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的纯铜型材结构的断桥隔热内开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199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纯铜型材结构的断桥隔热内开门结构,它属于门结构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左侧安装结构、右侧安装结构、左侧窗体结构、右侧窗体结构、发泡剂和硅酮耐侯胶,左侧安装结构和右侧安装结构相互对称,左侧窗体结构和右侧窗体结构分别与左侧安装结构和右侧安装结构相连,左侧窗体结构和右侧窗体结构均包括十字架隔热条、大空腔H型隔热条、注胶、室内侧铜型材和室外侧铜型材,室内侧铜型材、室外侧铜型材通过大空腔H型隔热条相连接后再通过注胶进行紧密连接,十字架隔热条与大空腔H型隔热条采用穿入式连接后再在两侧分别注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安全可靠,装拆方便,具备更好的密封性和隔热效果,满足使用需求。

A new type of bridge breaking and heat insulation inner door opening structure of pure copper profil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的纯铜型材结构的断桥隔热内开门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的纯铜型材结构的断桥隔热内开门结构,它属于门结构领域。
技术介绍
普通内开门一般是在门框上安装胶条进行密封,连接结构相对复杂,且门框的隔热效果差,经长时间使用过后,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变形和磨损,从而影响相互门框之间的密封性能。内开门其在关闭状态下,一旦胶条的密封出现问题,水密性、气密性和保温性能均为出现影响。如遇到雨雪天气,雨水就会渗进此腔体中造成对内部型材的腐蚀;还会渗进屋内对墙体造成损伤。因此,如何提高内开门框之间的密封性能,是目前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安全可靠,装拆方便,具备更好的密封性和隔热效果的新型的纯铜型材结构的断桥隔热内开门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新型的纯铜型材结构的断桥隔热内开门结构,包括左侧安装结构和右侧安装结构,所述左侧安装结构和右侧安装结构相互对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侧窗体结构和右侧窗体结构、发泡剂和硅酮耐侯胶,所述左侧窗体结构和右侧窗体结构分别与左侧安装结构和右侧安装结构相连,该左侧安装结构与左侧窗体结构之间设置发泡剂,通过硅酮耐侯胶密封;右侧安装结构与右侧窗体结构之间设置发泡剂,通过硅酮耐侯胶密封,左侧窗体结构和右侧窗体结构均包括十字架隔热条、大空腔H型隔热条、注胶、室内侧铜型材和室外侧铜型材,室内侧铜型材、室外侧铜型材通过大空腔H型隔热条相连接后再通过注胶进行紧密连接,十字架隔热条与大空腔H型隔热条采用穿入式连接后再在两侧分别注胶。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左侧窗体结构和右侧窗体结构还包括中间鸭嘴胶条,内开门在关闭状态下,十字架隔热条与中间鸭嘴胶条互相搭接形成等压腔体。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左侧安装结构和右侧安装结构均包括主墙体、涂料饰面、大固定铁、钢管和小固定铁,主墙体上设置涂料饰面,大固定铁安装在主墙体上,钢管的一侧与大固定铁连接,该钢管的另一侧与小固定铁连接。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钢管与大固定铁通过螺钉连接,小固定铁与钢管通过螺钉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整体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安全可靠,装拆方便,采用了隔热条穿条加注胶形式与铜型材完美结合;2、室内外侧铜型材、通过大空腔H型隔热条相连接后再通过注胶形式进行紧密连接,此结构有别于传统的铜门采用铜皮包覆钢架的做法,其工艺更可控、隔热效果能达到同等断桥铝合金窗的效果;3、十字架隔热条与大空腔H型隔热条采用穿入式连接后再在两侧分别注胶,此结构有别于传统的连接方法,其工艺更简便,无需注胶后脱模处理、隔热效果更佳;4、有别于普通内开门其在关闭状态下,十字架隔热条与中间鸭嘴胶条互相搭接形成等压腔体,使其具备更好的水密性、气密性和保温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左侧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左侧安装结构1,右侧安装结构2,左侧窗体结构3,右侧窗体结构4,十字架隔热条5,大空腔H型隔热条6,注胶7,室内侧铜型材8,室外侧铜型材9,中间鸭嘴胶条10,主墙体11,涂料饰面12,大固定铁13,钢管14,小固定铁15,发泡剂16,硅酮耐侯胶17,密封胶18,室内侧19,室外侧20,螺钉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2,本实施例新型的纯铜型材结构的断桥隔热内开门结构包括左侧安装结构1、右侧安装结构2、左侧窗体结构3、右侧窗体结构4、发泡剂16和硅酮耐侯胶17,左侧安装结构1和右侧安装结构2相互对称,左侧窗体结构3和右侧窗体结构4分别与左侧安装结构1和右侧安装结构2相连,左侧安装结构1与左侧窗体结构3之间设置发泡剂16,通过硅酮耐侯胶17密封;右侧安装结构2与右侧窗体结构4之间设置发泡剂16,通过硅酮耐侯胶17密封。本实施例左侧窗体结构3和右侧窗体结构4均包括十字架隔热条5、大空腔H型隔热条6、注胶7、室内侧铜型材8和室外侧铜型材9,室内侧铜型材8、室外侧铜型材9通过大空腔H型隔热条6相连接后再通过注胶7进行紧密连接,十字架隔热条5与大空腔H型隔热条6采用穿入式连接后再在两侧分别注胶7。本实施例左侧安装结构1和右侧安装结构2均包括主墙体11、涂料饰面12、大固定铁13、钢管14和小固定铁15,主墙体11上设置涂料饰面12,大固定铁13安装在主墙体11上,钢管14的一侧与大固定铁13连接,该钢管14的另一侧与小固定铁15连接。本实施例涂料饰面12、小固定铁15和左侧窗体结构3之间通过密封胶18实现密封。本实施例大固定铁13通过螺钉21安装在主墙体11上;小固定铁15与左侧窗体结构3通过螺钉21连接。本实施例钢管14与大固定铁13通过螺钉21连接,小固定铁15与钢管14通过螺钉21连接。本实施例采用了隔热条穿条加注胶7形式与铜型材完美结合;室内侧19的铜型材、室外侧20的铜型材通过大空腔H型隔热条6相连接后再通过注胶7形式进行紧密连接,此结构有别于传统的铜门采用铜皮包覆钢架的做法,其隔热效果能达到同等断桥铝合金窗的效果;十字架隔热条5与大空腔H型隔热条6采用穿入式连接后再在两侧分别注胶7,此结构有别于传统的连接方法,其工艺更简便,无需注胶7后脱模处理、隔热效果更佳;有别于普通内开门其在关闭状态下,十字架隔热条5与中间鸭嘴胶条10互相搭接形成等压腔体,使其具备更好的水密性、气密性和保温性能。通过上述阐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能实施。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纯铜型材结构的断桥隔热内开门结构,包括左侧安装结构和右侧安装结构,所述左侧安装结构和右侧安装结构相互对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侧窗体结构和右侧窗体结构、发泡剂和硅酮耐侯胶,所述左侧窗体结构和右侧窗体结构分别与左侧安装结构和右侧安装结构相连,该左侧安装结构与左侧窗体结构之间设置发泡剂,通过硅酮耐侯胶密封;右侧安装结构与右侧窗体结构之间设置发泡剂,通过硅酮耐侯胶密封,左侧窗体结构和右侧窗体结构均包括十字架隔热条、大空腔H型隔热条、注胶、室内侧铜型材和室外侧铜型材,室内侧铜型材、室外侧铜型材通过大空腔H型隔热条相连接后再通过注胶进行紧密连接,十字架隔热条与大空腔H型隔热条采用穿入式连接后再在两侧分别注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纯铜型材结构的断桥隔热内开门结构,包括左侧安装结构和右侧安装结构,所述左侧安装结构和右侧安装结构相互对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侧窗体结构和右侧窗体结构、发泡剂和硅酮耐侯胶,所述左侧窗体结构和右侧窗体结构分别与左侧安装结构和右侧安装结构相连,该左侧安装结构与左侧窗体结构之间设置发泡剂,通过硅酮耐侯胶密封;右侧安装结构与右侧窗体结构之间设置发泡剂,通过硅酮耐侯胶密封,左侧窗体结构和右侧窗体结构均包括十字架隔热条、大空腔H型隔热条、注胶、室内侧铜型材和室外侧铜型材,室内侧铜型材、室外侧铜型材通过大空腔H型隔热条相连接后再通过注胶进行紧密连接,十字架隔热条与大空腔H型隔热条采用穿入式连接后再在两侧分别注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延陵金属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