热水机中,具有蒸发器2,吸收器3,冷凝器4,高温发生器10和余热热交换器20,其中,冷热水通过冷热水循环管线5供给冷却负载(图中未示出)。此外,还设置有冷却水循环管线6,其用于向吸收器3和冷凝器4提供冷却水。设置余热供给管线22,其用于从余热管线21向热交换器20提供余热,在余热供给管线22和余热管线21的汇合点处设置有能够调节流量的三通阀V1。作为上述的吸收式冷热水机1的冷热水循环的条件,例如,冷热水入口温度TLin合适的是12℃,而冷热水出口温度TLout合适的是7℃。高温发生器10和设置在高温发生器10上的燃烧高质燃料的燃烧器11被设计成满足在不供余热的状态下由上述温度确定的标准工况。比较上述条件或标准工况下的运行,会出现高温发生器10的温度升高的现象。例如,当过载作用于连接到冷热水循环管线5上的冷却负载上时,冷热水入口温度TLin会高于12℃(例如为13℃)。为了在上述过载状态下将冷热水出口温度TLout控制为7℃,那么这就需要从正常运行过渡到高负载或过载运行,以便使高温发生器10的温度升高到超过正常运行时的温度(规定值)。当在冷却水循环管线6内循环的从冷却塔(图未示出)返回到冷热水机1的冷却水循环温度TMin升高到超过设定值时,高温发生器10的温度会超过规定值。在从外部供给余热的余热供给运行模式下上述的高温发生器10的温度升高显得更为突出。从而,当高温发生器10的温度超过规定值时,存在的缺陷是高温发生器10容易腐蚀。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技术,即设置一种限制器,为了当高温发生器10的温度升高到超过规定值时,利用限制器的作用中止高温发生器10运行。然而,利用上述技术使得冷热水机1的能力在高温发生器10中止运行时锐减,因此,又存在另一种缺陷,即难以维持冷热水机1稳定运行。下面参照附图27(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附图)说明另一种传统技术。类似于图23所示的吸收式冷热水机1,冷热水循环管线5的冷热水入口温度TLin是12℃,而冷热水出口温度TLout是7℃。高温发生器10和设置在上述高温发生器10上的燃烧高质燃料的燃烧器11根据上述温度设计而成。将上述条件或标准工况下的运行进行比较,会出现高温发生器10的温度升高的现象。例如,当过载作用由于连接到冷热水循环管线5上的冷却负载而产生时,冷热水入口温度TLin会高于12℃(例如为13℃)。为了在上述过载状态下将冷热水出口温度TLout控制为7℃,那么这就需要从正常运行过渡到高负载或过载运行,以便使高温发生器10的温度升高到超过正常运行时的温度(规定值)。当在冷却水循环管线6内循环的从冷却塔(图未示出)返回到冷热水机1的冷却水循环温度升高到超过设定值时,高温发生器10的温度会超过规定值。在从外部供给余热的余热供给运行模式下上述高温发生器10的温度升高显得更为突出。但是,从冷凝器4流动到蒸发器2的液态制冷剂的量对应于所供给的热量,在余热供给运行模式下,会存在蒸发器2的换热面积相对与制冷剂量不足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存在的缺陷是产生液态制冷剂(无效制冷剂)在蒸发以前流动到吸收器3内。无效制冷剂流动到吸收器3内不从蒸发器2内的冷热水中吸收蒸发的热,因此,无效制冷剂不能用于冷却而仅起到稀释吸收器3内的制冷剂溶液的作用。更具体地说,存在无效制冷剂表明吸收式冷热水机的运行不良。当高温发生器10的温度超过规定值时,存在的缺陷是高温发生器10容易腐蚀。为了克服上述腐蚀问题,提出了一种技术,即设置一种限制器,为了使得当高温发生器10的温度升高到超过规定值时,利用限制器的作用中止高温发生器10的运行。然而,利用上述技术使得冷热水机1的能力在高温发生器10中止运行时锐减,因此,又存在另一种缺陷,即难以维持冷热水机1稳定运行。图62是表示另一种传统吸收式冷热水机的附图,这种吸收式冷热水机不同于前述的吸收式冷热水机。比较上述条件或标准工况下的运行,会出现高温发生器10的温度升高的现象。例如,当过载作用由于连接到冷热水循环管线5上的冷却负载而产生时,冷热水入口温度TLin会高于12℃(例如,为13℃)。为了在上述过载状态下将冷热水出口温度TLout控制为7℃,那么这就需要从正常运行过渡到高负载或过载运行,以便使高温发生器10的温度升高到超过正常运行时的温度(规定值)。而且当在冷却水循环管线6内循环的从冷却塔(图未示出)返回到冷热水机1的冷却水温度升高到超过设定值时,高温发生器10的温度会超过规定值。在从外部供给余热的余热供给运行模式下上述高温发生器10的温度升高显得更为突出。当冷热水机1处于过载状态时,即使将余热水所含的余热供给冷热水机1,由于各部件(如蒸发器2)的换热面积不足,因此供给的余热白白地辐射给了冷却塔(图中未示出),冷却塔安装在冷却水循环管线6上。上述情况正好与要求有效利用余热或节约能量的目的相反。通过余热管线21和余热供给管线22提供的余热水的温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当余热水温度下降时,提供余热的效率也下降。当余热水的温度低于冷热水机内的溶液温度时,热量会从溶液逆流给余热水,因此,存在的严重问题是吸收式冷热水机制冷能力不足。此外,由高质燃料产生的提供给冷热水机的热量不必要地白白浪费掉了。专利技术的公开本专利技术是鉴于在将余热供给吸收式冷热水机内时产生的各种问题而提出的,其中吸收式冷热水机包括高质燃料系统和余热利用系统,其与热交换器连接,该热交换器将从外部供给的余热供入余热利用系统的配管内。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收式冷热水机和控制这种吸收式冷热水机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能够防止在热交换器内部产生结晶现象,该热交换器与余热利用管线连接并接收从外部供给的余热。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收式冷热水机,该吸收式冷热水机能够防止高温发生器的温度升高和因温度升高而引起的腐蚀,并且不会使吸收式冷热水机的能力锐减。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收式冷热水机,该吸收式冷热水机在不产生无效制冷剂的情况下能够防止高温发生器的温度升高和因温度升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吸收式冷热水机的方法,该吸收式冷热水机包括高质燃料系统和余热利用系统,且与热交换器连接,热交换器将从外部供给的余热供入余热利用系统的管内,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产生中止溶液泵或燃烧器运行的信号;在检测之后判断在从中止溶液泵 或燃烧器运行后是否已经过了预定时间;和在上述预定时间经过以后使含有余热的流体旁通过热交换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岛弘,中村诚,江寺胜,冈雅博,
申请(专利权)人:东京瓦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